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园"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自建展园之一,位于世园会会址中央的小终南山南坡。本文重点从四宝馆设计中的总体策划和设计思路开始剖析,结合绿化规划设计和浏览路线设计,阐述了生态立园的主题思想。文中就施工过程中的植物配置设计也提出了非常专业观点。  相似文献   

2.
论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是土地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其理论、方法及应用亟待深入探索和研究.辨析了土地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规划 3个基本概念,讨论了土地生态规划的本质特征、研究内容和基本原则,介绍了国外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模型或模式),提出了我国近期内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方向.对促进土地生态规划设计领域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推进土地生态学的发展和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校园是生态大学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校园规划设计是实现生态大学的关键;提出了生态校园的概念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理念;以邵阳学院七里坪校区修建性规划为例,对校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内涵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生态校园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着生态学原理与生态技术拼凑的误区,以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为例,运用生态整合的策略,从校园土地利用的生态化,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功能体系,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筑设计注重功能的合理性和气候的适应性方面进行分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建筑与环境融洽的生态校园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山地城市公园水景规划设计的重点是:水景水量的维持、水景岸线水土的保持以及水体质量的保证,水量及土壤侵蚀程度的计算结果可指导山地城市公园水景的科学选址.水景的形态与其选址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基址及水景类型.水源地的保护应以植被的保护及恢复为基础,并根据应用尺度的不同提出相应策略,而水体景观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水体污染源的控制、滨水基础设施与场地的科学合理布局.该研究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控制水体景观污染源、合理布局滨水游憩设施与场地和保持公园水体景观水质,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的水景规划设计研究弥补传统理论对山地城市公园水体规划设计的不足,为山地城市的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对城市生态住宅区的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并从生态住宅区环境规划、生态住宅区道路系统规划、信息与智能系统规划几方面探讨了城市生态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并探讨了其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相似文献   

8.
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不同手段化解气候风险,从而顺应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伴随着适应气候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看,把"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结合已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联系,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生态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基本内涵。合理规范人的行为成为适应气候变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平性和生态道德,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将朴门永续设计理念贯穿城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全过程,归纳出生态策略和文化策略指导城市农业公园的可持续景观建设.生态策略——完善区段生态系统,朴门永续设计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将系统内的各种要素进行分区规划;以能量高效利用为核心,进行景观要素的整体节能设计;以产量和稳定性为目标,建立以多年生植物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文化策略——丰富农业文化,需要注重动态的时间变化、整合与精炼文化资源和融入传统文化精髓,才能使城市农业公园独具魅力和风格.  相似文献   

10.
肖万胜 《科技信息》2008,(16):303-303
本文对城市生态住宅区的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并从生态住宅区环境规划、生态住宅区道路系统规划、信息与智能系统规划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生态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城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朴门永续设计理念贯穿城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全过程,归纳出生态策略和文化策略指导城市农业公园的可持续景观建设.生态策略——完善区段生态系统,朴门永续设计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将系统内的各种要素进行分区规划;以能量高效利用为核心,进行景观要素的整体节能设计;以产量和稳定性为目标,建立以多年生植物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文化策略——丰富农业文化,需要注重动态的时间变化、整合与精炼文化资源和融入传统文化精髓,才能使城市农业公园独具魅力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穿紫河湿地由友谊闸、杨桥河、船码头、尼姑桥湿地组成,总面积26.2ha。从穿紫河湿地的规划设计满足河道的水利功能和河道湿地的形态规划以及湿地的生态驳岸规划角度提出了生态湿地的规划设计思路,为建设河道生态湿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陈梅  吴永发 《科技资讯》2012,(13):142-142
以"地域性"为切入点,在分析城市滨水空间地域性景观生态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地域性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策略,并对其加以分析,从而为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梁科科 《科技信息》2012,(6):432-432
园林景观生态性规划设计主张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人性化、规划与设计的统一性以及规划设计的理性与人类生态系统的结合。生态规划是对景观规划设计科学化、知识格局、过程、节律、恢复、容量等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化、生态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规划设计。本文对景观规划设计中硬质景观中的小品、铺装、水体,通过生态规划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等方面的融合,以达到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规划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小农水"工程的工程特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农水"工程特性,相信对从事灌溉渠道设计的同行有着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居住区生态规划是当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对我国自1978年以来各阶段试点居住区的生态规划设计进行了综述,认为我国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发展大致历经由单一规划到多样化规划再到“以人为本”规划的几个阶段,并介绍了我国及一些大中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导则,探讨了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原则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延伸,是人类经历生态危机后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重新反思。在审视自然、精神与社会旨趣的基础上,人类确立了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范式和功能要求,形成倡导"生态政绩"、"低碳消费"、"绿色生产"、"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发展模式,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架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原理进行校园规划设计,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校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理念。强调校园规划中功能、景观、生态的和谐统一,指导生态校园规划。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基础的公路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目前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概念不清、内容混乱和设计滞后于主体工程,至今尚无相应规划设计规程、规范与标准等现状,通过对中国大量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内容、方法与现状的调研分析,并借鉴国外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先进理念,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的公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想与原则;指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公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工作内容、方法与步骤;归纳整理出公路主体规划设计各阶段须相应进行的景观规划设计内容与流程.以上述理论和方法为依据,简要介绍了该方法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城市生态居住区的特征,并从生态居住区的总体布局、环境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三个层面论述了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