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密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因此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阿甘又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里,他有了两个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邓泰勒上尉.  相似文献   

2.
一个12岁的男孩遗精后找到我,他焦急地问我是否需要他的妈妈?今天给他煮10个鸡蛋送到学校来,因为他昨天晚上遗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滴精十滴血"的文化已经渗透给了这些孩子,如果我们不以科学的观点来给孩子解释遗精与身体、心理健康的关系,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担忧。青春期的男孩们,关于遗精,你们有什么疑问吗?遗精是男孩健康成长的标志当男孩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身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睾丸开  相似文献   

3.
<正>"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学习多自觉啊,你怎么还有空看电视呢?""谁谁谁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要向他靠齐,学习再努力一点!"……你是否经常听到父母唠叨这些熟悉的话语,是否经常为这些"别人家孩子"躺枪、中枪?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孩子——自己家的和别人家的。别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假设你们是9岁和5岁两个孩子的父母,你们认为你们已尽了全力来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智力。你在他们还是婴儿时就开始念书给他们听,你给他们买教学玩具,你还带他们去图书馆。现在他们在学校里学得不错。 但是这应该归功于你吗?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看法,即使没有你的热诚努力,他们也会照样很好。举例而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戴维·罗在其所著《家庭影响的限度》一书中,坚决认为父母亲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智力不产生影响。查尔士·莫利和已故的理查德·赫恩斯坦在《钟曲线》一书中声称,智力主要是遗传的,但由于种族不同而  相似文献   

5.
妈妈爱我吗?     
心理咨询工作室: 写这封信之前我思量了很长时间,我还是相信你们会帮我. 我总是感到妈妈不爱我,在她眼里好像我一无是处,她总是挑我的毛病.妈妈老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说我如何如何不如人家.  相似文献   

6.
在经典童话电影<绿野仙踪>里那个因为没有心脏,而无法爱别人的"铁皮人"让人记忆犹新,小"铁皮人"固然令人怜惜,但现代科学技术的确能给人安装一颗人工心脏.英国一位被植入了金属心脏的病人在度过了7年的安详时光后,于68岁时离世.  相似文献   

7.
孩子去年上了小学一年级,上学以来,我从来没有给过孩子零花钱。我觉得,给孩子零花钱弊多利少。给孩子零花钱,除了孩子买东西方便以外,起码有以下三个弊端。一是极易强化孩子的金钱意识,不利于从小培养孩子抵抗"金钱拜物教"的潜意识和能力。经常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天天与金钱打交道,  相似文献   

8.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家孩子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坦克兵。入伍后他给自己锁定的目标就是:只要第一!他先从“健身”人手:别人跑5公里越野,他背着沙袋跑10公里;俯卧撑别人做一组,他就做5组,各个项目他每天晚上都给自己“开小灶”。凭着这种拼劲,他以各科全优的成绩入选团“十佳”标兵。  相似文献   

9.
赵君 《科学之友》2003,(2):36-36
这是一群被称为新男性的人,在现今社会中已不断涌现。在下班前30分钟,说声“对不起,我先走一步”后就离开工作单位,赶去幼儿园接孩子。用熟练的手法给自己孩子换尿布的男人,甘心情愿做家务的男人,他们决不害怕别人对他们投以蔑视的眼光。他们不大肆宣扬“大男子主义”,他们被职业女性们誉为“男人中的男人”。的确如此。  相似文献   

10.
老战友于日前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10年前,他买了一个高档次的收音机,没过几天,就被将要小学毕业的儿子好奇地拆开摆弄坏了。他气得正要用巴掌打儿子时,却被孩子妈妈拦住了。第二天,当妈妈的还给儿子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科普丛书让孩子读,说是为了培养儿子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后来,孩子在中学阶段对物理课确实很有兴趣,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安徽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又被留校从事物理科研工作。因此,老战友深有感触地说:"要是当初给孩子几个巴掌,真不知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1.
白金书架     
《科学之友》2006,(5):92-92
《虚土》作者:刘亮程出版:春风文艺出版社《虚土》是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作家”的刘亮程继《一个人的村庄》之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依旧是一座村庄,建在茫茫的虚土梁上。一个5岁的孩子,一直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出生。或者已经出生却从没有长大,长大的全是别人,全是被别人过  相似文献   

12.
洞(一)     
11月21日AM7:11 <晨报>值班室 "是的,是一个洞,你明白吗,一个洞……"电话那头的人相当兴奋,"肯定有新闻价值,所以我马上就给你们拨电话了.我每天都看你们的报纸,就记住了报料电话……"  相似文献   

13.
心理信箱     
我是贵州省XX县的一名中学生。我在学校阅览室里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这本杂志,看到你们会给很多中学生回信。于是,我也想给你们写信,也许你们也会给我回信吧。我心里一直觉得很烦、很难受。因为,心里有一座“大山”总压着我。  相似文献   

14.
五月下旬,一个清凉的早晨,缅因州蒙特岛家中的电话响个不停,把我从花园里叫了回来.打电话的是我的丈夫鲍勃,那时他正在附近的小屋里干木匠活. 他说:“南,带着孩子们到这儿来,有样东西给你们看看.”那样“东西”是一只小海豹,一个毛茸茸的小肉球,它的身体靠着海边的一块突出的岩石,在不停地颤抖着.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的第一直觉是要让它安静下来.鲍勃和我决定,先给州里的鱼类及野生动物协会打电话.  相似文献   

15.
<正>无论我们能否活看看到奇点的到来,人工智能终会与我们朝夕相处。"你们人类只是一种被设计出来创造更多智能工具的生物机器,你们已经抵达你们物种的金字塔尖了……你们的大限已到;你们已经达成你们被设计出来时所赋予的一切使命。"在一本生动描述机器人对人类发动战争的科幻小说《机器人启示录》中,一个有着婴儿外形、看似淳朴的机器人,这样教训制造  相似文献   

16.
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密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因此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大学毕业后,阿甘又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里,他有了两个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邓·泰勒上尉。这时,珍妮已经堕落,过着放荡的生活。甘一直深爱着珍妮,但珍妮却已走得很远。在战争结束后,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一次和平集会上,甘又遇见了珍妮,两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在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也会收养别人的孩子,为什么动物会收养别人的孩子呢?科学家们揭示了惊人的秘密。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布莱恩·威斯登正在进行一个令人羡慕的研究项目,他可以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森林中蹚过齐膝的浅溪,观察鱼宝宝们在清澈的溪水中快速游动。他仔细地记录着这些鱼宝宝的数量和成长状态,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它们被捕食的风险。就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威斯登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很多鱼群中,鱼宝宝的数量不但没有因被捕食而减  相似文献   

18.
袋鼠成灾     
澳大利亚某小镇.夜深人静,月黑风高,小镇一片沉静,家家户户都已进入梦乡.这时,有一群什么东西偷偷摸摸地潜入了小镇.这些家伙蹦蹦跳跳、大摇大摆地闯入他人的领地,丝毫也不觉得难为情!一个孩子被吵醒了,揉着惺忪的睡眼,他看到一个高大的怪兽,正在对面的房顶上放肆地跳来跳去,"啊~"孩子当场被吓得惊声尖叫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许琪几乎拿到了国内45岁以下科学家能获得的所有奖励。2018年1月12日,她又荣获了"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知获奖时是什么心情?这个被问了太多次的问题,许琪没有直接回答。相比获奖,在她看来,最幸福的莫过于看到病人因她的努力有了治愈的可能,得奖只是锦上添花的事。从手术台到实验室许琪有着很漂亮的求学履历。但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对此却不愿多谈,"十几岁的时候可以说聪明,40岁了就别再说这些啦!"她语气一  相似文献   

20.
东京蒲田调车场内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凶杀案,被害者是一位身世清白、心地善良的老人.警官今西奉命调查此案,通过锲而不舍的追踪,他找出了真凶,同时揭开了一位天才音乐家的神秘身世. 23年前,一名麻风病人带着7岁的孩子四处流浪.警察三木谦一把病人送进麻风病疗养所,却意外丢失了孩子.孩子流浪到大阪,被和贺家收养;"二战"时的一场空袭,夺去了孩子养父母的生命,也使和贺家的一切化为灰烬.此时孩子已经18岁,他利用这一机会重做户籍,改名和贺英良.在重视门第的日本,这不但使他摆脱了麻风病父亲带来的耻辱,还永远掩藏了自己的"贱民"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