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湖北省潜江市农用地、林地、建设用地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如何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配置的安排和布局提供依据.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设备状态系统量化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备因结构形式多样、耦合复杂、功能多元化、运行参数多等因素难以进行系统状态评价,论文在分析了设备系统功能层次结构特点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系统量化评价设备状态的方法.考虑到设备运行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研究了设备状态及其评价层次模型,采用健康值来综合测度设备运行状态;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研究了评价层级结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研究了正负指标的隶属函数构建方法,探讨了系统评价矩阵和模糊变换算子,并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设备状态系统评价模型,计算出各子系统的健康值,以量化评价设备系统状态,从而全面掌握其系统状态.运用该方法在水泥行业中的回转窑设备进行评价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方法的黑龙江省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7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以便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支持。结果表明:①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较高;②七台河市、鸡西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牡丹江市和鹤岗市土地开发适宜性中等;③伊春市、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开发适宜性较低。该评价结果可以为宏观上把握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潜力和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表5,参7。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县域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县域土地适宜性评价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太仓县为实验区,选择了土壤水分条件、养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3个土壤质量因子和30个土地特性因子,建立了多级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完成了该区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四种作物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在阜新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中。将阜新市区的土地按利用方式划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用地和绿化用地,选取16种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并对其进行量化分级,构建了多层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和计算隶属度值,构成了隶属度矩阵并导入GIS数据库,从而使模糊评价法与GIS相互关联,实现了二者在相关评价数据上的过渡。运用AHP法确定了各层因子的权向量,结合隶属度矩阵综合评价后形成单一用地方式专题图,再将4张不同用地方式专题图在MapInfo中叠加,构成土地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市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整体上适中,中部偏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偏低,东部相对较高。评价结果为阜新市区建设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据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建立用于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复垦土地适宜性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京大高速公路山西段临时用地复垦进行了适宜性评价 ,同时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的特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于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影响质量因素的多层次、多因素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且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的质量评价数学模型.此模型引入三角模糊数的一些基本理论,采用--$模糊教表征专家判断信息以充分考虑专家判断的模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以得到这些质量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使所得产品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并通过以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磨煤机)为实例进行质量评价分析,验证了该产品质量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师范大学绩效考核实践,揭示了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加强与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的结合.一是尽量邀请多个专家参与评价以提高判断矩阵的质量;二是努力挖掘定量信息的价值,并把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进行综合,以提高评价过程的客观性,保证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全面性.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各有利弊,当评价对象很多、评价精度要求不高时,应该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但在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时最好用层次分析法;当评价对象不很多、评价精度要求很高时,最好用层次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目标导向序依赖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在多属性决策序依赖Choquet积分模型之上的层次化多属性评价与决策方法(简称作TOYLC层次分析法),并没有保证Choquet积分模型所要求的价值测度公度性.另外,它依赖MACBETH (measuring attractiveness by a categorical-based evaluation technique)所给出的属性集容量判断方法,也存在着对抽象方案进行偏好比较的技术缺陷.针对上述问题,在引入规约性多属性决策属性价值公度方法的基础上,首先给出了类似于摆幅置权判断、能够使决策者进行有意义偏好比较的属性集容量判断赋值方法,然后给出了能够克服TOYLC层次分析法内在缺陷的目标导向序依赖层次分析法.基于案例应用的对比分析表明:在输入信息可比的条件下,目标导向序依赖层次分析法相对于TOYLC层次分析法具有更高的方案评价区分度,从而验证了前者相对于后者的相对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社区满意度评价体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因子分析法给出了一种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并利用因子贡献率给出各因子的权重.再运用AHP的主观分析和因子分析法的客观分析相结合确定各因素在每类中的权重,然后综合这些权重,得到最终的评价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社区满意度的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确定评价单元,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验指数和法作为适宜性评价模型,并结合遥感解译得到的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三江平原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平原区比山地丘陵区更适合旱田作物和水田作物的种植,适宜旱田的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73.44%,其中高度适宜旱田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23.48%,边际农地和不适宜旱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6.39%;适宜水田的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70.04%,其中高度适宜水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6.75%,边际农地和不适宜水田的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6.07%.将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三江平原2005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三江平原现有旱田中的39.10%属于高度适宜,边际农地和不适宜旱田占现有旱田面积的25.87%;现有水田中的53.41%为高度适宜,不适宜的面积仅占1.73%.以上结果说明目前三江平原旱田利用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水田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特别是在平原区.图2,表8,参18.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管理中风险因素众多和交互影响的复杂性,构建港口危化品物流的WRT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构建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估指标框架,其次通过风险过滤和排序RFRM理论对风险因素进行双重过滤,保留关键风险因素.然后基于TSS情景构建理论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层面构建港口危化品物流的多维风险情景,通过深入剖析各风险情景下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刻画港口危化品物流中的不同风险状态与风险源最后,基于熵权法和贝叶斯理论对我国7个重要港口进行多维情景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天津港和南京港整体风险较大,多数情况下二维情景风险大于三维情景风险,同时从多维风险情景下对物理、事理、人理的耦合风险进行分析,展示了各港口的薄弱环节,最后为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自动目标识别(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TR)评估中存在“性能-代价”在扩展工作条件中相互制约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ATR有效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从评估系统效率角度出发,提出并定义了ATR有效性,使得评估实践中无需对ATR系统的性能或代价进行严格限定。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方法并结合ATR评估问题的实际特点,讨论了带有AHP约束锥的C2GS2模型用于ATR有效性评估的合理性及若干细节问题。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如何运用该评价方法解决实际的ATR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自然性、代表性、多样性、稀有性、适宜性、生态脆弱性和人类威胁等指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评价.运用AHP法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计算得出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789 1,说明该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此外,还分析了该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图1,表5,参11.  相似文献   

15.
联网审计的绩效评价方法: 基于RC和AHP的组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等级法(RC)和层次分析法(AHP)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RC和AHP组合应用的联网审计绩效评价方法: 首先, 建立了针对联网审计绩效评价的AHP层次结构模型; 其次, 采用RC方法划分指标层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等级, 并参照划分结果准确地填写AHP判断矩阵; 再次, 根据所确定的AHP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联网审计的绩效评价模型; 最后, 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RC/AHP的联网审计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 通过对RC、AHP、RC/AHP三种方法生成的各评价指标权重, 以及采用三种方法计算出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表明: 基于RC和AHP组合应用的联网审计绩效评价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了联网审计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软件需求优化的研究多集在提高需求的完整性、设定需求的优先级以及消除需求的歧义性等方面。该文从需求优先级设定入手,来进行需求优化,首先从系统的整体性和需求的层次性出发,提出以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SM)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相结合的需求优先级排序方法,其中用SM 对需求进行结构优化和分层处理,然后对最上层的需求使用AHP 进行需求优先级排序,并将该方法命名为结构层次分析(Structural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SAHP),接着通过与AHP 的比较,说明性能总体上好于后者,最后通过进度和成本约束,表明该方法能够判断项目进度和成本的合理性,降低因需求导致项目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张掖市统筹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分区是实现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张掖市各乡镇的土地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空间聚类法进行综合分区,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管制分区,将张掖市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区和7个管制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分区内土地利用方的方向、战略对策和管制措施,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图5,表2,参5。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河南省南阳市植烟田土壤肥力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河南省南阳市烤烟种植区各项土壤肥力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烤烟土壤肥力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级。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绘制河南省南阳市烤烟种植区土壤肥力评价图。结果表明,唐河、方城和内乡的东南部由于植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K含量高,为土壤适宜性较高地区;西峡、淅川、邓州和内乡的西部植烟田虽然土壤中有机质和含N量较高,但Cl-含量也比较高,为次适宜区。今后应注意改良土壤,加强N、P、K搭配比例的协调。图2,表3,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