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7,(6):990-994
以苯酚模拟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电化学耦合技术对含酚废水进行处理,考察超声波频率、电流、pH值及粉煤灰负载TiO_2-Fe~(3+)粒子加入量等因素对含酚废水中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频率为45 kHz、电流为1.2 A、pH=5、粉煤灰负载TiO_2-Fe~(3+)粒子加入量为3g的条件下,含酚废水中苯酚的去除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有机污染物中常见的苯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含酚废水。考察含酚废水浓度、温度、pH、药品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探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水浴震荡时间为40 min,活性炭与过硫酸纳(PS)投加量分别为0.15 g/L、0.45 g/L,初始pH为6时,活性炭活化PS对苯酚去除率为80.81%;相较于活性炭单独去除苯酚效率的39.50%和PS单独去除苯酚效率的22.90%,有较大提高,说明活性炭对过硫酸钠氧化体系的催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针对焦化行业中难以解决的含酚废水问题,提出了利用褐煤热萃取残渣处理含酚废水的新思路。研究了残渣对模拟含酚废水中苯酚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吸附时间、水样中苯酚溶液的pH值等对残渣去除苯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当投加量为1g、溶液的pH值为6、吸附时间为2h时,用褐煤残渣进行吸附,苯酚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1.8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均相UV/Fe-Cu-Y/H_2O_2体系对废水中酚的去除效果,确定该体系处理含酚废水的工艺条件.方法蒸馏水加入分析纯的苯酚晶体配制成水样,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反应条件对废水中COD和苯酚去除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非均相UV/Fe-Cu-Y/H_2O_2体系处理苯酚废水,H_2O_2(3%)的投加量为1.0 mL/L,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8g/L,调节pH值为5,最终苯酚的去除率为95%,COD的去除率为90.25%.结论非均相UV/Fe-Cu-Y/H_2O_2体系的氧化效果很大程度上受H_2O_2和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加入铜离子可以提高去除率.  相似文献   

5.
TiO2光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处理含酚废水,研究光源、光照时间、废水液pH值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紫外光所发出的光子能量大,TiO2光催化活性强,因此在处理过程中,用高压汞 太阳光照射效果好;尽管光照时间超过5h后苯酚去除率仍有所增加,但从生产工艺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光照时间以5h为宜;TiO2光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最好,在处理含酚废水时,pH值为2.0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UV/Fenton试剂中各个因素对降解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影响,确定UV/Fenton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保持UV/Fenton体系的基准条件不变,通过改变pH值、H2O2浓度、Fe2+浓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考察这些因素对UV/Fenton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试剂对高浓度舍酚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和较高的反应速率.当苯酚初始浓度为1 000 mg/L时,紫外光波长为253.7 nm,反应时间为25~40 min,pH值为6~7,H2O2浓度为40~50 mmol/L,Fe2+浓度为28~30 mg/L时,苯酚去除率可迭90%以上,满足后续生物降解要求.  相似文献   

7.
光合细菌处理皂素生产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光合细菌对皂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根据CODcr值变化跟踪监测水质情况,考察在各种条件下PSB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在接种量25%,pH值为7,光照强度为2 000Lx,30℃下厌氧培养72 h,废水的去除率可达44.94%,可生化性达到0.52.结论 通过光合细菌处理后的皂素废水COD降低,可生化性提高,为废水的后续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煤系硅藻土和海藻酸钙为复合载体材料,采用微流控方法,通过煤系硅藻土的亚微米连通多孔结构和海藻酸钙三维凝胶网络结构的协同作用,将光合细菌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固定化,以提高固定化光合细菌去除废水氮磷的降解效能。选取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和总磷(TP)为污水的定量分析指标,探讨温度、光照强度、投放频率和投放量等环境因素对复合固定化光合细菌颗粒处理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系硅藻土-海藻酸钙协同固定化光合细菌去除废水氮磷的最优实验工艺条件为:温度30℃,光照强度为30×10~3lx,投加频率1/2 d~(-1),投加量20 g·L~(-1)。当复合固化颗粒处理废水6 d后,对废水氮磷的COD,NH_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2%,78.7%和79.8%。  相似文献   

9.
以活性炭作催化剂,NaCIO作氧化剂催化氧化处理蒸氨废水,讨论了NaCIO、活性炭、pH值及反应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废水中苯酚和COD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NaCIO/COD0=1.5,活性炭/NaCIO=0.6,pH=3.0的条件下,处理含酚510mg/L、COd08420mg/L的蒸氨废水,反应在120min内结束,酚的去除率达99.5%,COD的去除率达75.8%.图4,参13.  相似文献   

10.
气液流化床内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流化床内使用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模拟含酚废水,探讨H2O2和Fe2+的初始浓度、H2O2与Fe2+的摩尔比(n(H2O2)/n(Fe2+))、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通气量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c(H2O2)=12 mmol/L,n(H2O2)/n(Fe2+)=4:1,pH=4,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0 min,通气量为0.12 m3/h,在此最佳实验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6%,此时的苯酚质量浓度为100mg/L.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细菌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运听 《江西科学》2008,26(4):572-575
通过驯化、筛选和富集,从温州某印染厂的生化曝气池下水道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细菌,初步确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最高耐酚浓度为1000mg/L。并采用海藻酸钙对该菌进行固定化。同时研究了不同条件如培养温度、pH、转速、供氧等对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温度35℃、pH5.0、转速120r/min,在有氧条件下,24h内对100mg/L苯酚降解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优势光合细菌处理炼焦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从炼焦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出的PSB菌对炼焦有机废水的静态处理及动态处理试验,同时对PSB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pH为7及有氧条件下,PSB对炼焦有机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有机物去除效率基本都在90%以上,脱酚效率达96%以上,氰化物去除率高达92%,氨氮去除效果在68%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固定化菌株DF51对苯酚污染土壤中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施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苯酚(0、50、100、150、200μg/g)和固定化菌株DF51(0、10、20、30、40 kg a.i./hm2)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显著降低小麦的光合特性和抗逆性;固定化菌株DF51对苯酚土壤污染具有修复性能,且能提高苯酚胁迫下小麦的光合特性和抗逆性;P1D1和P2D2处理可恢复苯酚胁迫下小麦的生理特性.可见,固定化菌株DF51能显著提高小麦在苯酚胁迫下的耐性,这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固定化细胞的微生物选择、细胞固定化载体的选择以及不同因素对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效果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在降解苯酚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在降解苯酚应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于苯酚降解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One strain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SB) was isolated from substrate sludge offresh-water fishpond. Influence of the use level of PSB culture solution, illumination condition,temperature, salinity, the use level of copper sulfate and dipterex on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use level of PSB culture solution was 10 mg/L,and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at illumin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black, and if the temperature was lower than 15℃, or the use level of sodium chloride, copper sulfate and dipterex were higherthan 10 000 mg/L, 0.4 mg/L and 2.0 mg/L, respectively,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dropped distinctly.  相似文献   

16.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大多数耕地土壤中磷素易与Ca2+、Fe3+、Fe2+、Al3+等结合成无效态磷,植物难以直接吸收利用.解磷微生物可活化难溶性磷,将其接种于堆肥,有助于提高堆肥产品磷素植物可利用程度.从鸡粪好氧堆肥中筛选获得高效解磷细菌,为生物强化富磷堆肥的制备提供菌种.利用NBRIY培养基初筛获得解磷菌,...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对有机磷农药毒害大麦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与3种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对硫磷、久效磷)复合作用对大麦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2~106个细菌·mL-1的光合细菌对三种有机磷农药的毒害均有缓解作用,种子萌发率、根长、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作用效果不同,102个细菌·mL-1光合细菌可显著缓解有机磷农药对种子萌发率的抑制作用;104个细菌·mL-1光合细菌对有机磷农药毒害的根POD活性缓解作用强;而106个细菌·mL-1光合细菌则对有机磷农药毒害大麦的根长、叶绿素含量和叶POD活性的缓解效果最显著.同一浓度光合细菌对不同有机磷农药毒性的缓解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酚降解性活性污泥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确定了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固定化活性污泥的最佳条件,制备得到了固定化降解苯酚的活性污泥.最佳条件为:PVA质量浓度为100 g/L,交联剂pH值为7.0.固定化后活性污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缩短或消除了活性污泥降解苯酚的延滞期,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高降解率,对于质量浓度为1 500g/L的含酚废水,前5日的降解率可达98.3%.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光合细菌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光合细菌培养基。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中醋酸钠和蛋白胨对于光合细菌的生长影响最为显著,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醋酸钠1.145 g/L、蛋白胨0.055 g/L、碳酸氢钠0.6 g/L、硫代硫酸钠0.4 g/L、氯化钠0.3 g/L、硫酸镁0.1 g/L、磷酸二氢钾0.05 g/L。在此条件下,光合细菌生长最为良好,经过5 d培养以后,培养液OD600可以达到0.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将已分离获得的两株苯酚降解茵Sphingobiump.和De圻尬sp.按1:1(V/V)复合后降解苯酚的效果显著.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得出影响两株茵复合降解苯酚的3个主效应因素分别是pH,苯酚,接种量;并由单因素试验得出复合降解苯酚的有利条件是:pH6.0,接种量3.5%,苯酚的复合降解率随苯酚含量的增高而降低.在这个条件下,两株菌1:1(V/V)复合后28h内即可将500mg·L^-1苯酚完全降解,比单个菌株降解苯酚明显缩短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