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红云  陈志成 《科技信息》2010,(27):159-159
本文客观的分析了奥数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的作用,强调区分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的不同之处;阐述了当前奥数发展受到了特权的绑架,正确的对待奥数在评价学生中的地位;重点分析了封杀奥数效果明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奥数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的奥数学习中,用有条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具体的奥数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奥数。  相似文献   

3.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59年成为国际赛事,1986年我国开始选派学生参加。这项只是针对少部分对数学感兴趣学生的赛事现如今却被搞成了大众教育,在我国泛滥成灾。奥数本无过,为何成顽疾?直接原因是与升学择校挂钩,背后则是巨大的经济链条。  相似文献   

4.
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奥数中大量的题目与图论有关,图论中许多问题也可以用奥数中常用的方法来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把思维比喻成宝剑,奥数就是一块磨刀石。  相似文献   

5.
关于学习奥数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科技资讯》2007,(11):132-132
孩子是否必须学奥数,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习奥数对他们的思维品质锻炼会好一些,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来说学奥数往往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6.
浅谈奥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柯娟 《科技资讯》2009,(14):190-190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国际中学生数学大赛,在世界上影响非常之大。作为数学这个抽象思堆领域的奥林匹克的奥数,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数学教育水平的较量,也有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普通学生的参与。很多青少年,基于对数学的兴趣,愿意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而走近奥数,他们学习奥数就像普通民众参加体育锻炼,其目的并不是去参加IMO,而是增加数学知识,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因此奥数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正>爸爸有先见之明,他建议我坚持做的事情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数学老师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学奥数,还向我们推荐了《小学奥数举一反三》这本书。爸爸跑了不少书店,才给我买到了这本书。这本书也开启了我学奥数之旅。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数学老师没有重提学奥数的事,班里许多同学改学了其他课程。我也很犹豫到底要不要坚持学下去,不料爸爸替  相似文献   

8.
乔乔木的妈妈听说想要上好的初中,奥数成绩就得好。如果没学过奥数,要想进好学校,门儿都没有。于是,她一口气给乔乔木报了两个奥数班,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在奥数班里,乔乔木是新来乍到,可别人都上了好一段时间的课了。所以,第一单元测验,乔乔木就出师不利,来了个人仰马翻。别人都是八九十  相似文献   

9.
张倩 《甘肃科技纵横》2012,(2):133-134,132
时代在改变,人们对于教育的态度也在不断的改变,现在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越来越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发展。随着这种情况的改变,在特殊能力的培训上也应该如此。笔者根据现在出现的奥数培训热的现状,探讨了奥数训练与数学学习兴趣取向的关系。第一部分提出了奥数热的现象。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角度对数学兴趣取向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我们从实际的调查中进行了探讨,对兰州市某中学的初一学生进行了《学习兴趣取向问卷》的问卷分析得出奥数的训练并没有在学习兴趣取向方面存在任何的显著性差异。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思,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多了解孩子自身的兴趣特点,毕竟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我们能为他们提供的只是意见和指导的作用,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报不考虑社会及家长的需要 ,不给学生家长寄发校报 ,限制了校报功能的发挥 ,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高校让学生家长订阅校报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让学生家长订阅校报 ,充分发挥校报的对外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