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奇闻怪事》2012,(3):30-31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走近世界各地的微型国家,也许他们的面积会很小,也许他们的人口会少得令你难以置信,有些甚至至今没有被承认,但是他们却拥有自己的政治、法律与文化……他们都在用不同的生存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梵蒂冈大概是我们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位置的最小国家了。它的总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还  相似文献   

2.
正山河狸有很多"怪癖":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道里,是个杰出的地下"建筑师";热爱独居和夜行;嗜好收集和食用自己的粪便;耳朵对气压变化非常敏感;是哺乳动物中坚定的"素食主义者"。你是不是很想见见这种特立独行的生物?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脸,看到别人的微笑,我们会觉得别人对自己很友善、和蔼可亲、彬彬有礼.会微笑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尊重他人,应该从尊重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尊重自己的第一步.所以,我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4.
赵光义兴趣广泛,是个喜欢风雅的皇帝。他最大的乐趣是读书,而且是什么书都看,颇有些博览群书的意思。但他读书并不是死读书或看热闹,经常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读《阴符经》时,就说:"这书专讲诡诈奇巧,不是正道。"  相似文献   

5.
善待自己     
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善待自己。人一生会有许多无奈:觉得不公,算着划不来的事情;命运不仅不像希望的那样垂青自己,还会不经意地把自己撂在一个并不满意的土坑之中,似乎要把自己的精力白白散发给荒凉的空气;费尽心机花十二分努力才达到他人三分功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大约有几万种蚂蚁,你听过它们的奇趣事儿吗?有趣的生活习性有些昆虫喜欢在蚂蚁窝里吃现成的食物,蚂蚁不但不驱逐它们,反而会热情待客,把它们视为上宾。比如,隐翅虫就常常去蚂蚁家"串门",蚂蚁会将自己幼蚁的营养品都献给"客人",对自己孩子的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出生的学生不好管"已经为许多教师所认可.今天的中职学校中,多为"90后"的学生,有些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致使他们只关注自己而忽视他人感受,只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这样,就构成了如今"调皮捣蛋"学生的主体.教师在体育课中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曾子提出的以孝为中心范畴的思想体系,将孝分为三个层次,可以称作孝之三境界.他认为,孝的理想境界,就是以知恩报恩的心,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他人他物,使自己与他人他物都能充分显发天赋的潜能,共同臻于理想境界,从而也就使父母祖先的生命在自己"立德"、"立功"、"立言"的努力中达到最大程度的不朽.  相似文献   

9.
动物王国本就是一个千奇百怪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有些"居民"以美丽见长,有些则以丑陋著称,有些标榜自己的重量,有些则时刻不忘展示自己的速度。但要论长相最怪异、最奇特的,还要属一些颇有几分人样的个性"居民",它们中很多都长着一张人脸。  相似文献   

10.
王国佐 《科技信息》2013,(19):316-316
<正>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应有两个步骤:领会作品本身和认识读者自己。即通常说的"入书"和"出书"。前者是对作品的读懂读透,是感受他人,后者是对作品的反思和运用,是感受自己。这两个过程都不可少,若少了前者自然是没读书,若少了后者就是读死书。说"感受",是强调"体验"的意思。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先是感受,不是分析。文学作品重形象、重情节、重感情,感受起来丰富多彩,意味无穷,没有深刻的感受就不能对它进行分析。感受的方法是"带入法",在感受作品,感受他人时,把自己代入作品,让自己成为作品中的主人公,然后按着文字所交待的程序,去细细地体味情节过程、心理过程、感情格调、环境氛围,感受自己在那种状  相似文献   

11.
Q&A     
正Q: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抖腿?A:你一定注意过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常常会抖腿吧。在社交中,这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坏习惯,特别是在电影院里或是在交通工具上。不过,这种行为可能比你想象得还要普遍。在一份对50名美国大学生的调查中,有41人发现自己在上课时曾抖腿或是动脚,其中35人认为运动的原因源于无聊。如果你注意过自己是如何抖腿的,就能发现几个特点:抖腿主要发生于长时间静坐时;在双腿  相似文献   

12.
总体来说,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群体的环保意识、日常行为以及实践能力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大学生对环境保护不关心,对自己本身的行为约束不够;有些学生呼唤环境保护,关注环境保护,对环境保护有一定了解,但对环保的认识并不全面;而有些学生则是狭隘的"环境保护论"者。讲环境保护,就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有效地阻止自身以及他人去破坏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加强环保教育,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正>"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到过德国的人对这个国家的共同印象。在德国,读书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民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一种习惯,整个国家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因此,有人评价说:"德国,是一个阅读的民族!"德国人爱书、读书,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走进德国人的家庭,都可以看到漂亮的书架和架上满满的图书。我的德国朋友卢德家中的客厅、厨房、卧室甚至是洗手间,都摆满了图书,虽然有些杂乱无章,但那浓浓的书香却给人以一种温暖的感觉。据卢德介绍,德国人经常举办一些诸如"朗读会"之类的家庭文化聚会。家庭成员在"朗读会"上,可以向家人、朋友朗读自己新近读到的好书中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朗读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独乐无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科技》2009,(6):2-2
<正>新疆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不同,饲养奶牛或是肉牛的方式有些差异,"农户要根据自己饲养模式的不同来决定养殖的品种以及头数"。据了解,新疆主要根据天山南部、天山北部、农区和牧区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放牧、舍饲、半放牧半舍饲等几种不同的方式。如果粗饲料能自给自足就可以选择全舍饲,而粗饲料无法自给自足而天然牧草资源丰富的就可以选择放牧,如以上两者都具备则选择半放牧半舍饲。  相似文献   

15.
首次探讨了抑郁人群想象他人未来的异常,并关注了未来想象的准备时间和持续时间.被试分为抑郁倾向组和非抑郁倾向组,将20个积极未来事件和20个消极未来事件分别以"我"或"周潇"(代表陌生他人)为主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想象这些事件,并评估这些事件发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可能性、生动程度、情绪感受和与自我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未来事件想象的持续时间、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评估方面,抑郁人群对他人的预期均与自己表现出了显著不同.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Q&A     
<正>Q: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喝酒之后更容易交朋友?A:适量饮酒具有活跃气氛、提高社交能力的效果。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酒精提高了我们的共情能力。当看到笑得很开心的人,自己也会不假思索地高兴起来。像这样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的能力被称作"共情"。共情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比如当小鼠看到同伴遭受痛苦时,也会作出似乎自己也感受苦楚的反应。像这样有着对痛苦的共情反应的动物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7.
黄玉婷 《科技信息》2013,(4):363-363
恰当的会话修正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对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课堂上,学习者通过自己、老师、同学所发起及执行的会话修正对知识进行记忆、回顾,并由此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本文在分析四种基本会话修正模式即"自我发起—自我修正"、"自我发起—他人修正"、"他人发起—自我修正"、"他人发起—他人修正"运用的基础上,就"自我发起—自我修正"模式的优先权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成立与否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中西相异数字文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除了被人们用来记数、测量之外,还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力量。人们认为有些数字会带来好运,而有些数字则会带来灾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会特别崇拜"吉数"而千方百计地回避"恶数"。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不同文化对一些数字的看法是各有千秋。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并全面了解数字文化对促进交流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他人,只是有力的表现;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年轻的北京三鸣(集团)公司敢于正视自己。他们本着"务实、高效、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在保健品市  相似文献   

20.
道德伪善是一种道德印象管理行为,显性自恋的个体需要通过道德伪善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因此,本研究结合个体内显性自恋的人格倾向和个体间人际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显性自恋个体在虚拟和真实道德情境中是否会产生道德伪善以及高低显性自恋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实验设置了陌生他人和熟悉他人2个在场情况,讨论不同在场情况对显性自恋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结果发现:显性自恋个体存在道德伪善且不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道德伪善随着自恋分数提高而增加;在不同他人在场时均会有明显表现道德伪善,且2种条件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