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v6过渡机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渡机制用来解决IPv6网络过渡时期的互联互通问题,现有的过渡机制已经达到了16种,首先对这些过渡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然后对它们给网络带来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最后对如何根据具体网络环境选择过渡机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IPv6协议是因特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如何实现从IPv4过渡到IPv6是IPv4地址逐渐耗尽带来的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研究并总结了网络中潜在的IPv6过渡场景及典型的过渡机制并提出ISP网络中核心网和接入网IPv6过渡部署的策略,为网络中部署IPv4向IPv6过渡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毅  周晏 《科技信息》2009,(16):214-215
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标准,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IPv4向IPv6的过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IPv4和IPv6节点的共存和互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从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的过渡问题出发,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机制并对这三种机制在可行性及安全性上做了比较,最后对视频监控器兢面临的过渡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析CDMA掉话原因及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亮 《科技信息》2010,(24):347-347
本文对CDMA掉话原因进行了分析,深刻了解CDMA系统的"掉话机制"以及掉话原因能帮助我们对网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网络优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IPv6平滑过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过渡初期IPv4网络如何向IPv6网络过渡,特别是应用程序的过渡问题,结合目前最新的IPv6平滑过渡关键技术与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种IPv4应用向IPv6应用平滑过渡的套接口代理技术,文中所介绍的过渡方案和技术简单、易操作,符合IEEE NGTRANS组织提出的简单过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安全网络的评测认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目前主流的IT安全评估技术,分析了安全网络的概念模型,针对安全网络技术与安全评估机制进行联合运作的需要,文中在分析两者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评估结果的重用性、形式化评估方法和保障维护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两种技术联动的一个可行的模型,其结论可为安全网络和评估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IPv4网络协议在远程传输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新一代网络IPv6对QoS的良好支持使得网络远程视频成为可能。本文从原理机制方面将IPv4与IPv6在网络远程信息传输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构建了IPv6下的网络远程视频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IPv6的DiffServ机制对QoS的良好支持,从而验证了IPv6协议能够满足下一代网络多媒体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结合现代网络发展状况,阐述了IPv6发展的优势所在,IPv4到IPv6的过渡将是未来网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IPv4到IPv6过渡技术入手,对实现过渡的三种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网络故障的危害日益突出。对于多层网络来说,只采用单层的生存性策略可能会导致资源竞争的剧烈化和业务的过保护,这就需要对多层网络的生存性策略进行层间协调。该文研究了IP-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两层网络中的生存性问题,通过对网络中的拓扑进行重构,使得两层的问题转化为单层的问题,提出了两层网络的层间协调机制策略,并通过在硬件模拟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和故障模拟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层间协调机制后,发生故障时,业务传输能够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网络的生存性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传感器-控制器通道和控制器-执行器通道均存在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NCSs),研究了在动态事件触发机制(DETM)下基于模型的网络预测控制(NPC)问题。通过在静态事件触发机制(SETM)中引入一个内部动态变量,设计了双通道动态事件触发机制,采用龙伯格观测器对系统状态进行估计,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网络预测控制方法主动对双通道网络时延进行补偿,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了网络控制系统渐进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