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0 毫秒
1.
建立了单台、多台设备状态的模糊评判.整类、多类以及综合设备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将模糊逻辑运算和矩阵运算运用于设备状态评判.该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盛海潇  左洪福  刘伟  许娟 《河南科学》2013,(8):1288-1293
民用飞机备件具有量大、成本高和需求不确定等特点,这极大地加大了备件的保障难度.为了降低备件保障费用,提高保障效能,提出了“联合库存”的保障模式,并应用模糊综合层次理论对该控制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估.首先建立联合库存控制系统的效能评估层次模型,然后运用模糊分析理论对各因子分类,建立评判集,确定各评判因子权重,建立基于模糊层次的航空备件联合库存控制系统评估模型,量化评估结果,最后通过某飞机制造商的联合库存控制系统验证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离散型模糊从属函数,它是在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之前,由被评判对象的某一因素的评定分数求得此因素属于“评价集”中各档次的“从属度”的计算公式,从而使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定量化成份加重,评判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模糊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安全管理、抗震设计、抗震设备和应急设备等4个方面建立了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评价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唐山某大型商场地震危险性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分别给出了一阶模糊评判、二阶模糊评判和评判等级标准,并指出评判阶数、评判等级、权重系数和评判矩阵的确定应综合各方面意见.结果表明,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行.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确定了建筑物地震危险性评价因素中的薄弱环节,为建筑物抗震防灾性能优化设计及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子战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效能是一个综合指标,包含多种技术因素和不确定性,对系统的评估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许多难以量化的模糊因素.为了评估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本文首先给出了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电子战效能模型,最后通过对参数由专家和军事指挥员提供的案例的研究,论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作为项目采购管理中供方资源选择的评价工具,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结合对IT行业设备制造商的具体考核评分进行评价选择设计,形成一种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作为项目采购管理中供方资源选择评价工具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供方资源选择中的诸多考核指标,可以作为供方资源选择的一种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7.
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对城市发展现代化水平做一个评判模型,基于被广泛认可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10个量化指标建立综合评判国素体系,建立三级评判,采用专家评议和求解模糊关系方程两种方案确定因素权重,划分评判标准集以给出隶属函数,得到评判矩阵,对4种模糊算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该模型客观地刻画了城市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防空C3I作战效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防空C3I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战争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战效能分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防空C3I系统性能的全面分析,建立了作战效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判模型,给出了一种新的作战效能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伪装器材效能定量评估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影响伪装器材多波段伪装效能的主要因素,初步提出了评价伪装器材效能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评价基本模型框架,并通过实例数据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客观、科学地评估伪装器材的效能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防空信息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防空信息战提出的防空信息战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对防空信息战作战效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防空信息战作战效能的数学模型和研究方法,为在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通过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空化水射流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压水射流技术发展及应用过程,认为空化水射流是一种富有发展前途的高效新型射流.通过对空化水射流机理、空化数和冲击压力两个重要空化参数的分析,显示了空化射流的潜在优势.实验表明人工淹没空化射流具有较强的冲蚀效果,并克服了靶距范围的不足.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内脏固体推进剂清洗工程的射流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种设备模拟透水沥青路面清孔设备中高压喷水及负压抽吸的功能,并设计了路面清孔设备运行的模拟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渗水系数恢复率、肯塔堡飞散损失及大型平板飞散损失为评价指标,得出不同设备参数下清孔的效果及其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以此确定路面清孔最佳方案;将最佳方案应用于试验路上,评价其现场清孔效果.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汽车零件生产商为了提高零件的生产效率,要求配套生产零件自动清洗设备。在分析零件生产商给出的技术要求后,结合汽车零件生产线的结构特点,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设计了自动喷淋清洗机。设备的机械结构采用储液箱斜底带活动过滤网设计,可以实现清洗液的循环使用。清洗液中的污物沿斜面自动聚集累积,方便定期清理。电气控制部分以三菱FX2N系列PLC为核心控制器,可以实现清洗液的自动补水和喷淋压力的变频可调。选择Pro?face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操控方便,人机交互性良好。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工作性能稳定,零件清洗效率大幅提高,清洗用水量明显下降,符合企业生产要求和节水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开发过程水泥浆堵塞油管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这些堵塞的油管报废,结果造成很大的浪费。在系统研究高压水射流流动规律和动力特性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水力与机械联合破岩机理,根据不同使用条件和适用对象,对水射流参数进行了调整,对钻头切削齿和喷嘴布置进行合理的设计。首创了一种高压水射流处理水泥堵塞油管新技术,设计制造了清洗堵塞油管专用设备和工具,现场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杨昆  刘力红  杜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0):3920-3925
高压水射流道路交通标志线清除车是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技术清除道路废旧交通标志线的道路养护设备,辅以真空回收系统,可以在清除道路标线的同时将作业产生的废水残渣进行回收,保护环境。真空回收系统在高压水射流道路标线清除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真空回收腔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仿真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参数条件下真空系统的回收效果。研究表明:三个影响因素对真空系统回收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真空泵抽吸压力>系统射流压力>吸口离地间隙。较大的真空泵抽吸压力、较小的吸口离地间隙和较小的系统射流压力组合后可以提高系统的回收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获取深海环境下喷嘴的工作性能,建立了深海围压环境下喷嘴射流的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可实现k-ε模型对射流的运动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数值仿真获取了喷嘴性能与环境压力和喷嘴工作压力的作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提高喷嘴的工作压力有助于提高射流的作业能力,但对提高有效作业距离不明显;与大气环境相比,深海围压环境下喷嘴的最大射...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水射流切割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对高压水射流切割进行了多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淹没流与非淹没流的影响、压力的影响、喷嘴直径的影响、喷嘴对射流的影响以及淹没与非淹没流下磨料的流动特性关系,其结果可为高压水切割工具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水射流切割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由于它具有许多其它切割技术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本文介绍了高压水射流切割的装置和对非金属板材切割试验的情况,得到了射流压力、喷嘴口径、靶距、进给速度与切割深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高分子聚合物对射流性能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对板材进行复杂形状的切割等。  相似文献   

19.
由于高压水射流破岩涉及的因素较多 ,且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比较复杂 ,致使其破岩机理一直未能被准确揭示 ,从而制约着水射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水射流破岩理论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回顾 ,系统评述了水射流破岩研究中的理论要点 ,在此基础上指出水射流的冲击动载荷、岩石的动态本构关系、岩石与水射流的耦合作用以及水射流破碎岩石的数值模拟研究等是水射流破岩机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这对高压水射流破岩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水射流技术的应用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前混合磨料射流系统不能实现磨料连续供给的问题,提出利用射流泵原理抽吸和混合磨料实现连续加料的新思路,即利用有压水从射流泵喷嘴以一定速度喷出而引起的负压场卷吸磨料进入射流泵内的混合腔,并与水混合后经喉管和扩散管进入高压胶管,最后经切割喷嘴加速后喷出,形成连续磨料水射流。为使系统性能最优,分析了连续加料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设计了系统的结构与尺寸;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影响连续加料与射流性能的主要因素——切割喷嘴与射流泵喷嘴面积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其最优取值范围;通过室内压力测试、连续加砂及切割试验对系统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合适的面积比结构下,该连续加砂系统在磨料入口能形成负压及足够的压力梯度,将磨料吸入并加速,且在切割喷嘴端仍然保留足够的静压转化为动能,实现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的连续高效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