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主要有“要素说”、“矛盾说”、“规律说”三种。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最有代表性的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这一社会系统,图书馆学与信息、信息交流有密切关系,因而可以概括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人类文献知识信息的积累、转移和传递。  相似文献   

2.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直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同样有其指导意义。从图书馆学五定律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这一共通点入手,着重分析图书馆学五定律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根据时代发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要求和国际上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从多种角度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反过来再用于指导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以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古代中国的秘阁,还是中世纪外国的图书馆,在当时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存贮,极少涉及到用户问题。在日益强调藏书“以用为主”的今天,高校情报用户与图书情报系统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户情报能力剖析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无论是“三要素说”还是“五要素说”,都把“读者”和“方法”各列为组成图书馆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由于我国图书情报工作的落后,使得现有的  相似文献   

5.
吉林图书馆信息人才“孔雀东南飞,一点不徘徊”,吉林省图书信息事业可持续发展后继乏人.长春师范学院增办了图书馆学专业,提出了为本地应培养高素质的图书信息可用人才,并推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代图书馆学研究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代图书馆思想体系形成二十世纪初期,老一辈图书馆学者引进西方图书馆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创立了中西合成壁式的“中国图书馆学”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以实用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图书馆学研究思维定式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从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图书馆目录到信息描述名称的变更所引发的思考入手,研究了网络环境条件下,图书馆信息描述对象(信息资源)的种类、信息描述方式,并对未来图书馆信息描述研究思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鉴于图书馆事业的自然行程和内在矛盾,人们应象对待自然历史过程一一样,研究图书馆学的发展。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经济大潮中的图书馆事业,才能更好地建立,维护及利用好信息记录和知识记录系统。  相似文献   

9.
吉林图书馆信息人才“孔雀东南飞 ,一点不徘徊”,吉林省图书信息事业可持续发展后继乏人。长春师范学院增办了图书馆学专业 ,提出了为本地应培养高素质的图书信息可用人才 ,并推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论文、超星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及百度百科为文献研究范围,通过对图书馆学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选出部分图书馆学学者为调研对象,对他们所承担的职务、学术兼职、近几年核心论文发表情况等信息进行了调研,指出图书馆学学者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图书馆学界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1.
考察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无法回避冯陈祖怡。她被称为图书馆管理专家、图书馆学家,是赴海外研读图书馆学专业的第一位中国女性。冯陈祖怡在教书育人、实践经验等方面贡献力量的同时,还在图书馆学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其学术活动与文化交流促进了图书馆学思想的传播、现代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从观念的转变、信息服务的深化、图书馆学研究、特色数据库建设、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梁灿兴先生在《可获得性论的文献及相关概念》和《可获得性论的知识自由和知识共享阐释——重新定义可获得性论》两篇文章中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给出不同的答案,认为这本身就是自我否定,“是可获得性”不能成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同时,知识单元也不是图书馆编目工作的范围,因而这种预测脱离图书馆实际。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功能与创新两个方面,探讨了目前的图书馆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功能有: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是使图书馆学成为一个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基础理论指导着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工作,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创新应该以引进新的研究对象,基础理论要搁置本学科的历史争议。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业的一门发展中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回顾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并探讨了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理论的意义,为深入研究图书馆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试论梁启超对中国图书文献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梁启超对中国图书馆学的贡献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和理论的发端,是受了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刻影响。在西学与中学、新学与旧学的斗争中,作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中坚的梁启超,是“新学”、“西学”的积极鼓吹者,在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也对推动近代图书馆事业起过重要作用。他生前,尤其晚年,潜心研究图书文献学,写下了一批有价值的论著。梁启起一生酷爱图书,他的饮冰室藏书多达3470种,41819册,且有不少珍本、类书。逝世后,遵照其遗嘱,这批书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并编有《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梁启超的图书文献…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印度图书馆学之父”的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Ranganathan,S.R.),于1931年出版了一部揭示图书馆与社会密切关系的伟大的图书馆学著作《图书馆学五定律》。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是: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第一定律作为“五定律”之首,揭示了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收藏与利用。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一个是为社会收藏典籍,保存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二是对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而达到传播和利用知识的职能,这一职能具体体现在“用”字上。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18.
李跃华 《奇闻怪事》2009,(2):114-114
图书馆事业是人文主义事业,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阐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阅读环境、以人为本的服务举措以及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图书馆有偿服务或多或少地遍布于大大小小的公共、专业、高校等馆之中。它的出现超脱了现有的权威性图书馆学教科书,也超脱了有关图书馆的条例和规程。但在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中却有一席之地,且比重不小。肯定图书馆有偿服务的有之,否定的也不乏其人。肯定者多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它顺应了社会潮流,同时为图书馆创造了“造血”功能。说白了,有钱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及用户服务,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否定的则对有偿服务的“威力”表示怀疑,对它产生的后果担忧,变图书馆为“租书馆”更可怕。然而不管肯定也好,否定也好,有偿服务的的确确在我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阐述了宏观图书馆学特点,探讨了宏观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