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何佳 《科技信息》2012,(10):221-221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这门课程是高职学生创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实用性和创新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我院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反映较好,帮助学生顺利地就业。本文重点阐述了该课程实施后所取得的效果和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礼伯 《科技信息》2007,(2):131-131,167
经济统计是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针对财经类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本文从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改进该课程的教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傅琴芳 《科技信息》2009,(34):129-129
培养和发挥学生课内外学习英美文学的自主性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学生认为英美文学课程无用,导致兴趣不高;二是面对那浩瀚的学习内容,学生也不知该如何自主学习。对该课程教学目标认识模糊是导致这两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应加强学生学习课程大纲,让学生明白课程教学目标的分层以及课堂教学的定位,体味文学课程的有用和趣味,进而明白课内外该如何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与后续课程紧密相关,因此,学好该课程至关重要,但由于该课程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该文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面以及教师业务、教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为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及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微观经济学:体系架构与研究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经济类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有些恐惧和迷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该门课程的体系架构和研究范式。因此,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应该让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线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汽车配件行业急需建立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营销队伍。《汽车配件市场营销》作为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拓展课程,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市场意识,但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其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对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从而使该课程的教学符合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十分关键的专业基础课程,由《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2门课程整合而成。该课程具有知识含量大、构成复杂,面向的学生特殊等特点。其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在知识内容、教学模式及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等方面遇到诸多问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甚至影响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后续专业应用课程的学习受较大影响。《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授课教师应针对该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耐心分析课程特点和学生心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寻求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对策,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为学生后续专业应用课程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初探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针对该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相似文献   

9.
楼俊君 《科技信息》2011,(3):166-166,153
本文从如何培养高职学生C语言编程能力出发,分析了现行高职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如何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改进,以使高职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更好地受益。  相似文献   

10.
高职“DSP应用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P应用技术"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知识面广,因此在高职院校,普遍反映该课程的教与学都存在较大困难.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了学生感到难以掌握的原因,提出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该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董军军  陈阳 《科技资讯》2007,(15):135-135
本文从《数据结构》课程性质及特点入手,对现有教学模式分析,提出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划分,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抽象描述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丹萍 《科技信息》2007,(35):245-245
通过对该门课程多年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实际状况,提出该门课程教学实施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物化学》课程是生物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该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密切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4.
李海英 《科技信息》2012,(32):I0142-I0142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已属于基础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空洞的理论课。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在该门课程教学上的一些做法,使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能够真正地感觉到这门课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健  杜丽君  杨霞 《科技资讯》2011,(33):195-195
常用工具软件课程是高校学习课程中的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电脑中常用的工具。本文围绕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模式为主,合理的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最后客观科学的评价整个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工程设计图学"(Engineering Design Graphics)课程(MME220)是机械制造工程系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设计项目(Design Project)是该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综合设计项目使学生运用自己在该课程中学到的理论和技能进行产品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同与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7.
《软件技术基础》是为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类综合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因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学生认识不到位,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到达满意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文中首先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然后结合作者多年该课程的教学经验,探讨了提高《软件技术基础》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明珠 《科技资讯》2012,(4):213-213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是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目标是使得学生能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让学生获得专业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下专业知识基础。中职学生基础差、空间想象力缺乏及学习兴趣不高,加之课时压缩、内容增加,教材过时,教学手段落后《,建筑制图与识图》成了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现本人根据多年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及研究成果将在下面介绍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际应用式教学及现代化吸引式教学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课程教学模式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扮演重要的作用。针对重点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分析探讨课程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影响。提出一种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问题。该模式借鉴了CDIO理念,采用做中学、项目案例驱动、探讨式教学等课程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在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该教学模式对本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高质量工程型人才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果 《当代地方科技》2011,(14):151-151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为了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市场需求而开设的新课程。该课程前沿性、实践性很强,对管理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教师也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方法尝试和改革。而非管理类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势必也应当从掌握该课程的必要性、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相关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