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能源与能源安全问题是事关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能否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文章分析了中国能源外交所面临的新形势,指出了中国能源外交战略中的困惑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罗英杰 《世界知识》2013,(16):13-13
全球能源治理,是20世纪末随着国际能源安全问题的凸显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目标是实现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安全保障。正是能源供应链的全球化罹性,使得能源安全保障成为了一种全球性公共产品,不为某一陌个国家所掌控。因此,加强全球能源治理的同际机制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能源安全展开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35年来,福建省能源安全呈"W"型演进趋势,且目前处于优化阶段.能源供应和使用维度是影响能源系统整体安全程度较为关键的两个维度.从三大维度变化态势来看,能源供应维度呈现优化态势,能源服务普惠维度呈现出稳定小幅提升特征,而能源使用安全性整体演化过程并未像能源供应维度呈现出显著的改善态势.最后,提出了优化福建省能源安全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能源安全则是我国国民经济安全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能源安全是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使用安全的有机统一,能源安全问题既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是影响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对策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能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生存和发展。有专家认为。当今世界的能源安全观。是指能源供应与能源需求的长期稳定性、持续性和双重保证的程度。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保体系。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而保证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石油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是目前也是未来的一种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和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同样重要的研究课题。石油能源的需求供应状况将直接地影响到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发展。由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在能源供给、生产、运输等方面有着重要联系,从而能源问题将影响到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政治等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能源问题的产生和演进,是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现代生产和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依赖于不断提高的能源供应能力,因此有效地应对能源问题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对国际能源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的能源战略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中民 《世界知识》2013,(18):50-51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战略竞争的主要地缘区域在亚太地区,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以及近年来日趋紧张的南海问题等是双方博弈的主要领域.至于中国缺乏足够战略影响力的中东地区,中美并不存在十分棘手的问题,即使是叙利亚问题也并未伤及中美关系的大局.当前,围绕中东事务,中美在维护能源安全、实现地区稳定、国际反恐、核不扩散等问题上都有利益交叉点,双方也在这些领域进行了一定的合作,这些合作无疑有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但是,伴随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与经济合作的日趋加深,中国对中东热点问题的影响相对增强,中美在中东事务上的合作空间在扩大,战略竞争也在加深.进入2011年以来,面对中东政治变革导致的地区动荡,尤其是叙利亚危机,中美之间的分歧进一步显现.因此,对中美关系中的中东因素进行战略管理,应成为中美双方高度重视的战略议题.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生效。这是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条件,是关系社会安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曾强调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发展生物能源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世界范围内石油价格飞涨,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现状,从解决“三农”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和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发展生物能源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介绍研究开发利用雨水能源发电,代替不可再生能源,能解能源之渴,增加全球的能源供应安全,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瑾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6):135-136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化石能源供应紧张和能源安全危机的凸显,总结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优势与发展现状,并归纳出未来面临的障碍与挑战。只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发展生物质能源前景广阔,有助于实现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石油是全球消费比例最高的能源.石油具有特殊的地缘政治战略价值,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逐渐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合作,有效合理地建立石油储备体系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角逐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能源外交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能源外交是俄罗斯外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独立以后,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复苏、维护地缘政治的影响、改善国际环境,依靠其能源大国雄厚的能源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及时制定了能源发展战略,对独联体、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开展了全面积极的能源外交。国际能源安全格局的严峻现实使得俄罗斯在实施其能源外交战略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进口国,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和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是我国保持持续平稳发展所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能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入手,对我国能源安全现状进行剖析,从而探讨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相关措施,提出保障能源安全的几点建议,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作为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供应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为提升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水平,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2007年年底,科技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影响能源安全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涵盖煤炭、石油、电力和综合4个子系统的54个预警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二阶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能源预警模型,创建了中国能源预警指数的概念并确定了计算方法和预警界限值,测算了1995-2007年中国能源预警指数和各子系统安全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能源安全总体状况虽已好转,但仍处于值得关注状态并接近危险状态的边缘,影响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建议加快完善能源统计制度,深入开展预警理论、方法创新和实证研究,抓紧制定科学完备的能源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源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地保障能源充足、稳定、安全供应和清洁、高效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化石能源的有限性,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开发风能的现状.指出了开发风能是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人类持久能源供应的重要途径之一.最后展望了中国和世界各国发展风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周边国家,周边环境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安全。在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快速发展时期,能源安全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现在能源问题和周边环境联系在一起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