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时仲裁在国际社会中已得到普遍认可,且在海事仲裁中适用广泛,但我国却否认临时仲裁在国内海事仲裁中的适用。本文分析了临时仲裁对海事仲裁的意义以及其缺失的影响,并对临时仲裁在我国的设立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原因和特定的社会背景,我国没有对临时仲裁的效力予以规定,只有仲裁地不在我国境内或适用外国法审查协议效力的临时仲裁可能被法院认可。从避免我国当事人遭遇不公、排斥理由已不复存在及经济效率性角度来说,立法应当尽快确认临时仲裁之效力。此外,完善立法并不只需删除仲裁机构之强制规定,更要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进行全面整合及制定相应的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六)》新增枉法仲裁罪,此规定一出台便引起仲裁界褒贬不一的讨论,通过概括分析枉法仲裁入罪的利与弊,从优化我国的仲裁环境,规范枉法仲裁罪的法律适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趋利避害,使枉法仲裁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我国仲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际商事仲裁的一种非典型方式,友好仲裁已经得到了法国、德国、英国等大多数国家的接受,相关国际条约和规则也都予以明确承认,我国的天津市也在进行与之相类似的实践。作为对依法仲裁缺陷的弥补,友好仲裁既是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需要,也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必然要求,更是仲裁制度自身完善的内在需求。本文旨在对国际商事友好仲裁进行介绍,并就国际商事友好仲裁的法律适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与相关国家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和相关的国际公约,论述了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认定仲裁协议有效性标准,而由各国法院依据应当适用的法律作出认定。鉴于各国法律对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规定不同,我国法院应当适用管辖特定涉外仲裁协议的准据法,而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均适用我国法对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作出认定。法院在决定涉外仲裁协议准据法时,首先应当考虑适用当事人双方在仲裁协议中共同选择的法律,如无此项选择,则应当适用与该仲裁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来认定该协议的有效性。在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上,仲裁地点通常被认为与仲裁协议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仲裁庭和法院对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问题进行审查时,通常适用仲裁地法或法院地法.其实,各国关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立法意在划分本国法院和仲裁庭之间对特定争议的管辖权,立法规定不可仲裁的事项是各国立法为本国法院保留的一块自留地.只有当法院对争议的专属管辖权受到威胁时,才有适用仲裁地法或法院地法的必要.从支持仲裁的角度出发,仲裁庭和法院应适用使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的法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最终要约仲裁领域中的不足和缺点,提出了一套完整而简单适用的方法,旨在诱导仲裁人和冲突者的行为,着重讨论了在不完全信息下,冲突者的可行措施集的生成,仲裁人如何制定仲裁理想解和冲突者如何制定意向解的过程,以及仲裁人选择仲裁解的过程。最后,对一个最终要约仲裁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商事仲裁程序的诉讼化与去诉讼化问题上面临着不同的时代处境,这缘于商事仲裁在我国的发展属于现代产物,其大量借鉴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则。但究其根源,商事仲裁应当属于独立的与诉讼相并立的争议解决方法,仲裁庭审程序更侧重对灵活性与自治性的追求。我国现行《仲裁法》第47条对当事人辩论与最后陈述进行了规定,但显得僵化、机械,颇受诟病。在探讨该条款的修订时,部分学者主张直接删除,实现仲裁程序的精简化;部分学者主张细化,以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在综合考察域外实践与我国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更稳妥的方式是对现行规定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商事争议的日益增多,各国对仲裁关注的力度也在增加,因此,重新审视我国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进一步推进该制度在我国的应用成为我国目前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回顾仲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中存在立法缺陷,笔者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高效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仲裁方式的特征,仲裁中实体法的适用具有一些独特的法律规则。本文论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未作选择时实体法的确定规则、国际法规则的适用、合同条款和商事惯例的适用以及公平善良原则的适用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我国关于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的适用,以有限制的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为主,但不得违背我国强行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枉法仲裁罪之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刑法修正案》(六)草案中有关于枉法仲裁罪的规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反对设立枉法仲裁罪的观点认为,仲裁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契约性,仲裁机构是民间性的事业单位法人,仲裁员的行为是私人裁判行为,所以仲裁员对其不当仲裁行为应只承担有限的民事责任,而不应该承担行政责任,不应用刑法规制仲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国<仲裁法>、<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着重探讨了人民法院在审理涉仲裁案件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及司法文书的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国外一般规定仲裁协议效力由仲裁庭来决定,集中体现为仲裁庭自裁管辖权原则,此原则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而目前我国将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主体赋予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且法院有优先管辖权,这不符合国际商事仲裁的惯例,阻碍了仲裁事业的发展。运用比较分析法去论证我国立法规定的利弊,明确仲裁庭自裁管辖权确立的必要性,有利于完善这一立法。  相似文献   

14.
1995仲裁法的颁布,对于规范和统一中国的仲裁制度,促进我国仲裁制度与国际上通行的仲裁制度的接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中国的仲裁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但几年来的实践也暴露出它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仲裁解决消费争议具有快捷、高效、便利、权威的优势,我国一些省市的消费者协会和仲裁委员会也对消费争议仲裁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消费仲裁在我国也存在发展的障碍。要打通消费争议的仲裁途径,必须完善消费争议仲裁立法,扩充消费争议仲裁协议的达成方式,放宽对消费争议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认定标准,制定专门的消费争议仲裁程序规则,充分发挥仲裁解决消费争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仲裁制度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大量的仲裁协议还不够规范,尤其是裁审并存的仲裁协议,争议极大,现有的规定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制约着仲裁制度的发展,应对相关之仲裁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乡村纠纷解决机制包括自决、和解、调解、行政机关处理、诉讼。由于种种原因,在乡村纠纷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仲裁方式尚未纳入到乡村纠纷解决机制之中。本文分析了仲裁在解决乡村纠纷方面的特点、优势和困境,并从解决乡村纠纷的角度提出了现阶段完善我国仲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仲裁作为一种法律调解制度,从西方植入我国只有短暂的十年左右,但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却为仲裁在我国的推行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本文以民族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中国国情下民族文化与仲裁核心思想的契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迅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事项的不断扩大。但同时争议事项的可否仲裁问题是国际商事仲裁实践所涉及的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如果仲裁协议项下的争议不能通过仲裁解决,各国均可以此为由,认定仲裁协议无效或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的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