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今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弱,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紧迫的重建需求。中国凭借经济实力的壮大及人民币币值的长期稳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吴国鼎 《世界知识》2023,(11):20-22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频频将美元和美元支付体系“武器化”,导致美元信用受损,“去美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去美元化”在客观上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遇。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大国崛起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的含义、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路径等问题目前尚未有定论.首先以人民币在官方与私人领域货币功能实现的角度判断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程度为基础,对人民币国际化在缓解外汇储备贬值风险、金融资产再定价风险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虽然动荡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良好态势提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但人民币国际化是把双刃剑,这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路径是通过市场力量和政治安排二者结合的方式,鼓励人民币区域使用,随后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备受瞩目。近年来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表明,中国开始将人民币国际化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日元作为主要的国际货币之一,其国际化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当前的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参考分析日元国际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日元国际化经验,结合当前中国的经济环境,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世界博览》2014,(21):12-15
1英国政府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债券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21日举行仪式,庆祝英国政府成功发行30亿元人民币债券。据悉,市场对英国政府本次发售的人民币主权债券需求十分旺盛,认购额高达58亿元人民币。伦敦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贾斯塔姆在庆祝仪式上发表讲话称,"人民币国际化毫无疑问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金融大事,而债券的发行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这次债券的发行足里程碑式的。"英国财政部国库部长利森也表示,此次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体现了英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因为过去英国的外汇储备只有美元、欧元、加拿大元和目元,把人民币加入其中是因为英国相信人民币是一种具有升值潜力的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从人民币结算试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人民币正稳步向国际化目标迈进。作为一个与我国在社会文化、对外贸易、国际地位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点的国家,日本为推进日元国际化所做出的努力值得借鉴,同时日元国际化的深刻教训也值得我们好好总结。  相似文献   

7.
黄卓 《安徽科技》2021,(1):34-37
中国在主权货币国际化中具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人口五方面基础,具备货币国际化所需的资本信心,基本能够承载起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梳理金融科技从历史、近当代及世界范围三个维度对货币的深刻影响,货币演变历程表明金融科技对货币形态具有重大影响,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积极推进优势金融领域国际化、畅通人民币国际流通渠道、积极发行人民币数字货币、提升人民币数字经济影响力、积极建设数字货币交易市场、提升人民币国际金融服务能力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日益重要。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完全的货币自由兑换。我国应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直接投资,稳妥地推进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的人民币业务,加快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人民币国际化在危机之后悄然加速,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梳理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运用波特五力模型作为理论思考工具,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遇到的阻碍因素: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其他金砖国家,认为应从"双赢"、"多赢"、"共赢"的原则出发,积极妥善地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稳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是近几年热议的一个话题。然而,人民币迄今还不是硬通货,人民币国际化这件好事还要多"磨"些日子。硬通货本指国际信用较好、币值稳定、汇价呈坚挺状态的货币,但长期以来却被当作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的代名词,而建立在显示出长期活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大货币国际化的角度出发,寻找共性及规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找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与困难,选择一条适合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夏春红 《甘肃科技》2016,(24):60-6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经济实力的飞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更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地位。中国在与周边国家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等国家的贸易中逐渐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人民币逐渐实现了周边化,正在努力推进亚洲化、国际化。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国际货币应具备的条件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劣势,对人民币走上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国际贸易摩擦的减缓,汇率风险的防范,意义非凡。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经济特征出发,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对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历史机遇与发展阶段的分析上,探求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和出路,从而使人民币通过货币战争,真正成为区域的投资与储蓄货币。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14,(1):92-9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严重缺陷,这使得重新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人民币借此机会应加速其国际化进程,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国内学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我国不仅可以从人民币国际化中获得来自各方面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可以逐渐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同样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风险。  相似文献   

16.
强势经济造就强势货币,中国经济3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使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和对外支付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出口和外汇储备均为世界前列。本文分析了中国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在此基础上指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不贬值,在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中缓慢升值,正是人民币在这两次危机中的表现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在强势综合国力支撑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和使用,促进了人民币区域化,再加上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签订、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扩大等使得人民币从区域化向国际化过度,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但是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以更多的黄金储备为保证,只有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在面临真正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变革时,人民币才能处于稳定且居于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都致力于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程入手,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同时,基于对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阻碍进行阐述,提出了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路径。可以从正确认识"特里芬难题"入手,根据世界经济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实行金融体系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元指数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Johansen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GARCH模型计算月度波动率,对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我国进出口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以及美元指数及其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的出口影响较大,而对进口影响较小;美元指数的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幅度较大.同时,研究表明美元指数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是.研究证明,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贸易失衡状况不仅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有关,也和美元本身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有关.研究结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障碍与推进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人民币在实现国际货币的进程中还存在很多障碍,比如,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还不健全等,这些都将决定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不会一蹴而就,针对这些障碍,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