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分析了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左支撑用力效果与出手角度的关系,尤其对传统的出手角度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新型男子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理论及数理统计方法,对新型标枪最后用力、出手角度、出手初速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后用力技术动作的关键,是把握好髋部运动的用力时机,在快速助跑中应不停顿地完成最后用力技术,掌握好合理的出手角度,加快出手时的快速鞭打投枪动作  相似文献   

3.
推铅球成绩取决于出手速度、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其中在大、中学校实际教学中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是主要矛盾。笔者运用运动控制论的模拟方法。采用最后用力定位练习架进行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男子标枪运动员出手参数中几个角度的运动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部分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中出手参数的几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出手参数的部分角度不合理,左膝角度相对偏小缓冲角度偏大、右膝角偏大缓冲角度过大、标枪出手角度合理但姿态角、攻角、晃动角偏大。  相似文献   

5.
以女子铅球运动员刘相蓉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特征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摄像解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运动学研究。研究发现,刘相蓉在最后用力阶段躯干过早用力,髋部前移小,身体重心速度利用率低。左腿积极蹬伸支撑,出手高度高;出手角度适宜,但出手速度慢。铅球的出手差为负值,铅球做功距离缩短。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部分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出手瞬间参数中几个运动学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女子标枪最后用力技术中部分参数角度不合理,左膝角相对偏小、缓冲角度偏大、右膝缓冲合理但膝角偏小、出手角度较大、攻角晃动角偏大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掷铁饼技术的分析,研究了掷铁饼过程中,人体重心、肩、髋、腿、脚的方向、位置与速度的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连贯性,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旋转掷铁饼技术的各环节及最后用力技术中人体-器械系统的速度特征,指出应加强第一次双支撑到腾空再到第二次双支撑以及最后用力阶段的衔接,正确把握旋转速度,提高旋转后动能的转移和出手时的拨饼技术,以保证铁饼在出手前有更长的加速轨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女子铅球运动员出手角度及出手速度相互关系的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出手角度小于田径传统理论中的出手角度.为此提出了在充分发挥出手速度的前提下,寻求适宜的出手角度的观点.该观点有利于充实田径理论,同时对训练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物学等原理,对铅球飞行轨迹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影响铅球运行远度的因素和最后用力对运动成绩起的决定性作用,并运用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方法对最后用力各个环节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激发肌肉潜能,加速运作节奏,以适宜的角度,合理的高度和最快的出手速度投掷铅球的规范动作标准。  相似文献   

10.
投空心篮出手速度与出手角度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距离、不同出手高度投空心篮时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的生物力学分析,从理论上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计算出在不同的距离时最佳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的数据.使运动员能够有意识地调控个人的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以提高投篮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1.
铅球成绩主要取决于铅球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和出手初速,为求得这方面的有关参数,我们以Pascal语言编制程序,通过微机处理,诊断出有关数据,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具体实际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女子铅球发展较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要立足奥运战略,取得优势地位,必须把发展传统技术与引进旋转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加快改革步伐,从而实现赶超世界铅球强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说明了利用超声波反射原理研制一台数显铅球运动成绩测量仪的过程,经实际应用符合丈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理分析,探讨铅球最佳投掷角度与最佳成绩的关系。对影响铅球成绩的因素、常态研究中易忽略的问题以及新旧最佳投掷角度公式进行理论分析。认为传统的最佳投掷角度公式计算的角度普遍偏大,运动员水平越低,偏差越大。根据新公式和铅球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不同,划分了相对应的投掷角度区间,从而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比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抛体运动规律,对影响铅球投掷远度的诸因素,采用改变因素对投掷远度变化率的分析,指出影响铅球投掷远度的主要因素是出手速度。其次是出手高度,第三是出手角度,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提高出手速度采用最佳出手角度和适宜的出手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自适应镜头边界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镜头边界检测中存在的检测效果和检测阈值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镜头边界检测算法.该算法以视频帧窗口中亮度帧差到帧差均值的距离作为切变检测特征,根据该距离值的变化程度自动选取切变最优化阈值;以视频帧序列中的颜色帧差为渐变检测特征,对该帧差进行数量级量化,直接利用量化结果判定渐变,实现了镜头检测的自适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切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为96.74%和97.41%,对渐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为92.34%和89.67%,对于不同类型的视频检测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7.
论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力学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投篮过程中篮球运动轨迹的分析 ,表明投篮时有效控制投篮出手角对投篮命中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并利用力学原理探讨有关投篮问题 ,为提高投篮命中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重点探讨了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如镜头检测、镜头聚类、关键帧提取等)的实现原理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并对视频检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非压缩域镜头检测算法数据量大、运算量大和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压缩域的镜头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MPEG压缩标准,从视频流中提取DCT系数,然后经预处理得到每一帧的DC系数,最后依DC系数建立镜头检测信息系统模型,依分割模型产生视频镜头.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相对传统非压缩域算法运算量和数据量大大减少,提高了算法效率.  相似文献   

20.
篮球比赛中三分远投运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观察、统计和数据的归纳整理,对远投命中率、个人和战术三分球、远投区域、远投时间和远投队员等进行讨论和分析.篮球比赛中,必须加强终场前的远投战术配合训练,提高战术远投,加强弧顶和两侧底角区域的远投,提高组织后卫和中锋的远投能力,提高远投队员的心理训练水平和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