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美国于1972年结束了“阿波罗”探月计划,在经过长达30余年的等待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月24日向全世界宣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计划——重新恢复载人月球探测,并以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为目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于2005年9月公布了载人月球探测计划的具体内容:2018年再次将宇航员送往月球,此后每年至少进行2次月球探测任务,争取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能使宇航员驻留月球长达6个月之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登月火箭双点燃自1959年苏联发射“月球1号”开始对月球近距离观察,到1961年5月,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再到20世纪末的几十年中,美国宇航局组织6次登月飞行,在月球上采集了382千克的土壤和岩石,进行了上百次试验,发现月球上除有些冰、稀士、氦-3外,什么也没有。人类开发月球,寻找矿藏的计划,从此由热变冷。进入21世纪,月球探测在一些企业家的推动下,又出现高潮。中国启动了嫦娥工程,要在2006年底发射绕月卫星,搜集月球资料,进行月球土层厚度探测等活动。美国航天局决定2018年再次登月飞行,各项研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印度、日本…  相似文献   

3.
人类要想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氧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宇航员为了维持生命需要氧,将人类送回地球的火箭发射时也需要氧。在月球上获得氧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人类把氧从地球上送到月球,其二就是在月球上制造氧。美国在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时,从宇航员所需的空  相似文献   

4.
重归广寒宫     
1998年的1月6日是令航天界和天文界兴奋的一天,因为美国月球勘探测者号探测器在排除地面监控雷达故障后终于顺利升空了。美国航宇局25年后首次重返月球的太空探测计划由此拉开了帷幕。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从1959年起,美苏就开始陆续竞相发射形形色色的无人月球探测器或  相似文献   

5.
人类首次远航抵达月球充满尘土及火山口的平原20年后,太空机构及其他探险者、幻想家正在研究新一回合的月球探险。现在,美国国家太空总署正在考虑常年返回月球的计划,由宇航员定期来回月球与地球之间。有的计划打算在月球远端设立太空观测站。另一项建议则是派宇航员试着在月球上生活,包括以土壤中的氧气呼吸,并建立前哨站。最有野心的计划是以月球为基地,将宇航员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2009,(10):F0003-F0003
2006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外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月球南极有望成为选址地点。建成后的月球基地上将有探测车和生活区,能够实现电力供应,保证宇航员在月球上长驻180天。以下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不久前公布的未来美国月球基地的部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郭双生  唐永康 《科学》2007,59(5):46-48
长时间、远距离、多乘员的载人空间飞行、深空探测和星球定居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已经确定2018年重新登上月球,建立永久性的月球基地,并以此为前哨和中转站而使人类在2030年踏上火星,建立火星基地。此外,俄罗斯、欧洲航天局和日本也已启动并正在实施类似计划。中国正在实施无人绕月工程计划,下一步开展载人登月计划已成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备受瞩目的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终于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工程目标和研制计划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定。有关专家表示,中国探月工程的一个重要科学目标将是月球上的氦-3资源,而这项探测目前在其他国家还尚未开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成果.期间,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张瑾 《科学之友》2004,(3):43-43
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一直备受世人瞩目,经过长期严密论证和充分准备,绕月探测工程终获国家批准。在正式开始实施之前,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经过精密计算和论证,目前已基本确定月球探测卫星的  相似文献   

11.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 月球探测的重要意义 人们进行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目的在于研究和了解月球,利用月球上特有的环境,建立天文观测台和多学科实验室,进行天体观测、生物医学和有关月球物理、化学与  相似文献   

12.
自1969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第一次太空飞行之后的第十二年,也就是宇宙探测时代的开始,美国“水手—9”号抵达火星,发回了珍贵的火星表面地貌照片,继而掀起了一个太空探测热潮——美国“海盗—1”号在火星上着陆;苏联“维尼亚”号在金星上进行探测;美国“航行者—1”号和“航行者—2”号又把我们带向更遥远的行星——木星和土星向我们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先后于1996年2月发射了观察近地小行星的“幽会”号探测器;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着陆了考察火星的“探路者”号飞行器;1998年1月发射探测月球的“月球探测者”飞行器;并将于2004年发射为收集Wild-2彗星上灰尘的“星尘”探测器。继已选定的4个宇宙探测器之后,美国宇航新探测飞行计划将由收集太阳风采样和飞经3颗近地彗星两项 任务组成,并分别命名为“成因”和“彗核旅行”。  相似文献   

14.
资讯     
美国宇航局2008年轰炸月球俄罗斯科学院天文研究所的专家们称,美国可能计划在2008年“轰炸”月球。根据该计划,2008年美国将向月球发射高速探测器。880kg的探测器将借助特殊助推火箭的力量,高速射入月球极地附近的“谢克尔顿”环行山,整个过程恰似美国惯用的“定点式导弹袭击”  相似文献   

15.
《科学24小时》2014,(3):6-9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实现软着陆。“嫦娥三号”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史,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院士介绍说:此次探月有四大目标。一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其次要探测月球上14种有用元素资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贻方 《自然杂志》2007,29(2):124-124
NASA的官员们表示,在靠近月球南极的谢克尔顿陨石坑边缘将可能成为未来月球人家园的前哨战。一个由该局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小组宣布航天员们在2020年将重返月球的计划。但是这次的任务不像当年的阿波罗计划那样只是短暂驻留,NASA预想到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基地,将有首批四个航天员到达。“我们正讨论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基地—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决定”负责NASA探月计划的首席研究员Doug Cooke在休斯敦约翰逊空间中心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最近公布了跨世纪的系列航夭探测工程计划。其中也包括目前正在筹备的两个太空飞行项目,一个是向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发射一架探测器,另一个是向火星发射一架着陆器和游动探测器,对火星表面进行研究。这两个项目都将在明年进行。1997年,一颗命名为"月球观察者"的人造卫星将飞向月球。不久前,宇航局曾成功地向月球  相似文献   

19.
月球是人类最熟悉的天体,但也许你还不知道,月球上除了有许多资源外,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呢. 在月球的风暴洋西部地区,前苏联于1966年2月3日发射的自动月球考察站"月球九号"正静静地躺在那里,这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软着陆时留下的.与它相距仅几百千米的是美国的"勘测一号".  相似文献   

20.
上次乘坐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到月球上着陆已十二年了。现美国宇航局和科学家又在着手再去月球的工作。这比1986年发射大型太空望远镜去观察月球的办法更为有效得多。这项计划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永久的基地,把月球当成是去其它遥远行星上的舷梯,并要从它那里获得到地球大气圈外去建立殖民地所需的物质,还准备用氮肥来改造月球的土壤,使月球站上的人能在那里自己生产食物。美国宇航局负责人詹姆士·贝格斯估计在2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