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新是软件产业的灵魂,能启发灵感的、适于思考与交流的、轻松休闲的环境是培育软件人才创新精神的外在动力和保障,因此应不断完善软件产业园区的硬件环境建设,解决好软件产业园区硬件环境发展定位,区位选择和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园区的基础公共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灵魂。它不仅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由于信息产业的高度渗透性,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软件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不仅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共性,而且具有其突出的个性。以下从对软件产业个性的描述,引出相应的发展策略。⒈重视人才,保护知识产权软件产业的第一个特性是产品的开发难而生产易。软件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软件产品的开发需要大量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与其它产业相比,软件产业更应该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之本。因此政府和软件企业要共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软件产业技术创新的不同模式,分析了制度创新主体、技术创新主体、知识创新主体等3个方面对软件产业选择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提出了适合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模式组合以及采用这一模式组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陈琦  祝继康 《华东科技》1999,(10):33-33
软件企业在推动信息产业、软件产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开发新产品,适合市场的需要。但开发新产品需要人的知识和技能,体现在知识创新和技能的载体就是产品和知识的传播。软件产品就是典型的知识型产品,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展软件产业,是知识经济中的一个增长点。如何保护拥有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不受他人侵犯,我们呼吁每个软件企业要加强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并运用法律保护来进行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5.
利用统计数据考察大连629家软件企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现象,发现大连的软件企业经历了"萌芽—稳定—高速"3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分散—集中—扩张"的空间集聚趋势,表现出"多园区,专业化集聚"的空间特征.独特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连软件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在大连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市场和外资驱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政策尤其是政府开创的"官助民办"软件园模式以及区域创新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大连软件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成为近年来大连软件产业集聚的重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7月 3日 ,南京市政府召开了“南京软件产业发展专家工作会”。会议专程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软件协会等单位的倪光南院士、孙钟秀院士等 1 7位院士、专家、学者来宁参会。专家们对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软件园区建设进行了认真剖析和指导 ,为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和软件园区建设出谋划策 ,提出了前瞻性意见。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对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南京…  相似文献   

7.
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强省,软件产业一直走在国内前列。2004年,广东软件收入429.32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25.45%,在全国排在第2位。 作为广东新兴的重要智力密集型产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广东软件产业园区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州、珠海、深圳和南海的四个软件园已初具规模,国家颁布的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中,广州天河软件园和珠海南方软件园也名列其中。毫无疑问,软件园区已经成为广东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8.
从苏州软件基地内企业发展状况、园区特色、平台建设、创新举措入手,描述了苏州软件基地发展概况,阐述了苏州地区软件基地建设的工作举措,并提出了完善产业规划、加强培育壮大优秀人才队伍的建议,为苏州软件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9.
从建设创新型高新技术园区的视角出发,研究如何精心培育园区的社会知识基础,持续提高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园区的创新人才作用,并从优化园区的社会环境支撑出发,营造园区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最近决定,将加速发展软件产业,把辽宁建成软件产业强省。计划在未来5年内,软件产业以45%以上的速度发展。到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其中软件出口 6亿美元;软件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其中引进外资企业200家以上软件从业人员要达到10万人以上,高层次人员要达到1.5万人。为此,辽宁省将采取一系列突破性措施支持软件产业的开发。(一)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入,辽宁省政府有关部门出资1600万元,建立辽宁省软件发展种子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沈阳、大连软件园区内新创办的软件企业;辽…  相似文献   

11.
创意产业园区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意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创意产业持续的创新能力。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传递与积累是创意产业中创新所具有的新特点,这种称之为网络式创新的创新模式,其基础是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其实现途径是集体学习机制。将创意产业园区的学习行为做了自觉性与结构性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学习与网络式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分析了集体学习的主要过程及其基础。试图阐释一种更为系统和动态的网络式创新能力评价和培育。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前国际上对社会网络多水平研究的取向,从多水平的角度实例分析了软件园和企业两层创业网络对企业创新的负面效应影响.通过5个国家级软件园190个软件企业的数据分析,对软件园创业网络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软件园创业网络可以发挥积极的调节效应,但其调节作用有所分化且对企业创新存在负面效应.其中心化特征负向调节了企业创业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而小集团特征正向调节了企业的结构洞位置对创新的影响,负向调节了中心性地位对企业创新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SD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现有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构建了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刻画了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深入分析了技术创新系统内部结构.利用Vensim软件绘制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分析技术创新系统的反馈回路,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产品比重、技术知识退化率和研发人员投入力度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保持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新产品比重不宜过高;在技术知识退化率变大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技术知识的积累;提高研发人员投入力度未必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打造创新高速公路,建立跨区域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贸易平台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创新跨越不可缺少的创新基础设施,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加速器。基于对创新高速公路作用研究,提出创建以创新型城市(园区)为结点、打破区域地理界限、密切产学研用政联系机制的创新高速公路的构想,并对其子系统功能及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如何构建创新高速公路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域范围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支撑区域,推进市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新时期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三明市的制造业为对象,应用动态数列、层级分类和比较分析法,深入解析市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根源和环境影响,就环境要素匹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群建设、政策引导和园区优化等方面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区域创新网络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的研究表明硅谷等高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园区内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所以建立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对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首先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概念及特征;其次,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第三,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培育区域创新网络,促进我国高新区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的链式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科技园区根据其规模大小,是一条或几条农业产业链形成的企业集群,存在着一条或多条基于产业链的价值链。园区的企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式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集群创新呈现链式发展的状态。因此,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的管理应是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江苏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对于充分放大科技园区的第三经济增长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既具备了多维度的坚实基础,又面临着较明显的瓶颈制约,应从聚集园区创新要素、加强园区的产业创新、促进园区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开放型创新模式等视角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加快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一种能支持创新活动的软件系统模型及相应的实现技术方法。方法分析现有理论及系统模型的优点及不足,根据目前的实现技术条件,设计系统的模型。研究基于本体论知识库构造方法及相应的检索方法,以此作为系统实现的技术基础。结果提出了一个可全面支持创新支持系统(ISS)模型,并实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结论系统具有良好交流支持能力,以支持4种知识转化过程、解决知识工作者向组织提交隐性知识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