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感市矿山企业众多,在漫长的开发过程中形成许多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调查发现孝感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影响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植被资源占用与破坏以及矿山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其中矿山地质灾害以云梦和应城地区膏盐矿开采导致的地面塌陷为主,含水层影响破坏主...  相似文献   

2.
刘云  熊立  吴雨夫 《江西科学》2021,39(3):483-489
为查明江西省内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2016—2018年间,原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技术指南》,并以此为指导对省内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查明,江西省内现存废弃矿山6070座,总面积615.92 km2;废弃矿山在各设区市均有分布,矿种以建材及砖瓦粘土矿为主,开采方式以露天开采为主,原有生产规模则以小型为主.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是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其次为含水层破坏,再次为水土污染,破坏最小的为地质灾害(隐患),总破坏面积26112.40 hm2.废弃矿山以人工治理或自然恢复方式,恢复治理面积总计7877.83 hm2,恢复治理效果"良好"等级居多.提出了自然恢复、"轻型化"恢复治理、生态修复、恢复治理从"表面"转向"里面"、积极探索废弃矿山综合利用途径、认同废弃矿山景观的存在等6条恢复治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隆博煤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煤层开采等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破坏四个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煤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及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严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严重。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可为隆博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潘恺  李聪伟  宋睿智 《科技资讯》2014,12(20):233-233
嵩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断裂构造发育,且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自然环境破坏较严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背景,导致该地区存在或者发育独特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是河南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县(市)之一.嵩县地质灾害具有分布面广,相对集中,稳定性差等特点.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条件及修路、切坡建房、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降雨是最直接的引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矿业为澄城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带来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本文简述了澄城县矿山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分析了澄城县矿山开发地质灾害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治澄城县矿山地质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阜新矿山环境问题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资源型城市阜新市的矿山环境污染问题,采用测试、化验、统计等方法深入分析了阜新市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结果表明:阜新市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废渣污染;环境破坏,包括土地占用和水资源破坏;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并提出了矿产资源型城市主要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研究成果对以矿山为主要工业的资源型城市的矿山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开发矿山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处理不当容易衍生环境问题,从环境破坏、地质灾害和生态污染的问题中可见一斑。将3S技术应用于矿山环境问题的科学检测和综合治理,是当今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3S技术能感应和追踪大气和水土环境,准确地显示特定时间范围内的矿山灾情变化情况,技术改善于生物环境的有效应用。本文从GIS、RS和GPS的应用和治理实证中分析3S技术对矿山环境监测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国内矿山开采行业有效、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矿山开采背景和地质条件,对其环境进行了地质灾害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矿山合理开发的角度,对潘集煤炭集中开采区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空地面塌陷、土地资源的压占和破坏、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方面进行调查,为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的,总结了开采区内矿山企业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综合治理,针对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所采取的相应保护与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0.
准确地厘定矿山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才能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以水文地质学与矿山环境评价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广致煤矿现场,复核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详细分析矿山环境问题现状.基于矿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开采深度、上下山移动角和边界角以及地下水均衡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计算广致煤矿采掘活动对矿山环境的不同类型影响范围:利用上下山移动角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影响大区、上下山边界角划定井下开采影响范围和采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大井法"定出矿区疏排水影响范围.开展矿山环境影响预测与综合评估,同时,依据矿山环境问题类型影响程度,相应地将其划分为矿山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三大类,并给出其量化指标.研究成果为广致煤矿开采过程所导致的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各种地质灾害,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确实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刘金保  罗文明 《江西科学》2008,26(6):965-968
矿山开采尤其是在岩溶地区深部开采易引发各种地质灾害。该文通过对江西某铜矿所处地质环境条件等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分析了Ⅴ号矿体深部开采诱发采空岩移变形、井下泥石流、疏干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的可能性,并对疏干地面塌陷进行了分区,同时提出了防治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表塌陷环境破坏评价的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理论知识应用于采矿工业中,着重探讨专家系统在地下开采后引起地面沉陷造成环境破坏评价方面问题。以TURBO PROLOG语言为基本工具,初步建立了地表塌陷环境破坏专家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矿山开采沉陷环境评价专家系统,该系统对于本学科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为矿山开采沉陷学科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矿山开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植被破坏、耕地损失、生态恶化等副作用,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多年采矿活动累积下来的尾矿、废石、陡峭的采场边坡、深凹的采坑,常常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居民的安全.本文列举了尾矿、废石的治理方式和地质灾害的防控措施,并结合河北省平山县北马冢矿山做出了矿山综合利用的规划,提出了改进矿产资源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矿产开发会引发许多环境问题,其中地质灾害的威胁是十分突出的。矿区开采多年,已经造成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本文基于实际调查,论述采矿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描述已发灾害的破坏能力,调查分析采矿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及未发灾害点的隐患可能,对滑坡稳定性、崩塌稳定性、泥石流易发性进行评价,提出既有措施存在的问题,给出进一步的防治建议。面对采矿对自然与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人类应该得以全面重视,才能在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前提下对矿山地质环境做出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孙婷 《贵州科学》2012,30(5):90-93
论述了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普遍存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矿坑突水等灾种,分析了产生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原因和危害,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引发了四大矿山环境问题,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建议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石嘴山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石嘴山市矿山地质环境实地调查资料和遥感解译结果的分析,选取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开采状况、三废排放、资源损毁、地质灾害、对水环境的影响、环境治理率7要素21个指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为了保证各指标权重取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值;其次,利用遥感手段和已有调查资料对各指标进行提取和分级量化,用综合评判法建立地质环境评价模型,评价单元为矿山采矿范围,应用GIS的叠加分析功能对各指标按权重进行叠加计算;最后,对叠加结果应用突变点法将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为极严重、严重、中等和较轻4个等级,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与实地调查结果相符.该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矿山,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和思路,同时也为矿山地质环境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矿山开发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资源,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总结广东省矿山资源及其特点,分析广东省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对其进行综合分类,剖析若干典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矿产资源储量较大,矿种相对比较齐全;但支柱矿产缺口大,矿石处理难度大,许多矿山开采回收率偏低;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水平低,矿山环境污染和引发地质灾害较严重。广东省矿山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于水、土壤的酸性水和重金属污染、以及相应的水文地质环境破坏和大气污染。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采矿和冶炼;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对环境重金属的释放和迁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武 《科技信息》2007,(35):305-305
1.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1.1矿山生态环境现状矿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采掘、选矿、冶炼三个环节中,总的来说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是污染,矿业活动中"三废"的排放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周围环境中水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等;二是破环,矿体的开采、地下水的疏排及废渣的堆放,破坏了局部的应力平衡,极易造成采空面塌陷、岩溶塌陷、崩塌、滑坡等人为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0.
矿业开发给贵州省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目前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矿山环境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回顾近年来贵州省矿山环境问题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山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在矿山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管理理念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