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四扩束棱镜光栅系统的特性。导出了四扩束棱镜光栅组合谐振腔输出激光线宽的公式。理论和实验结果说明,用四扩束棱镜光栅腔可获得线宽小于0.01A的单模可调谐线偏振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四面体光学棱镜(包括立方体角锥棱镜)的几何光学特性和光偏振特性,给出了四面体光学棱镜内空间走向光线的传播和反射规律;叙述和证明了立方体角锥棱镜的光学不失调特性和光偏振特性.设计了两组由四面体光学棱镜构造的单块非平面单向行波环形激光谐振腔,分别用于LD泵浦产生1.064μm和1.319μm两个波长的单频固体激光.给出了谐振腔的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王骏  白建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8):2880-28822886
在一些导弹的瞄准系统中,需要对导弹复位角度进行测量。通常是在导弹上安装直角棱镜.使直角棱镜棱脊与导弹轴线水平。在直角棱镜的反射光路中,通过对直角棱镜棱脊的方位监测,利用直角棱镜棱脊方位的变化来计算导弹的复位角度。主要对由于直角棱镜棱脊相对倾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中都认为直角棱镜为理想棱镜,无角度制造误差,即不考虑折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武器的瞄准中经常会使用到直角棱镜系统,而直角棱镜系统会由于载体的变形造成两个棱镜反射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这样对武器瞄准精度有很大的影响,致使武器的打击精度降低。对于这一问题在直角棱镜系统自身无法克服的情况下,需要对直角棱镜系统两个棱镜反射面之间的不平行度进行补偿。通过分析可知此种方法对直角棱镜系统反射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的补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像镜原理分析三镜折迭腔、四镜折迭腔和四镜8字型环形腔等光学谐振腔的振荡光束特性及其热行为。讨论热效应对谐振腔振荡光束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像镜分析方法的精确性,给出谐振腔的热不灵敏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改进微角度测量系统,研究系统的测量分辨率的影响因素,文中选用了半五角棱镜以及菱形棱镜替代原微角度测量系统中的直角棱镜。系统在保证光束可以沿原光路返回激光器腔内的前提下,通过旋转不同的棱镜进行微小角度的测量。在理论模拟过程中选择条纹计数法得出所测角度的大小,同时分析了不同尺寸的棱镜及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源对于测角系统的光程差的影响,从而得出在合适的范围内通过选择波长较小的激光器作为光源,或更换较大尺寸的棱镜作为系统的关键光学元件,在相同的测角范围内可以获得更高的测角分辨率。文中提出的更换不同棱镜的微角度测量系统还可以为今后的基于不同光学元件的激光自混合测角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由共用同一光学谐振腔结构的两组电极产生时间间隔可调脉冲的双脉冲TEACO_2激光器,在共腔结构上研究了获得单模运转的方法,认为选择纵膜采用光栅复合腔,选择TEM_(mn)模采用平一凹稳定腔以及在光腰位置插入一定大小孔径光阑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光学谐振腔     
光线在两镇间来回不断反射的腔叫做光学谐振腔、腔是由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任何两块镜的组合,构成各种类型光学谐振腔。腔的一个作用是提供光学正反馈(与光轴平行的光),以便在腔内建立和维持自激振荡。腔的另一个作用是控制振荡光束的特性。由于激光束的特性与光腔结构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可以用改变腔参数的方法,来达到控制光束特性的目的:①通过腔的适当设计和采用特殊的选模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腔内实际振荡的模式数目,提高光子简并度,获得单色性好,方向性好的相干光;②调节腔的几何参数,可以直接控制光束的横向分布…  相似文献   

9.
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一种可同时检测圆形工件多角度的在线视觉检测系统,根据等腰直角棱镜的光线折射、反射特性,计算光线入射角与棱镜出射角关系式,并求出光源与棱镜的安装角度关系,入射光线与棱镜表面的呈现角度,设计一套视觉检测结构,并计算各检测尺寸值与原尺寸值的关系式。该系统可应用于全自动螺栓视觉筛选机,实现螺栓快速稳定检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谐振腔的谐振频率随腔内介质不同而变化这一特性可以实现液体、气体介电常数的精确测量,其中微波谐振腔与外波导的能量耦合程度将直接影响整个测试系统的性能和精度.根据电磁波在波导中的传播特性建立微波谐振腔的耦合模型.通过对谐振腔的耦合孔和波导耦合面电磁能量的仿真与分析,选择最佳匹配连接方式,使谐振腔有最大的电磁能量输出.仿真实验证明,连接波导中心与谐振腔耦合孔中心重合处不是电磁能量最大耦合位置,只有连接波导中心偏离谐振器耦合孔中心一定位置才能得到电磁能量的最大耦合.  相似文献   

11.
利用superfish软件设计了一个用于超导单晶微波测量的空腔介质谐振器.该谐振器基模为TE011模,共振频率为5GHz.谐振器中心打孔,单晶样品通过一介质棒伸到孔心.谐振器谐振模式得到了实验上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简单的方法测量了Nd:YAG棒的热焦距和小信号增益系数;提出了Nd:YAG连续激光器选择基横模的有效设计方法,并对这种选模技术作了实验研究,最后从理论和实验上证实,采用平—平腔加小孔尤阑选择基横模,必须根据热焦距和小信号增益系数正确设计谐振腔参数,否则加小孔光阑是徒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标准单模光纤和光纤耦合器构造了单环形振荡滤波器和Mach-zehnder环形振荡滤波器,推导并分析了两种光纤环形振荡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单环形振荡滤波器腔内振荡模式线宽和精细度,Machzehnder环形振荡滤波器中模式分裂现象,以及腔内损耗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设计和分析了基于绝缘体上硅的脊型波导的偏振模式分离谐振腔。通过分析超小脊型波导的模式双折射,将该微环谐振腔应用到定向耦合器,实现从准TE和准TM偏振模式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同一输出端口的分离。试验证明,准TM偏振模式分离后的Q值达23 000±1 000,是未分离时的两倍。该新型跑道型环形谐振腔的特点在光学元件中的应用非常有前景,为新型环形耦合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一种采用尾纤一体化结构的非共焦FP腔,通过输入光纤模式与腔体模式的精细匹配,达到横模选择的功能,并成功地研制出了非共焦无光阑尾纤一体化FP光滤波器样品,插入损耗小于3dB,残余边峰小于16dB。细度大于100。  相似文献   

16.
带可变反射率镜无源和有源腔的衍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法求解光腔衍射积分,在三维情况下,对带可变反射率镜(VRM)矩形截面无源和有源平行平面的模式结构进行数值解,对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腔膜结构与介质增益特性和包括VRM在内的光腔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矩阵光学的方法对两种典型双棒串接Nd∶YAG激光器谐振腔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两种腔型的稳定区间和热焦距 f的关系 ,并推导出两种腔型的模体积计算公式 .在 f =0 .1 6m和 f =0 .5 0m两种情况下绘出了两种腔型的模体积与稳定区间的关系图 .结果表明 :谐振腔内棒的位置直接影响了腔的稳定范围和模体积 ,对两种典型谐振腔来说 ,等间距腔的稳定范围和模体积要大得多 ,在输入功率相同时 ,等间距腔的输出功率会更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种新型高细度宽自由谱区空心波导法-珀腔光纤耦合器,分析了波导参数对腔体损耗和细度的影响,建立了腔体与输入输出光行匹配耦合的分析模型,计算了耦合系统和滤波特性与腔体和光纤参数的关系,给出了最佳耦合,最大传输要求的腔体与光纤参数。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模环形谐振器实现的带阻滤波器.该滤波器由一个对称的双模环形谐振器以及一段四分之一波长的平行耦合线组成.借助于在普通环形谐振器的两个相对边上添加一对小贴片,环形谐振器的两个简并谐振模式可以被可控的分离,从而可以构成带阻滤波器的工作频带.平行耦合线的作用是为了对双模谐振器进行馈电,同时也被用做两端口间的阻抗变换器.在理论分析之后,利用平面PCB工艺设计制作了滤波器样品,并对其进行了测量,进一步证明这种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多元件腔的衍射积分方程及光学ABCD定律,得出了多程环形腔小孔耦合输出模式的相关计算公式,理论分析和失代法数值计算表明,低阶贝塞尔光束是适合多程环形腔的稳定模式,数值计算给出了低阶贝塞尔光束的抽耗特性和输出特性随腔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