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反导防御系统拦截区域算法考虑因素单一,难以满足导弹攻防对抗对反导防御系统精确描述的需求,对拦截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并建立了一种考虑多影响因素(包括拦截武器最大拦截距离、多功能雷达方位角及探测角)的毁伤目标拦截区域计算模型。采用该模型对不同部署阵地和雷达探测角下的反导防御系统拦截区域求解,并给出仿真实例。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拦截区域面积随拦截武器系统最大拦截距离、多功能雷达方位角和探测角的增大而增大。该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出反导拦截区域的特性参数,可供导弹攻防对抗中防御方模型设计和参数设置引用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3月21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导弹拦截技术第三次试验将推迟到6月份进行,之所以推迟试验,是由于今年1月18日进行的第二次试验失败而引起的。当时,从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发射的一枚截击导弹,未能击中从6900公里外的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靶标导弹。最后查出失败原因是热感红外探测器的冷却系统的管道阻塞。  相似文献   

3.
从雷达探测到的众多目标中识别出真目标,进而进行有效的拦截是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利用雷达获得的微多普勒效应进行真伪目标判定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目标识别方法之一。选择弹道导弹的弹头目标建立其运动模型,通过对基于微多普勒的时频分析法、频谱与倒谱法、延时共轭法等三种常用方法对弹头目标的微多普勒特征参数提取的计算、仿真和分析,给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仿真结果表明:在散射点数目较少时,延时共轭法可以快速准确地估计目标的微动特性。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防部前不久进行的耗资1亿美元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第三次拦截试验又“砸锅”了。拦截导弹作为五角大楼正在研制开发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表现不佳,不仅没有在太平洋上空命中“来袭”弹头,甚至根本就没有“试图”将其击中。  相似文献   

5.
弹道导弹中段目标识别是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环节.中段目标外形简单,特征不明显,干扰较多,但是在实际防御过程中,导弹飞行中段是反导防御最适合阶段,因此需要研究新的导弹中段目标特征.本文研究基于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中段目标联合识别方法.在实际仿真过程中,本文以美国民兵洲际导弹作为模型,进行实物尺寸的RCS仿真.根据弹道导弹在中段飞行中特有的进动特点,给出设定场景条件,得到目标在该场景下的RCS动态特性.最后根据得到的仿真数据,对弹道导弹中段动态目标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答读者问     
问:何谓“星球大战”计划?(天铎国胜) 答:所谓“星球大战”计划,是指1983年3月23日里根向全国发表的一项《总统的战略防卫倡议》。该倡议提出,美国将于本世纪末以前建立空间反弹道导弹战略防御系统,对来袭导弹进行多层综合拦截,以提高拦截成功率和减少核爆炸对本土的影响。美国设想的防御体系大致分为三层:(1)由卫星携带的常规弹头对刚发射出的来袭导弹进行拦截,其命中率达90%;(2)由卫星上或地面上配置的激光武器对穿过第一层防线的来袭导弹于外空进行拦截,其成功率也是90%;(3)由从地面发射的密集型导弹摧毁从第一、二层防线中漏网的全部导弹。该计划称为“战略防御  相似文献   

7.
布什政府退出ABM条约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是对冷战及后冷战时代10余年世界格局的颠覆性挑战;ABM条约是过去核时代军控体系以及国际政治大致稳定的基石;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美国退出ABM条约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行为说明,美国又一次逼迫世界适应弱肉强食、人人自危的“丛林规则”,我们应该拿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慕小明 《世界知识》2017,(10):48-49
4月2日,以色列宣布“大卫投石索”中程导弹防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以色列建成了由“铁穹”近程导弹防御系统、“大卫投石索”中程导弹防御系统和“箭”式远程导弹防御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导弹防御系统,使以色列同时具备近程、中程、远程导弹拦截能力。当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利伯曼以及以军将领和美国国防部官员,在以色列中部的一个空军基地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9.
时事点评     
布什:求连任NMD出台,苦心2002年12月17日,布什总统通过白宫发言人宣布,美国将于2004年正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这个自克林顿时期就争议不断的导弹计划终于付诸实施。然而就在六天前的同月11日,第八次NMD导弹拦截试验刚刚以失败告终。面临着山雨欲来的对伊形势和扑朔迷离的朝核危机,布什选在此时将技术上远未成熟的导弹防御系统推上“生产线”,令人颇为费解。“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护美国不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攻击”虽然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但NMD匆匆上马却并非如此简单,恐怕其“政治意义”要远大于其“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0.
10月2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用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导弹拦截试验获得成功;10月13日,美国参议院否决了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决议案。接着,美国又向俄罗斯施压,试图迫其同意修改美苏两国于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ABM),并威胁说,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的是拦截弹道导弹的新导弹系统与详细制导的算法,该导弹系统由可再次利用的无人导弹发射机(MLV)和2发反弹道导弹(ABM)组成。MLV由助推火箭发射,它根据地面雷达或空中早期报警以及控制系统的数据计算途径,并沿其途径制导到ABM的发射点。ABM是二级式导弹。第一级火箭由MLV发射朝向目标的ABM,其目的仅是为了加速。最终的轨道修正是由第二级火箭进行的。根据模拟结果,本论文提出的导弹系统对于弹道导弹系统来说,比现在的ABM系统有更大的防御范围。  相似文献   

12.
时事点评     
随着美国研发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第三次导弹拦截试验在太平洋上空失败,美国防部在世人面前重重地丢了回脸,克林顿部署 NMD 计划更将举棋不定。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上任后的第一篇国情咨文,招招击中肯綮,加强联邦中央权力,建设负责任的政党体制,引进现代政企关系改革,建立真正自由、公正的新闻媒体,成为其鲜明的施政重点。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预警机机动能力有限,在空战中易受到敌方先进导弹的“瞄准斩首”威胁的作战情况,研究由预警机或者护航机发射防御导弹以对抗来袭导弹,并在战场感知、信息共享、战术协同的条件下,预警机进行规避动作的主动防御方法设计。充分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在研究推导二维平面下目标飞机、防御导弹、目标导弹组成的三体攻防对抗问题中最优协同制导算法的基础上,通过三维空间主动防御过程的二维投影的方法,将三维主动防御制导律设计问题转化为两个相互约束的二维平面制导律(水平面和垂直面)设计问题,实现了协同制导律从二维向三维的扩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拦截制导算法,所提出的制导算法不仅满足所需的拦截精度,而且具有较小的拦截过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提出,要研究和建立一种新的战略核武器防御系统,以对付苏联的战略核导弹。据美国官方透露,里根的这一计划,主要设想是“灭敌于万里之外”,即通过反弹道导弹或其他尖端武器,对苏联的进攻导弹实施拦截,在其进入大气层之前就将其摧毁,从而破坏导弹的攻击和杀伤能力。这一防御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寻的反卫星导弹,激光、微波及高能粒子束等空间时代尖端武器,以及航天飞机和宇宙空间站。这些武器平时可以部署在地面,也可以部署在空间,其中激光、微波和高能粒子束将是这  相似文献   

15.
孙立华  王新华 《科技潮》2003,(12):40-41
反辐射导弹又称反雷达导弹,是指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导引,从而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它除了具有一般导弹都有的战斗部、火箭发动机、控制舵等部件外,还有一个被动式雷达导引头,用以接收敌方雷达辐射的信号,为其提供误差信息,不断修正飞行航线。其攻击目标多是事先选定的,在攻击过程中,若被攻击的雷达关机,导弹仍可借助于记忆装置,继续飞往目标,因而命中精度极高,称得上是雷达的“克星”。  相似文献   

16.
以导弹的位置、姿态等数据为基础,研究导弹能否有效地利用敌方防御雷达的死区,躲避敌防御系统的袭击,并通过Vega-Creator-VC 仿真开发环境,实现导弹从发射、飞行至攻击目标的视景仿真,同时提出了三维对象建模中的关键技术、模型驱动中视点的变化和部件运动、场景处理中特殊效果的实现。本三维仿真系统符合仿真系统三维化的发展趋势,符合虚拟现实的要求,为导弹突防提供了逼真的三维场景。  相似文献   

17.
海湾开战以来,伊拉克曾多次发射“飞毛腿”(即苏制SS-1导弹)导弹袭击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而美国却使用“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进行拦截,并有效地把它们击落。每个“爱国者”导弹系统包括四枚弹体和一部外置雷达拖车。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7月8日,韩美军方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并宣称该系统最晚将于2017年末正式投入使用。从长期来看,"萨德"入韩最大的负面效果就是有可能将东北亚局势拖入新冷战格局。围绕"萨德"入韩的争论早已开始美国现行的导弹防御计划分高空防御和低空防御两部分,"萨德"是高空防御部分,全称为"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系统的目标是对来袭中短程导弹末飞行段进行有  相似文献   

19.
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夹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执意要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则持强硬的反对态度。夹在它们之间的导弹部署地波兰在积极配合美国的同时,又不能不顾及俄罗斯的威胁。于是,以导弹防御系统为主轴,美国、波  相似文献   

20.
点评: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再次试验失败后,美国的决策层成员,从政府高官,如国防部长科恩,到国会中的共和党议员,再到两名总统候选人,异口同声表示尽管试验一再失败,美国仍应下决心尽快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但美国舆论,包括各家主流媒体,却与政府唱起了反调。至少也表示异议,觉得这是一块“烫手山芋”,不能操之过急。这种强烈的反差,确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