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明显的从东向西、从北到南递减的趋势。为定量研究.选取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化率等9项指标,采用量图分析法,将西部12个省区,分为先进、中等、落后三种类型,结合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得出西部大开发是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的"诅咒"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富集,但发展不足,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而论,存在着所谓“自然资源的诅咒“.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是诸多因素造成的,本文认为区位、学习效应和金融因素可能是几个重要因素.本文最后提出了自然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要走出“自然资源的诅咒“,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可供选择的措施或战略.  相似文献   

3.
后发优势与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优势的实质是后发国家或后发地区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在技术、制度、发展经验等方面向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渝东北地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目前仍然是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但也表明渝东北地区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在分析现实经济基础(人均GDP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之上,提出了使渝东北地区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建议:各区县政府应提升调控能力,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敦促企业学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合理产业分工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资源富存、经济落后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该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鄂西北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指出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优势突出,但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管理服务水平和旅游品牌建设亟待提升。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历史机遇,做好顶层设计,创新机制,盘活市场,以扭转型战略发展为基础逐渐向增长型战略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5.
达州市经济发展与西部大开发关系密切,从而决定了达州市经济发展战略思想首先是必须全面介入西部大开发,与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接。西部大开发是在新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经济大发展,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有新思路;同时应遵循立足设法远实事求是、统筹全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和选择打破常规的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模式;而发展的战略目标不仅是数字层面的,应把培育经济增长能力作为经济发展战略更为根本的目标,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企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利用、国家的重视程度以及人才因素等方面的调研,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针对西部地区已有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环境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了应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引进人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真正做到“两个转变”来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工业滞后一直制约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其工业发展差距引起的。西部要想赶超东部,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加快工业化作为中心环节,依靠工业化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然而,西部工业化不能走东部地区工业化的老路,而是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可供利用的务件,选择适宜本地的工业化路径。本文就西部工业化新型路径的选择作了几点讨论,只有从这些思路出发考虑才能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3年8月,山东省颁布《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旨在改变西部的落后面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支比、农民人均纯收入评价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利用ArcGIS分析山东省138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格局,将西部经济隆起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与全省其他地区作对比,分析《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所选择区域经济隆起不具可行性的2个原因:一是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不具备"隆起性";二是西部经济隆起带缺乏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要素贡献与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作为我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其显著特征表现为人均GDP较低.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西藏必须利用后发优势,提高经济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的产出数量与质量不仅取决于传统投入要素的数量与质量,还取决于其它投入要素的优化程度,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匹配度.鉴于此,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素贡献,以利于要素投入的高效率与要素结构的合理化,保证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繁杂的历史任务,西部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有限,生产力水平低下,使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与东部中部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发挥西部的矿产、森林、旅游、人力、自然等优势,发展西部经济,同时还应特别注重西部的生态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文发展指数(HDI)是由人类健康、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指标合成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数,摒弃了过去以单一经济指标来进行国际比较的作法。2005人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的HDI得分和排名有较大上升,但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如降低儿童死亡率的步伐变慢和区域差异交大。报告还显示,即使人均经济收入较低,但通过增进社会健康和教育水平,仍然可获得较高的人文发展。这一思想为文山州等贫困地区社会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的国际投资地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关系。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连市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第四阶段,实际上处于第二阶段,有较大的差距。从政府的扶持、优势行业先行、企业发挥特定优势三个层面制定企业国际化战略,可促进大连企业国际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文章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存贷款及乡镇企业贷款、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证券业、农业保险五个方面分析了西部大开发十年我国五个自治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发现: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生活水平明显提高;②农业存贷款比重逐年加大,乡镇企业贷款严重萎缩;③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步伐加快,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④涉农证券业稳步发展,融资能力不断增强;⑤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在西部各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经典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对吐鲁番地区2007—2015年的生态足迹情况进行动态测算,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人均生态足迹驱动模型。结果表明,吐鲁番生态足迹出现拐点,由2007年的3.53hm2/cap上升到2013年的7.0hm2/cap后又降到2015年的6.16hm2/cap;吐鲁番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是人口、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引起的消费水平提升是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李新尧  孙小舟 《河南科学》2014,(9):1884-1889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了湖北省1990—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湖北省2013—202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显示:①1990—199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资源环境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②2000—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均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③万元GDP消耗的生态足迹由3.92 hm2下降到0.49 hm2,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④对生态足迹的预测表明,短期内湖北省生态赤字继续存在,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内蒙古经济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居于全国前列,人均GDP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不和谐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内蒙古工业经济的增长特点,研究了目前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并对内蒙古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支柱产业、建立生态经济利益补偿机制、建立有效利用资源的新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碳排放分解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交通运输碳减排区域划分进行研究,提出公平性、可行性、效率性及优先性4大原则。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构建碳减排区域划分指标体系,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碳排放水平3大影响因子,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货物周转量以及货运总量等10项指标,以2009年30个区域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主成分分析法及系统聚类法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碳减排区域按照碳减排潜能划分为优化、重点、积极及限制碳减排4类区域;碳减排潜能呈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变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的碳减排潜能最大,是碳减排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8.
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界定沿海都市现代型农业概念的基础上,应用熵权法从粮食安全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现代化生产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绩效水平5个领域评价了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化生产水平对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影响最大,而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影响较小,人均耕地面积、土壤质量、水资源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天津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大力发展科技型、节水型、生态型农业.  相似文献   

19.
推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要遵循增长极和点轴开发理论。目前首要是以青藏铁路为依托,以沿线城市为极点,形成青藏铁路经济带,从而引领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都江堰市生态足迹与生态经济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足迹的评价方法,对都江堰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和人均生态足迹供给进行计算,并利用中国东、西部和各个省、区、市的生态足迹占用、万元GDP生态足迹占用、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占用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生态足迹占用等进行生态经济持续性评价,发现都江堰市的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正在走一条资源相对节约型的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