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对地域文化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造成的影响。对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并对"加快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是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动力"、"以研究项目为依托,以服务学科建设为对象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思路"等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措施进行了论证,为解决根据地域文化与环境建设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热带度假酒店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其景观设计,因此酒店的景观设计对于酒店意象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海南酒店的景观设计侧重于美观性、功能性和安全性,而对地域文化内涵的体现却缺乏应有的重视.从酒店道路、植物色彩组合定位、文化生态元素演绎3个方面,并结合“三亚揽海山庄”景观设计实例,探讨在海南酒店景观设计中如何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促进更加和谐完美的海南度假酒店意象的形成,强化人们对独具特色的海南度假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老舍的本土意识,以民族文化意识为核心,以时代意识和地域意识为两轴,关注文化发展的思想内涵。而从老舍本土意识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其文化成因进行探索,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老舍的本土意识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域环境塑造了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而历史的传衍,使得地域的文化得以保留与延续,进而形成了具有人文特征的地域特性。湖北地处中国长江中下游,古属楚地,亦是楚国都城所在,遂保留了相对完好的楚文化。荆楚文化作为楚文化的一种延续,使得湖北人民也存留了一些楚人的特点和审美倾向。地域特性之美源于对地域文化生活的总结,并通过人的抽象思维释放到生活艺术的创作中,形成特定的视觉符号,产生族群所共识的美。建筑作为文化独特性的一种实体反馈,体现着族群的审美习惯。然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湖北人民忽视了许多地域文化细节,这使得本该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活归于世界大流,地域特色的识别性也渐渐消失,城市风貌变得千篇一律。建筑的发展是以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基点,如今物质生活的繁盛,促进了人们意识层面的丰富,个人需求也变得个性化,这就要求建筑的发展更具时代特点。面对地域符号在城市风貌中的衰微,为了唤起人们对文化传承的认知和身份的认同,需要设计者从文化符号中提炼元素,去引导居民的审美表达,推动地域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建筑更好地为当地居民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一、地方文化的本质1.地方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差别。一个地区的地方性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地方文化中。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两个构成要素,有着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闽南地区高校传承闽南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作为闽南地区的地方高校,在传承闽南文化的过程中即可融合闽南地域特色,丰富拓展教学资源,又可吸取闽南文化精髓,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构建闽南文化研究平台,服务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寻求动画片的审美趣味上升至文化内涵的层面,通过案例剖析国内外的游戏动画片,以解决当前中国游戏动画片存在着没有形成民族文化特色风格的问题,希望能在立足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建构具有本土语言特色的游戏动画片.  相似文献   

8.
孙蕊 《河南科技》2006,(19):43-44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信息突飞猛进、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时代.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显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导致了全球性的文化趋同现象,造成对原有文化的破坏,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受到当今国际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诸多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具有了同一张文化面孔,丧失了本民族的特征.如同国内外的许多设计师将"现代主义"、"极少主义"、"高技术主义"奉为设计原则一样,这是一种错误的趋势.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由于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历史时期所遗留的文化而造成世界的多样性.因此,现代年历设计该如何在从外来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的同时,依然保持住中华民族"自我"的形象,把民族文化与时尚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现代年历设计又该如何确立既契合现代科技发展、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这些已经成为设计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蕊 《河南科技》2006,(10):43-44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信息突飞猛进、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时代。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显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导致了全球性的文化趋同现象,造成对原有文化的破坏,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受到当今国际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诸多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具有了同一张文化面孔,丧失了本民族的特征。如同国内外的许多设计师将“现代主义”、“极少主义”、“高技术主义”奉为设计原则一样,这是一种错误的趋势。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由于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历史时期所遗留的文化而造成世界的多样性。因此,现代年历设计该如何在从外来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的同时,依然保持住中华民族“自我”的形象,把民族文化与时尚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现代年历设计又该如何确立既契合现代科技发展、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这些已经成为设计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院学报》2017,(3):97-101
2016年,后全球化时代到来,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开始发生根本性的逆转。而在文化层面,后全球化也展示出了与前一个世代不同的无限可能性,2017年在中国掀起现象级观影热潮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所表现出的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全然不同于以往电影文化中带有后殖民意识的对西方文化的谄媚,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11.
龙岩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闽南文化是龙岩文化的母体文化,龙岩文化与闽南文化具有历史的同源性、同构性和同质性,其历史渊源的传承关系与血亲关系不可分割.历史上,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在相冲撞的过程中,龙岩文化成为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亲密接触的历史金桥,龙岩文化为两大民系文化大融合做出了贡献.如今,客观地认同龙岩文化回归闽南母体文化,具有较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闽南化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区域化。随着明清时期闽南人大量的渡台定居,闽南化播迁台岛。做为海洋性化——闽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化内涵丰富多彩,而且至今仍有其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校园隐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要害和难点,它通过校园环境渗透到师生的思想之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在校园内起到教育作用。在进行校园隐性文化研究中,只有探讨校园隐性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才能寻求到研究的对策,顺利的开展校园隐性文化建设,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流行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比其他文化形态更为广泛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对流行文化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给予了客观辩证的评价,进而探讨流行文化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并提出了一些可行对策,为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和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的内涵发展有了明显成效。然而由于受区域位置、师资水平、课程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的内涵发展仍有很大的潜力。新时期农村学校加快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是:结合学校特色建设和发展历史的特点及现有的资源优势,在民主讨论、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内涵发展的主题文化,从而将主题文化渗透在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并不断完善和丰富,最终让主题文化引领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师队伍水平和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不同时期畲族盘瓠传说中盘瓠的具体形象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可以发现畲族盘瓠传说中盘瓠形象由最初的犬形象到清朝中后期龙、麒麟形象的转变,正好和畲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在清朝中后期的相互融合是同步的.而且,就清朝中后期畲族知识分子在盘瓠形象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受汉文化教育的畲族知识分子对畲族文化观念变化起到了指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门语言同时应该学习这门语言赖以依存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活动将越来越频繁,时代的发展要求公外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第二文化能力.提高公外学生的第二文化能力可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为扩大国际影响力,实现国际化交流,高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来传播高校品牌文化。在网络传播平台的设计中,功能设置与视觉设计是交互界面的两大重要因素,需要针对高校国际交流网站用户及该校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从而高效、准确地传播高校的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黄芩悬浮培养过程中悬浮培养液pH值、电导率值、蔗糖质量分数,并对不同培养时间测定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确定次生代谢产物黄芩苷与培养液及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培养周期中,过氧化物酶酶谱变化与次生代谢产物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黄芩悬浮培养14 d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黄芩悬浮培养第15天时,黄芩苷质量浓度最高.悬浮培养液pH值、电导率值、蔗糖质量分数随黄芩苷累积均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形象,关系企业的兴衰、存亡。军工企业改制、重组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发展,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