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明确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及印度草木犀(Melilotus indica)3种河岸带常见一年生豆科植物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存能力。【方法】以未经历水淹的野外自然条件(CK)为对照,探究了3种植物的种子在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海拔高程(170,165,160,155m)的水淹耐受性及水淹后的萌发动态。【结果】1)3种植物的种子在经历不同高程水淹后,都能保持较高的完好种子比率;即使在经历155m 高程水淹250d后,完好种子比率最低的印度草木犀仍能保持在32.67%以上。2)在 CK 及170,165,160和155m 高程水淹后,合萌种子的成苗比率分别为60.17%,95.33%,88.67%,74.17%和85.33%;天蓝苜蓿种子的成苗比率分别为48.47%,70.00%,56.33%,48.17%和50.33%;印 度 草 木 犀 种 子 的 成 苗 比 率 分 别 为 93.47%,74.33%,42.33%,43.00% 和 29.50%。3)海 拔165m以上高程适度的水淹加快了3种物种种子的萌发进程,有利于植物在消落区生长窗口期快速建成植被;随着高程的降低,合萌种子仍能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天蓝苜蓿及印度草木犀种子的适应性有所下降。【结论】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中,可根据3种豆科植物在消落区不同高程的生存能力对它们进行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研究水桦(Betula nigra)种子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萌发及生长特性,为科学评价引种植物水桦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适应性奠定基础。【方法】在重庆市万州区壤渡镇、开州区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忠县石宝寨镇、奉节县竹衣河等地高程为170,175,178m的消落带区域分两次播种水桦种子,研究不同土壤类型、高程对种子累计萌芽率、存活率的影响,调查水桦株高、地径、冠幅、开花结实情况并测定水桦光合参数。【结果】1)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种子萌芽力不同。2)种子萌发后当年存活率较高,但淹水出陆后全部死亡。3)两年生水桦种植在消落带在高程170,175m处2年后始花,但开花结实数少,果实不能自然萌发;种植4年后两处水桦的株高分别为6.22,6.95 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消落带春季出陆后,在170 m高程处的水桦净光合速率日均值逐渐增强,至秋季蓄水前期达23.10μmol·m-2·s-1;在高程175m处的水桦净光合速率日均值为14.64μmol·m-2·s-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桦在消落带的种群个体数量不能自然增长,初步判断该物种不具有生态入侵性;冬季淹水时间长短对水桦生长有明显影响,但水桦可通过增强光合能力来适度补偿长时间淹水的影响,以达到适应三峡库区消落带这一特殊生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水桦(Betula nigra)种子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萌发及生长特性,为科学评价引种植物水桦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适应性奠定基础。【方法】在重庆市万州区壤渡镇、开州区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忠县石宝寨镇、奉节县竹衣河等地高程为170,175,178m 的消落带区域分两次播种水桦种子,研究不同土壤类型、高程对种子累计萌芽率、存活率的影响,调查水桦株高、地径、冠幅、开花结实情况并测定水桦光合参数。【结果】1)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种子萌芽力不同。2)种子萌发后当年存活率较高,但淹水出陆后全部死亡。3)两年生水桦种植在消落带在高程170,175m 处2年后始花,但开花结实数少,果实不能自然萌发;种植4 年后两处水桦的株高分别为6.22,6.95 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消落带春季出陆后,在170 m 高程处的水桦净光合速率日均值逐渐增强,至 秋 季 蓄 水 前 期 达 23.10μmol·m-2·s-1;在高程175m 处的水桦净光合速率日均值为14.64μmol·m-2·s-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桦在消落带的种群个体数量不能自然增长,初步判断该物种不具有生态入侵性;冬季淹水时间长短对水桦生长有明显影响,但水桦可通过增强光合能力来适度补偿长时间淹水的影响,以达到适应三峡库区消落带这一 特 殊 生 境 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期间消落带植物群落物种构成、优势种的消长和物种多样性在1个生长季的动态特征。【方法】以三峡水库小江和汝溪河为研究区域,在152~170m高程范围设置7条固定样带,于2016年5—9月进行植物学群落调查。【结果】调查共记录维管植物22科55属60种,以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物种最多。不同高程的优势物种组成变化不大,但重要值所占比例不同。随着高程升高及出露期延长,一年生植物重要值升高。多年生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一年生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狼杷草(Bidens tripartita)、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等是消落区优势物种;随着高程升高和出露期延长,狗牙根和香附子重要值降低,苍耳和狼杷草重要值升高,稗和马唐重要值先升高后降低。消落带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在高程梯度上的差异在p0.05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物种多样性沿高程升高和出露期延长整体呈增加趋势。【结论】三峡水库消落带的物种组成趋于简单化,尤其在低高程区,耐淹种和具有强竞争力的植物是消落区的优势物种组成。不同植物的生长生态特性及对生境适应能力的差别是消落带植物群落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根据三峡库区冬蓄夏汛的水文生态过程,研究了消落带典型的冬季蓄水淹没和夏季汛期水淹对不同高程消落带土著植物南川柳(Salix rosthornii Seemen)的盖度、基径和株高等生物学特征及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水淹后172 m高程南川柳平均盖度与株高及175 m高程平均株高显著增大(p<0.05),而对两高程段南川柳基径影响不明显(p>0.05).夏季水淹后,172 m高程南川柳平均盖度显著降低(p<0.05),基径和株高变化较小(p>0.05);而175 m高程南川柳生物学特征受水淹影响不明显(p>0.05).经过冬季和夏季水淹,172 m高程物种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先增大后降低,而175 m高程则出现相反变化趋势;172 m高程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增大(p<0.05),而175 m高程仅冬季水淹后显著增大(p<0.05).就水淹后生物特征短时效而言,南川柳可以有效地作为三峡消落带植被恢复的适生物种,但为降低夏季水淹后由泥沙堆压造成的物理胁迫,需要适当的人为管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在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和碳水化合物的储备与消耗情况。【方法】实验设置黑暗完全水淹处理30,60,90,120,150,180,210,240d共8个时间水平,研究了两种植物在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的存活、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的储备与消耗情况。【结果】狗牙根和牛鞭草经历黑暗完全水淹处理240d后,都表现出较强的耐淹能力。水淹240d后2种植物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6.7%;水淹处理开始前,狗牙根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储备分别高于牛鞭草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储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狗牙根叶与茎的生长与死亡响应比牛鞭草快;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牛鞭草植株新生比率大于狗牙根植株新生比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暗完全水淹240d后,狗牙根和牛鞭草水淹前已有的叶全部死亡,狗牙根水淹前已有的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都分别高于牛鞭草水淹前已有的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狗牙根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储备及快响应、低生长的节约策略导致该物种拥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耐淹能力比牛鞭草更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研究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期间消落带植物群落物种构成、优势种的消长和物种多样性在 1 个生长季的动态特征。【方法】以三峡水库小江和汝溪河为研究区域,在 152~170m 高程范围设置 7 条固定样带,于 2016 年 5 — 9 月进行植物学群落调查。【结果】调查共记录维管植物 22 科 55 属 60 种,以禾本科( Gramineae )和菊科( Compositae )物种最多。不同高程的优势物种组成变化不大,但重要值所占比例不同。随着高程升高及出露期延长,一年生植物重要值升高。多年生植物狗 牙 根 ( Cynodon dactylon )和 香 附 子 (Cyperus rotundus ),一 年 生 植 物 苍 耳 ( Xanthium sibiricum )、狼 杷草( Bidens tripartita )、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 )等是消落区优势物种;随着高程升高和出露期延长,狗牙根和香附子重要值降低,苍耳和狼杷草重要值升高,稗和马唐重要值先升高后降低。消落带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在高程梯度上的差异在 p <0.05 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物种多样性沿高程升高和出露期延长整体呈增加趋势。【结论】三峡水库消落带的物种组成趋于简单化,尤其在低高程区,耐淹种和具有强竞争力的植物是消落区的优势物种组成。不同植物的生长生态特性及对生境适应能力的差别是消落带植物群落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群落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对刈割的响应。【方法】在三峡库区汝溪河消落带160 m和170 m高程选择狗牙根群落,设置不刈割、留茬30 cm、留茬20 cm和留茬10 cm共4种刈割强度处理,研究刈割处理后不同高程狗牙根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刈割明显降低了狗牙根的盖度、密度、重要值和地上生物量,且170 m高程处生长的狗牙根生物量下降幅度更大;除了生长在170 m高程经留茬30 cm处理的狗牙根群落以外不同刈割强度处理下的狗牙根群落生物量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160 m高程处狗牙根群落生物量明显高于170 m高程处狗牙根群落生物量;生长在170 m高程处狗牙根生物量占比与生长在160 m高程处的狗牙根相比下降幅度更大,而狗牙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生物量占比随刈割强度增加逐渐上升;刈割处理明显增加了狗牙根群落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群落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但狗牙根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呈统计学意义上的负相关关系(p&...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在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和碳水化合物的储备与消耗情况。【方法】实验设置黑暗完全水淹处理30,60,90,120,150,180,210,240d共8个时间水平,研究了两种植物在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的存活、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的储备与消耗情况。【结果】狗牙根和牛鞭草经历黑暗完全水淹处理240d后,都 表 现 出 较 强 的 耐 淹 能 力。水 淹 240d后 2 种 植 物 存 活 率 分 别 为 100% 和96.7%;水淹处理开始前,狗牙根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储备分别高于牛鞭草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储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狗牙根叶与茎的生长与死亡响应比牛鞭草快;黑暗完全水淹环境下,牛鞭草植株新生比率大于狗牙根植株新生比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暗完全水淹240d后,狗牙根和牛鞭草水淹前已有的叶全部死亡,狗牙根水淹前已有的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都分别高于牛鞭草水淹前已有的茎和地下部分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狗牙根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储备及快响应、低生长的节约策略导致该物种拥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浓度剩余率,耐淹能力比牛鞭草更强
  相似文献   

10.
探究不同海拔高程处植物群落与土壤环境间的关系及两者与海拔的变化规律,以三峡库区香溪河段水淹前消落带160~175m为研究区,运用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重要值等指标进行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分析.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土壤pH、容重SD、有机碳SOC、土壤养分(TN、TP、AN、AP)的变化特征,并利用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土壤理化因子与消落带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物种较少,且随海拔高程的增加植物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土壤理化性质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波动变化,土壤容重逐渐升高,土壤养分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对消落带地区植物群落和土壤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而土壤环境与植物群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干流典型消落带泥沙沉积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三峡水库中游干流典型消落带断面,现场调查泥沙沉积速率随高程分布,探讨三峡水库特定水位调节模式和长江上游泥沙输移的季节性特征对消落带泥沙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落带泥沙净沉积主要发生在145~168 m 高程,2010年累积净沉积厚度为1.1~39.9 cm,随高程增加逐渐减小,145~155 m 平均泥沙沉积厚度为14.9 cm,155~168 m 平均泥沙沉积厚度为2.6 cm;2013年累积净沉积厚度为3~80 cm,表明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泥沙沉积过程迅速。泥沙粒径随高程增加逐渐变粗,体现在砂粒体积分数和中值粒径逐渐增大。消落带下部沉积泥沙颗粒组成与干流悬移质泥沙接近,而消落带上部沉积泥沙明显粗于干流悬浮泥沙。消落带泥沙沉积速率与水库水位调节密切相关,雨季水库低水位运行,长江悬移质输沙量的增加导致了消落带下部大量泥沙沉积;旱季水库高水位运行,长江悬移质输沙量减少导致消落带上部泥沙沉积速率降低,消落带河岸侵蚀对沉积泥沙贡献逐渐增大。消落带淹水时间随高程增加而缩短,长时间淹没有利于消落带下部泥沙沉积。综合推断,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下部泥沙主要来源于雨季河流悬移质泥沙的沉积,而消落带上部沉积泥沙主要来自旱季消落带河岸侵蚀产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受自然水位涨落影响的金沙江巧家河岸带的种子植物资源和物种构成,为白鹤滩水库成库后形成的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工作中适宜植物的筛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白鹤滩水库建成前金沙江巧家河岸带的本底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进行实地调查并就这些植物的区系成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 白鹤滩水库建成前金沙江巧家河岸带本底种子植物有18科51属57种,其中禾本科(Gramineae)物种数量最多,菊科(Compositae)物种数量次之。2) 草本植物是该河岸带本底种子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生长型;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是该河岸带本底种子植物中的优势生活型。3) 金沙江巧家河岸带本底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分布性质,热带分布类型的属有35个,占总属数的68.6%,热带分布类型的物种数占总种数的68.4%。【结论】深入分析金沙江河岸带植物的组成和特征对预测白鹤滩水库消落区未来的植物组成、植被演变以及消落区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工作中适宜植物的物种选择具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2006年10月始,三峡水库已经完成了从156~175 m分期蓄水过程。为进一步了解水库分期蓄水对消落区植物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影响,在2008年的工作基础上于2011年7~8月再次对白夹溪消落区内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对比和分析了该区域内在156 m蓄水和175 m蓄水情况下消落区植物群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发现维管束植物39科93属101种,其中消落区内有维管束植物30科74属84种;曾经是消落区优势种的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loides)等植物分布范围明显减少;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西来稗(Echinochloa crusgali var.zelayensis)和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成为该区域新生的优势植物种群。该结果提示三峡水库175 m蓄水对白夹溪消落区植物多样性及植物群落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消落带植物的养分利用、养分分配特征以及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的适应策略,为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澎溪河白家溪消落带不同水位梯度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狼杷草(Bidens tripartita)、苍耳(Xanthium sibiricum)、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等4种典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根、茎、叶中C,N,P和K的含量,并计算化学计量比,比较不同植物养分利用及分配策略,探讨不同水位梯度下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响应规律。【结果】4种植物根、茎的C含量、C和N的含量比(C/N)、C和P的含量比(C/P)、C和K的含量比(C/K)均比在叶片中更高;4种植物叶片的N,P,K的含量及N和P的含量比(N/P)、N和K的含量比(N/K)均比在根、茎中更高。狗牙根和狼杷草在叶片C含量方面明显高于苍耳、苘麻;狗牙根各器官具有略低的N,P,K含量以及较高的C/N,C/P,C/K;狼杷草茎、叶具有较高的N含量和N/P,N/K;苍耳、苘麻叶片具有较高的K含量和K和P的含量比(K/P)。4种植物叶片的C,N,P,K含量随水位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N,C/K均呈相反的规律,N/P,N/K,K/P则相对稳定且变异均较小。【结论】4种植物各养分分配策略相似,均优先保障叶片的N,P,K含量以维持自身生长代谢;4种植物间养分含量和计量比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养分适应机制;水淹胁迫对植物叶片养分含量有明显影响,消落带中部植物养分含量略高于下部和上部,更有利于植物养分积累,下部极端水淹和上部夏季极端干旱可能导致植物养分利用效率提高、生长速率减慢;除C/N以外,消落带草本植物的养分计量比特征对水淹胁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现出较好的内稳性。水淹胁迫能够促使物种养分策略的分化,进而影响消落带生态系统养分的分布格局,同时不同物种形成了对水淹环境独特的养分适应对策,是消落带植物群落演变和稳定的重要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千岛湖风化基岩消落带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然植被在湖滨消落带的分布规律,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重建提供参考。【方法】在千岛湖区风化基岩消落带上采用固定样地调查方法,结合千岛湖水位涨落动态观察,通过物种重要值、聚类分析及其多样性,研究自然植被在海拔98.0~108.9 m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千岛湖水位基本上呈现1—3月为98~100 m的低水位、4—6月逐渐升高至104 m、7—9月为105~106 m的高水位、10—12月再逐渐回落至100 m低水位的年变化动态规律。风化基岩消落带植被的垂直分布与水位的季节性涨落或淹没时间有关,106.0~108.9 m区间为乔灌草植被带,乔木种类主要有木荷(Schima superb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 104.0~105.9 m区间为灌草植被带,主要种类有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等灌木和大狼杷草(Bidens frondosa)、鼠曲草(Pseudognaphalium affine)等草本; 102.0~103.9 m区间为草本植被带,主要种类为上位灌草植被带出现的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酸模(Rumex acetosa)、泥胡菜(Hemisteptia lyrat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粉披苔草(Carex pruinosa)等草本,但盖度只有20%左右; 98.0~101.9 m区间为无植被带。植物的多样性自上而下基本呈现上多下少的现象。【结论】千岛湖106.0~108.9 m乔灌草植被带、104.0~105.9 m灌草植被带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和结构特征为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与重建提供了物种选择及其结构配置的重要依据; 102.0~103.9 m草本植被带和98.0~101.9 m无植被带是千岛湖风化基岩消落带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区间带,也是植被修复与重建最难、最重要的区间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的接种效应,为桂花节水低碳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桂花苗为材料,通过园土盆栽的方法,设置接种(40 mL含1 g新鲜印度梨形孢菌丝体的菌剂)+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25%)、接种+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0%)、接种+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对照(40 mL灭活菌剂)+干旱、对照+轻度干旱、对照+正常供水共6个处理。【结果】印度梨形孢在桂花根系中定殖率高达81%。与对照组相比,接种印度梨形孢的桂花苗在轻度干旱和干旱胁迫下,株高、地径、干质量均高于对照,尤其是接种+干旱处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对照+干旱处理相比,接种后的桂花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3.8%、37.9%、47.6%、40.7%。接种+干旱组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干旱组增长量大幅降低。【结论】印度梨形孢与桂花共生能促进干旱(伴随夏季高温)胁迫下桂花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蓄水后,在重庆开县白夹溪河岸设置典型消落带植被观测样地。2008—2010年,对样地内的植物进行了3次调查。结果表明,样地中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生物量时空变化较大。总物种数量由2008年的52种降低至2009年的41种和2010年的35种。2008年,156 m水淹线以下植物以苍耳(Xanthium sibiticum)和双穗雀稗(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主。2009年,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替代双穗雀稗成为优势物种,苍耳向样地上部扩散。由于2009年冬季三峡蓄水提前,2010年样地下部的苍耳大大减少。2009年和2010年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表现出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与水淹干扰强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一致。研究结果提示,各高程区的地表生物量在3次调查中表现出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散排量时空特征,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城镇生活垃圾管理决策等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三峡库区主要城镇常住人口、居民生活垃圾散排量等相关数据,计算出生活垃圾散排强度,并分析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结果】1)三峡库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加8.5%。生活垃圾散排量和散排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7.24%和8.83%。2)重庆主城区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散排量均最大,分别为年均2×106和2.387×105 t,占库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和散排总量的61.25%和52.70%;散排量最小的是兴山,年均3×103 t。3)三峡库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散排强度年均值为55.49kg·人-1;重庆主城区的散排强度最低,年均值为48.46kg·人-1;秭归的散排强度最高,年均值为82.67kg·人-1。【结论】三峡库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加和地区差异明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规模,集中处置能力增强是散排量和散排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广西南丹山口林场引种秃杉的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解决杉木长期连栽产量递减的问题,总结杉木轮换树种秃杉(Taiwania flousiana)的引种栽培技术。【方法】从秃杉种源选择、种子采集、壮苗培育技术、造林技术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对南丹山口林场引种秃杉栽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样地测定显示,8年生、11年生、14年生、17年生的秃杉林分平均胸径依次为10.7cm,12.7cm,14.1cm,20.8cm;平均树高分别为8.6m,11.9m,13.3m,17.3m;林分平均蓄积量依次为93.428m3/hm2,153.418m3/hm2,203.824m3/hm2,223.400m3/hm2。秃杉林分各项生长量指标分别超过同等立地条件的杉木二代林的8.8%~112.0%。【结论】山口林场秃杉的引种栽培技术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完全淹水解除后‘中山杉407’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中山杉407'(Taxodium ‘Zhongshanshan407')在完全淹水胁迫解除后的生长和光合特性,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等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构建中的植被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山杉407'2年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全淹(S)和对照(CK)2个处理,其中S处理的植株预先经过3个月的完全淹水胁迫。淹水胁迫解除后,使用LI-6400 XT气体交换系统和OS1p便携式调制荧光仪测定两处理植株的光合作用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并于植株恢复生长10个月后,测定其生长指标。【结果】淹水阶段结束后,S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高于对照(CK)组植株,而S组的水分利用效率(EWUE)低于CK组。同时,‘中山杉407'维持一定的叶绿素荧光水平,S组和CK组的可变荧光(Fv)、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最大光量子产额(Fv/Fm)、实际量子产量(Ф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VETR)均没有显著差异。经过10个月的恢复,S组‘中山杉407'的总干质量、地上部分生物量与CK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完全淹水胁迫解除后,‘中山杉407'能够通过合理调整生长和光合策略,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是适宜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等淹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践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