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验测定了仲丁醇-水-(NH4)2SO4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相平衡数据表明产生的仲丁醇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盐,水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仲丁醇,因此采用(NH4)2SO4可以比较有效地分离仲丁醇-水体系.采用Pitzer理论和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所选热力学模型对上述体系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为采用硫酸铵分离仲丁醇-水体系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将氟化钾或碳酸钾加入到仲丁醇-水体系中时,可产生水富集相(水相)和仲丁醇富集相(仲丁醇相).文中通过实验测定了仲丁醇-水-氟化钾、仲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发现当水相中氟化钾或碳酸钾含量分别大于或等于26.38%(质量分数,下同)或28.76%时产生的仲丁醇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盐、水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仲丁醇,因此用氟化钾或碳酸钾可以有效地分离仲丁醇-水体系.分别采用Pitzer方程和UNIQUAC方程计算水相和仲丁醇相中水的活度,将二者结合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理论计算.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对仲丁醇-水-氟化钾体系实验值与计算值的绝对平均偏差水相为1.57%,有机相为0.33%;对仲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实验值与计算值的绝对平均偏差水相为1.40%,有机相为0.39%.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首次建立的一套温度高达350℃,压力直至20MPa的高压液液相平衡测定装置上,测定了水-仲丁醇-碳4三元体系在8MPa和403.15,423.15,443.15K时液液相平衡数据。采用修改的R-K方程对此数据进行了理论关联。关联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系统仿真的建模方法,将油船各个液货舱气相区作为节点置于液货气相管网中,构建一个大系统。在对液货气相管网采用管网有限元方法进行稳态建模和对油船所有液货舱气相区作为变质量系统实行动态建模的基础上,采用预报校正法来离散一阶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工况特征来选择时间步长实现实时仿真各种液货作业中涉及船舶安全的液货舱气相区和气体管网系统中压力、温度、烃气浓度和氧浓度等舱气物性参数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并通过实测数据得到了验证。仿真研究为油船液货舱气相区乃至整个液货舱的状态控制和液货作业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两次相平衡/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苯系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种不中挥发性苯系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两次相平衡/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推导了气液等体积平衡。只分析气相可测定水相浓度的理论关系式,研制了可变相平衡器。  相似文献   

6.
醇类溶液的相平衡研究,将有助于缔合性溶液理论的进展。 本文采用改进的 Gillespie型汽液平衡器测定叔丁醇-仲丁醇、仲丁醇-正丁醇、叔丁醇-正丁醇3组二元系统和叔丁醇-仲丁醇-正丁醇三元系统汽液平衡数据。对于水-正丁醇、水-异丁醇、水-异戊醇3组有限互溶度系统的平衡测定,采用Pratt型平衡器。实验数据应用修正威尔逊方程分别求得其配偶能量参数,拟合精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应用求得的配偶能量参数来计算叔丁醇-仲丁醇-正丁醇三元系统汽液平衡关系,并与实验数据作了对比,获得较好的关联效果。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光谱法在天然气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和分析了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反应器内的成分。方法用一种光谱学的分析方法和装置研究了在等离子体中天然气转化为碳二烃的过程。结果反应生成的碳二烃量越多,其对应的特征谱线强度越大,以此来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光电技术来代替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结论为新方法、新工艺、新思路的实现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气体搅拌筛板萃取塔中,空气-蒽醌工作液-水三相体系的流体力学性能,讨论了气相、有机分散相和连续相表观流速对有机分散相滞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相表观流速和有机分散相表观流速增大时,有机分散相滞液率均增大,而连续相表观流速对有机分散相滞液率没有影响.在有机分散相相对于连续相的相对速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有机分散相滞液率的方法.用该方法计算了文中实验物系和文献中提到的气-液-液三相或液-液两相体系的有机分散相滞液率,计算结果与相应实验及文献数据符合良好,相对偏差范围为4.9%~15.5%.  相似文献   

9.
对用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的卤代烃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气相中卤代烃的一些重要因子作了分析探讨,作为检验该方法的优越性,以青岛胶州湾为实例,测定了表层分布卤代烃。  相似文献   

10.
乙醇-甲苯物系为共沸物,普通精馏的方法不能将其有效地分离.本研究采用水+碳酸钾(K2CO3)混合溶剂液液萃取分离乙醇-甲苯混合物.用气相色谱测定乙醇+甲苯+水+碳酸钾四元体系在大气压下、298.15 K时的液液平衡数据,计算了水+碳酸钾混合萃取剂对乙醇的选择性系数和分配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性系数及分配系数都远大于1,选择性系数随着萃余相中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萃取剂中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平衡数据采用Rajendran改进的Eisen-Joffe模型方程进行关联计算,计算方程的最小相关系数为0.994,最大标准差为0.05.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谐波叠加法和线性滤波法的基本原理,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分别实现了常规谐波叠加法及其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插值算法以及线性滤波法的自回归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并模拟了2个工程实例的风速时程.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不同风速时程模拟方法计算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插值算法、自回归法和常规谐波叠加法,计算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常规谐波叠加法、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自回归法和插值算法.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最适合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风速模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血站筛查ALT选择较准确可靠的试验方法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由内蒙古通辽市中心血站提供的63份ALT含量不同的血浆标本进行速率法(简称S法)、丙酮酸氧化酶法(简称B法)与微板赖氏法(简称L法)比较.结果:L法、S法、B法的中值定值血清(接近血站的判断标准),板内变异系数依次为7.03%、3.98%、2.47%;L法、S法、B法的中值定值血清板间变异系数依次为7.86%、5.75%、5.50%.结论:微板丙酮酸氧化酶法可以作为血站筛查ALT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产品质量定量化综合评估的一种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文中介绍了这种方法的有关概念与基本原理 ;为了应用方便 ,特别提出了确定评价向量的一种简单方法 ,提出了确定权系数的UFD法 ,提出了在模糊子集中定义序关系的二次加权法 .这些方法可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系统介绍了间苯二酚诸多的合成方法,并对其中的磺化法、异丙苯法、芳化法和取代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指出传统的磺化法通过工艺改进,目前仍为间苯二酚的主要生产方法;异丙苯法是一种最有前景的合成方法:而芳化法和取代法要实现工业化仍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5.
针对系统动态特征参数的测试与计算的问题,分析了常用的时域响应法和频率响应(共幅值)法使用的局限性,根据系统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关系式,推导出一种动态特性的测试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系统频率响应基础上,兼顾了幅频和相频二者信息,其测试和计算简便,不仅适合阻尼较小的系统,也适合阻尼比较大的系统。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非标准的广义偏差原则,在算子及观测数据都有扰动的条件下,对于求解不适定问题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给出了一种选取正则化参数的简单迭代算法,并阐明了该迭代算法是一种线性模型函数算法.进一步地,利用线性模型函数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所提出的选取正则化参数的简单迭代算法是收敛的,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数值逼近中提出的提高曲线最小二乘拟合精度的扰动法应用于挠性转子动平衡量的计算中,解决了影响系数法平衡转子时经常遇到的个别点残余振动较大的问题。并通过一个实例进行验证。与计算转子平衡量的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及文献[3]作者提出的优化计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该方法效果明显,应用简便,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称相对熵测验等值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项目反应理论(IRT)框架下讨论测验等值问题,给出了对称相对熵等值法(SRE)及其计算公式,讨论了它的一些基本性质,进行了大量蒙特卡洛模拟.找到了一个客观的可以对不同等值方法全面进行比较的方法,将SRE与国际上流行的Stocking-Lord测验特征曲线等值法(SL)、以及IRT等值史上较早提出的Haebara项目特征曲线等值法(H)进行对比.Wilcoxon符号秩检验模拟结果表明:在Samejima等级评分模型下,SRE总比SL和H表现更优越;在0-1评分模式的2参数Logistic模型下,SRE也不比SL差,而SRE和H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9.
基于温度资料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利用FAO56-PM法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时气象资料需求往往不易满足的问题,研究了温度法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FAO56-PM法ET0计算值为标准,比较分析了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简化的FAO56-PM法以及Mc cloud法在我国湿润气候区的应用效果,评价了校正后的温度法以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该气候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ET0较小时,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和简化的FAO56-PM法计算值较FAO56-PM法偏大,在ET0较大时较FAO56-PM法偏小;改进后的Thornthwaite法与FAO56-PM法最为接近,Mc cloud法与FAO56-PM法的计算结果差异最大;除Mc cloud法外,校正后的温度法检验合格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地区适用性;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结果好于校正后的Thornthwaite法和Mc cloud法,可应用于只有温度资料时湿润气候区ET0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解决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问题的新方法——混合算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良好的收敛优点,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文中的算例结果表明,混合算法与单纯的共轭梯度法或最速下降法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范围大、适应面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