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实用技术     
大棚蔬菜施肥注意防氨气中毒立春过,气温升,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栽培生产蔬菜的大棚,棚内的温度30℃以上时,施入土壤内的肥料随着升温加速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有些肥料集中分解时,常易发生氨气中毒的现象.当大棚内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达到每升5毫克时,辣椒、番茄、黄瓜对氨气非常敏感,受害首当其冲,茄子和叶菜类的蔬菜受害程度次之.  相似文献   

2.
黄做华  黄伟庆  陈继红  赵亮  赵可江  王俊 《河南科学》2019,37(10):1579-1583
主要研究了功能化纤维(RPFC-I)对氨气的吸附净化性能.结果表明,RPFC-I纤维对氨气具有良好的吸附净化性能、再生使用性能和吸附灵敏度,对氨气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93.52 mg/g,再生后纤维交换容量为6.88 mmol/g,略有增加.温度为(26±1)℃时、相对湿度为54%~65%时,纤维对氨气的吸附净化效果最好.初始氨气质量浓度分别为31.0、60.0 mg/m~3时,经纤维吸附净化后分别降至0.1、1.5 mg/m~3,去除率分别为99.7%、97.5%.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负电晕等离子体以及等离子体结合Fe基催化剂两种方法用于氨分解制氢。单独使用等离子体分解氨气时,氨气转化率和氢气收率随输入功率增加而增加,随气速增加而降低,随温度增加而提高。相比于单独等离子体方法,在等离子体与Fe基催化剂相结合时氨气转化率提高,二者产生了协同效应,氨气转化率随温度提高而增加,随放电功率提高而增加。催化剂表征表明,负电晕放电反应能够抑制氮化铁的形成,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产生协同效应,因此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是催化氨分解制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非平衡等离子体对氨气/空气在常温常压下燃烧的影响,利用CHEMKIN软件模拟实验条件下氨气/空气点火延迟时间,使用ZDPlaskin程序包研究常温常压下氨气/空气放电情况。将得到的O、H、OH自由基作为CHEMKIN初始条件,研究其对氨气/空气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分析点火时刻温度及活性自由基的敏感性。ZDPlaskin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当量比混合气放电所产生的自由基粒子数密度相差不大。CHEMKIN的仿真结果表明,未加自由基时,当量比为0.8~1.2时,点火延迟时间受当量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加入自由基后,点火延迟时间随当量比的减小而降低;O、H、OH自由基可明显降低氨气/空气点火延迟时间,降低程度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相同初始温度下,反应方程式与温度敏感性最大的反应方程式相同,随着温度升高,敏感性最大的反应式将发生变化,并且敏感性大幅度降低;不同初始温度下,多个反应式在温度与自由基敏感性最大反应式中重复出现,这是机理简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Fluent软件对于氨气储罐的泄漏进行模拟,研究在不同风速、不同风向以及设置障碍物下对氨气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氨气在自然扩散时呈蒲扇形沿着风向扩散;风速越大氨气在水平风速方向上扩散距离越远,污染范围也越大;风向与氨气泄漏口位置水平垂直时,氨气首先垂直于风向扩散一定距离,然后再沿水平风向扩散;障碍物对氨气的扩散速度和范围具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氨气泄漏应急水喷淋对氨气的吸收规律,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氨气泄漏应急喷淋吸收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氨气泄漏应急水喷淋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喷嘴的雾化特点,采用物理实验方法,研究水喷淋系统的喷雾粒度对氨气泄漏应急喷淋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压、水量、喷雾粒径等因素均对氨气的吸收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氨气泄漏喷淋系统选择喷头时,既要考虑到喷雾粒度也要考虑到水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出公共卫生间内点源氨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某高校公共卫生间垃圾篓作为连续点源稳定释放污染物氨气的分布特征;运用Fluent软件模拟换气扇排风时公共卫生间内空气龄和氨气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在y=1.1 m(人员蹲姿高度)、y=1.6 m(人员站立高度)平面上,平均空气龄分别为41 s及46 s;在人体呼吸区域附近的氨气浓度为0.58 mg·m~(-3)和0.65 mg·m~(-3),超出要求室内氨气质量浓度限值0.2 mg·m~(-3)的国家标准。该研究可为公共卫生间NH_3污染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碳酸氢氨、氨水和尿素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氮肥。这类肥料在施用中突出的问题是容易分解成氨气而损失,降低了肥效。近年来推广的化肥深施技术是减少肥料损失的好方法。但是,影响这类肥料分解的因子很多(例如环境温度、湿度、施肥量、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氨量等),要想用一般的田间试验技术,找出一个减少氨气损失的合理施肥方法,往  相似文献   

9.
多层覆盖主要是以保温来实现蔬菜的早熟高产,是一项节能高效的大棚栽培蔬菜技术。特别是我县经常出现倒春寒,早春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气温剧变,采用多层覆盖栽培蔬菜技术就显得十分必要,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民用建筑室内氨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分别对西安市刚装修完的建筑、装修完3个月后准备入住的建筑和没有装修的毛坯房进行了室内氨气浓度检测。结果表明,毛坯房和刚装修完的建筑所有房间氨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而装修完3个月后的建筑室内氨浓度除个别样本外基本全部达标。通过持续跟踪检测发现,室内氨气浓度受通风时间和温度的影响显著,而相对湿度对氨气浓度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武鸣  范秋云 《科技信息》2012,(29):436-436,455
氨气敏电极法是我国环保部水质氨氮自动监测的推荐方法之一,在水质快速测定和自动监测中被广泛采用。从响应时间、温度、干扰物质、pH值等方面,详细分析影响氨氮测定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谦 《菏泽学院学报》2002,24(2):99-100
将氨气的制取、收集和性质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消除了氨气的污染,且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场所如学校食堂、学校超市、电子阅览室、图书馆、乒乓球馆等作为监测对象,以氨气、苯、甲苯、二甲苯(主要是间二甲苯)、VOC等作为检测指标,进行场所内各气体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发现,校园内各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普遍良好,但也存在个别气体超标现象.烹饪操作窗口较多的食堂内空气质量较差,存在空气污染;学校超市空气质量较好;图书馆白天空气质量较好,人群密度最大的晚自习时间段内氨气、苯、甲苯超标,空气质量下降;乒乓球馆内存在氨气超标现象,但超标不严重;校内电子阅览室空气质量很好,相比之下校外网吧空气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次氯酸钠一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和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氨气分析的差异性,采用分析硫化物的吹气装置作为氨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分别测定这两种方法对于一定量氨气的吸收率,结果显示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会产生正干扰,吸收率均大于100%;而采用次氯酸钠一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则不存在干扰,且吸收率在91.5%~95.0%之间。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温度湿度巡测多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粮站对粮仓内储粮温度湿度进行自动巡测;也可应用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巡测,可测仑点多。数据可靠,减少了繁重的人工劳动。  相似文献   

16.
在蔬菜的育苗和生产栽培过程中,因为用肥不当,很容易造成肥害。因为在施用尿素、碳酸氢按、硫酸按、氟水等氮素化肥时极易分解产生气体一氨,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给蔬菜造成肥害。如施用量超标、于施等都会造成死苗。造成肥害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毒害,氨气挥发于空气中,当其浓度达到5PPM以上时,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细胞失水死亡。还有施肥量过大时,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作物养分和水分吸收受阻,细胞渗透阻力增大,根系吸水困难。蔬菜受害后的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水状斑,细胞失水死亡,留下枯死斑。叶肉组织崩坏,叶绿素解体,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市政污泥产量及无害化处置量均呈增加趋势,污泥堆肥技术成为研究与关注的热点,但传统堆肥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提高市政污泥堆肥腐殖化程度并减少氮素损失,通过好氧堆肥方法研究了添加生物炭对市政污泥堆肥腐殖质组分及氨气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 d堆肥中,对照(C1)、添加5%生物炭(C2)、添加10%生物炭(C3)3个处理均达到腐熟标准。与对照相比,生物炭添加延长了堆体高温时间1~4 d,提高了堆体pH和EC,对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富里酸分解更彻底;堆肥结束时,C2堆体腐殖化指数、胡敏酸占有率和胡富比均高于对照,腐殖化效果最好。氨气释放主要在高温期,累计释放量C1(178.43 g/m2)>C3(151.28 g/m2)>C2(134.97 g/m2),堆肥结束C1、C2和C3总氮含量分别为11.67 g/kg 、13.48 g/kg和13.03 g/kg,添加生物炭有利于氮素保留。可见,生物炭在提高堆肥腐殖质稳定和减少氨气排放中具有良好效果,且5%添加量优于10%。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于蔬菜大棚的集散型计算机监测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现场测控单元(单片机采集系统)的结构及设计方法,讨论了温度、湿度传感器测量、转换过程和接口电路。实现蔬菜大棚微机监控系统对多个蔬菜大棚的实时监测、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脉冲流光电晕放电烟气脱硝效率,实验研究了丙烯和氨气注入对烟气脱硝效率和NO/NOx转化的影响.在能耗为7.5 kJ/m3,丙烯和氨气分别按照与一氧化氮物质的量比为1注入的条件下:单独注入丙烯时,NO和NOx脱除率分别达到82%和22%,NO主要氧化生成NO2脱除;单独注入氨气, NO和NOx脱除率分别达到45%和37%,NO2的生成量较低;氨气和丙烯同时注入时,NO和NOx脱除率分别达到60%~76%和50%~60%,一氧化氮和氮氧化物的脱除率都得到提高,二氧化氮的生成得到抑制.因此为有效脱除NOx,烟气中同时注入丙烯以及易与NO2反应的添加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种快速测定空气中微量氨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纳氏试剂与氨气显色的原理,研制了一种简易、快速测定室内空气中微量氨气的方法,对不同实验条件进行了对比选择,筛选出了最佳实验条件为:玻璃管内径2.2mm,吸附载体为80~100目的活化硅胶与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3∶1),采气速度0.02L/min,采样时间10min,采样量0.2L,显色时间3min.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管显色强度与氨气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显色浓度为0.2mg/m3;在最低显色浓度下,5次测定值的变异系数为12.8%,小于15%,平均相对误差为8.8%,小于15%,一次测定最大相对误差为19.5%,小于25%,测定符合GB7230-87的要求.有机胺、H2S气体、HCHO产生干扰.检测管的使用寿命为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