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人类造物活动的生物性根源出发,分析了人类对服装需求的机制和特点,阐明了触觉和视觉在人类着装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生产力水平导致的社会文化概念对服装审美的影响,并针对服装设计这一普遍现象进行剖析,提出思辩性问题,论证出服装的本质、服装设计的理念思维模式和指导目标设计的方法,得出一些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指人体着装后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人体与环境间不断进行热湿能量交换,在这种能量交换达到平衡时,人体感到既不冷又不热,既不闷又不湿的舒适满意的一种性能。服装在热湿能量交换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服装调节作用的进行,经过物理。生理、心理等因素的相互复杂作用,使人体处在感到舒适满意的热湿平衡中。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各种器官才能处于正常生理状态,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服装热湿舒适性是人、服装、环境之间的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是环境气候条件、人体活动水平、服装款式和服装材料性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协调。其中构成服装的物质基础——服装材料的热湿传递特性是影响服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人体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人体生理——服装功能——环境气候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了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形成机理,并就服装材料的热湿传递特性及其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服装结构设计是影响防护服装着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国内外防护服装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分别从服装衣下间隙、开口特征、部位结构设计以及防护服整体结构优化设计等4个方面分析了防护服装的结构设计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总结了防护服装着装舒适性的评价方法,提出采用"并行工程"的设计方法进行防护服装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服装材料的舒适性与穿着的关系,从内衣,外衣,特种服装的材料舒适性这几个方面,集中论述了服装材料的舒适性在穿着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服装的舒适性是合理选择材料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及穿着需求的提高会推动服装材料的舒适性能不断改进和革新,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健康的衣着生活。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8世纪后中西服装各自所具备的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从造型裁剪、色彩纹样,面料与工艺等方面,针对中西方服装文化融合对中国服装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依此去发掘服装文化的融合对我国服装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述服装领域内外两方面科技的发展对服装时尚的影响。说明服装时尚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先进技术的产物。科技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服装时尚潮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评价服装的压力舒适性,指导人们科学地择衣穿衣,在对服装压力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自行开发的服装压测试系统,测试了常规款式紧身裤装最大臀围处的压力,探讨了紧身裤压力与宽裕量、紧身裤压力与人体臀围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变量宽裕量与服装压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表明臀围较大者其服装压感反映强烈,而臀围较小者压感反映相对较弱;同时,随着服装尺寸的加大,即随着放松量由小到大的变化,服装压力值也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万莉  侯锐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223-223
音乐是服装表演组织者用来为观众烘托表演气氛的必备有声工具。由于服装具有时尚性与流行性等特点。以往的音乐形式往往是节奏单一的,喧闹的现代流行音乐。这种音乐形式不免容易使服装流于俗套。服装本身的艺术感和设计感容易受音乐的影响而被忽略。如果在符合服装风格的情况下使用古典音乐则会大大加强服装风格的整体艺术品味,并有利于编导者进行更具风格的表演编排。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老年服装一直倍受冷落,发展缓慢。影响老年服装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从生产者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关键的因素有两点:一是较难准确地把握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的体型特性;二是缺乏与之相适合的结构设计理论。老年人的体型极具特点,与青、中年人体型相比,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局部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给服装企业的制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因而,我们必须尽快地研究我国老年人的体型并进行合理而又科学的分类,制定出服装号型体系。同时,在正确地掌握了老年人的体型、制定出服装号型之后,还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结构设计理论体系。这种体系应该是按照以老年人的体型特征为依据,以服装的功能性为主,美观性为辅的原则。相信这种服装号型和结构设计体系能给服装企业生产老年服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当前,我国正在以较快的速度进人老年化时期,最新资料表明,预计到204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4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对现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丈以大众文化为出发点,分析了中韩两国的服装现状,比较了大众文化影响下的中韩服装的差异,指出大众文化在现代服装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服装、人体是一个统一系统,环境中温湿度以及其他物理指标的变化对人体着装舒适性产生显著影响。讨论环境色彩的改变对人体着装温度舒适性的影响,从而为舒适的环境色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试验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人体主观评价和客观生理量测试,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认为环境色彩的改变对着装温度舒适性产生影响,并引起皮肤温度的波动从而影响着装温度舒适性,同时环境色彩的变化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舒适感觉,但在正常环境下这个影响因素为非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在正常环境中可以通过调节环境色彩来改变和提高人体着装温度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服装开口是促进衣下空间与外界环境之间热交换的重要途径.采用暖体假人和人体生理试验方法,在无风和有风两种条件下,对胸部、背部和腋下等不同部位开口及无开口状态下的服装热阻、平均皮肤温度、衣下湿度和主观舒适感等指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服装开口部位对服装总热阻有影响,腋下开口的服装热阻最低;服装开口部位对人体体温调节有显著影响,在胸部和腋下开口有助于增强衣下空气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增加对流和蒸发散热,从而减缓皮肤温度和衣下湿度升高.试验结果同时表明,风速对服装热阻及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总体而言,服装腋下部位开口对人体热湿生理调节起到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着装舒适感.  相似文献   

13.
夏季服装面料的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人工气倏条件下的人体穿着试验,探讨了出汗对夏季服装面料舒适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体没有出汗的条件下,柔软度是影响夏季服装面料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在人体出汗的条件下,服装面料的舒适性普遍降低,其中涤纶面料的舒适性降低最为显著,主要原因是由于涤纶纤维的吸湿性差。  相似文献   

14.
An investigat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lothing pressure of men's suit and wearing comfort is conducted. With the pressure measurements at different parts of men's suit under normal standing posture and in motion, the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total comfort are related to the subjective ratings of clothing pressure. There is a common strong sensation of pressure on shoulder with normal standing posture, and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comfort and clothing pressure in back armhole and the front of upper arm with posture in motion.  相似文献   

15.
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布的热湿舒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参数,热湿舒适性方面的透湿透气性,以及KES测试的低负荷下各项力学性能等各项性能。分析了非织造布相较于传统医用服装机织面料在热湿舒适性、触觉舒适性度成型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用DL-700C红外热像仪监测了模拟表下微气候的热湿传递特性,以及不同状态时面料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织物表面温度变化率作为表征非织造布的热湿舒适性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服装隔热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暖体假人设备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之一——服装热阻进行测试,得出单件服装热阻与组合服装热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不同穿着方式和环境温度对服装热阻的影响,为人体热舒适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服装热舒适性与衣内微气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热舒适、热感觉及衣内微气候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服装的热湿性质对衣内微气候的影响,并指出了衣内微气候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和充实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问卷调查、不同里层面料文胸的穿着试验,整理出关于文胸里层面料变化对穿着舒适度影响相关数据,并结合服装材料学理论知识,对此作出分析,提出文胸里层面料变化对舒适度影响的建议,为文胸设计、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人体着装部位间皮肤冷感受之差异性规律是隔热防寒服等服务服装设计的基础,利用一种着装温度舒适性感觉计测的新方法,实时监控测试研究了着装人体不同身体部位在受到同样程序的冷刺激时皮肤温度随时序的变化过程,并运用Smirnov检测分析了主要身体部位对冷刺激导致的皮肤温度动态渐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目前医用防护服发展现状,系统综述了近几年我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和标准。阻隔性、抗菌性、抗静电性是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可以通过如涂覆整理剂、纤维改性等工艺对其性能进行提升。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标准在不断地完善和细化,但对于便捷和舒适性能的要求仍有欠缺。纺织基柔性传感器在实现医用防护服智能化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制备成本、使用效率和传感器服用性等问题仍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