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絮语     
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傅雷:《傅雷家书》 往往一个人最不愿意听的话,是他最应该听的话。 徐志摩:《徐志摩情诗·情书·情文珍品集》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22,(2):22-25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徐志摩曾语带禅机地翻译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名作《天真的预言》.一粒沙,一朵花,普通渺小的事物,实则蕴含着大千世界的万般奥秘.  相似文献   

3.
方以智(1611~1671)和他的《物理小识》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研究对象。今特就其光学内容进行解说。这里,把书中由方中通和揭暄所作的小注也看成是全书不可分的部分,一起讨论。本文所据版本为万有文库本。凡不注出处的引语,皆引自此书。一、光是气的运动古人言光,常谓为火。如《墨经》:“目以火见。”《说文》:“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论”条首引其先人之言: “文饶曰:‘两间变状,皆气光之所为。’潜草曰:‘两间之光,皆太阳之火也。’”  相似文献   

4.
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各个季节带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有文人把春、夏、秋、冬分别隐喻为温暖、热情、无情、冷酷。古往今来,有不少诗文中嵌入“春夏秋冬”,别具一番情趣。鲁迅先生在1932年10月12日所作的《自嘲》诗中巧妙地借自然界的四季,隐喻当时的政治气候“: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相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的一首五言诗,题为《春夏秋冬》,把四季分嵌于句首。诗曰: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有傲色,冬岭秀孤松。”宋代元门和尚作的《颂》诗,也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春有百花秋有月…  相似文献   

5.
对王春瑜先生明史研究的成就,我们外行人无资格评论.对王先生几十本散文随笔集,自以为还是有话可说.但逐字逐句读完《送你一枝合欢花》,却一时想不起一个合适的题目来概括自己的感觉.思来想去,勉强拟题《渊博率性,涉笔成趣》. 本书分四辑,从辑名就可以大略窥见每辑的内容. 第一辑"细听书声过林梢"是谈读书、编书、写书的.如开篇《重读<阿房宫赋>》,作者指出:"兴衰——腐——衰亡,这是历代王朝钻不出去的‘鬼打墙’,以至一代又一代人怅怀古,悲兴亡,但到头来仍是‘野草迷丹阙’,遗老泣残阳.正是:王朝更迭亦何多,代代重复唱挽歌.这是中国历史的最大不幸."这是作者读史观世得出的沉痛结论,并引用清初诗人阎尔梅的诗句来佐证:"若使一家能万世,至今犹至筑阿房."  相似文献   

6.
王梅 《科学之友》2003,(4):25-26
但丁: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但丁是欧洲由中世纪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那个时期的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1265年5月,但丁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颇受当地人尊敬的小贵族家庭里。《神曲》是其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对于但丁这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诗人,恩格斯这样评价他:“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可见,他对但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33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100首歌之多,计14 000多行。  相似文献   

7.
一年四季,我们都能欣赏到大自然赐给的礼物——鲜花。科学家说,世界上开花的植物高达20多万种。古今中外的人们都爱花。“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诗人自居易1 000多年前在《买花》诗中这样写道:“春桃一片花如海,千树万树迎风开。花从树上纷纷下,人在花底双双来。”  相似文献   

8.
正"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出自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的诗,可谓无人不知。大家都明白它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不过,如果从自然观察的角度,我们对这句诗会有更多直观的体验。1月处于数九寒冬,对国内大部分地方来说,都是一年中最寒冷、萧瑟的季节。但你若仔细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总能见到许多美丽、活泼的生灵,让人感到春意在孕育。  相似文献   

9.
正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有飞天梦想。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就记叙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古代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他写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描写了嫦娥误服仙药而飞向月球,在月宫备受孤独煎熬的遭遇和心境。然而神话传说中的飞天之旅,在经典物理中,除按力的作用和能量传递或转换规律的  相似文献   

10.
橡树的爱情     
20世纪80年代,舒婷有一首《致橡树》的诗,像诗中的木棉花,很红,甚至有点微微的紫色,被公认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有趣的是,说她是朦胧诗,却都读懂了。写诗的人,不写诗的人,都喜欢背靠一株树,吟诵或者朗诵几句。  相似文献   

11.
正"7年的苦心经营,赢得百万‘粉丝’,这些‘粉丝’占到了中国医生数量的三分之一。"杏树林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刘辰辉说。杏树林创始者大都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如果不创业,他们大部分人会选择做医生。然而,他们却做了一件"独特"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提供临床移动应用"病历夹"App,让医生行医更轻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前遭遇的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是一种‘良性’危机,而不是‘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恶性’危机。”著名国情研究专家、经济学家胡鞍钢称,中国战胜这场危机已具备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甘肃天水市郊南郭寺内,有两棵盘根错节南北斜卧的古树。相传原来两树一体,其实,这是两棵树,一是古柏,一是黑弹树。唐代祖籍天水的诗人李白,在《题南郭寺》的诗中  相似文献   

14.
"芯芯"点灯     
<正>"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凭励志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深受大家喜爱,曾一度风靡大江南北。而在2018年浙江省趣味亲子科学实验赛的舞台上,也有一个"‘芯芯’点灯"节目,这个"芯芯"其实是铅笔芯。表演者配合默契、创意趣味无限。  相似文献   

15.
撤稿声明     
<正>近日,有读者举报:"刘建才、徐家恺、宁新宝、田润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题为‘一种非交换时频轴向层面摄影变换’(2007,52:861–865)的论文涉嫌抄袭Man’koVI,VilelaMendesR在PhysLettA上发表的题为‘Non-commutative time-frequency tomography’(1999, 263:53–61)的论文".经本刊编辑委员会认真查证、核实,确认情况属实.依据出版道德管理相关规定,本刊决定撤销此文并通知相关数据库撤稿.现公告所有读者,请勿再以任何格式引用此文.《科学通报》在今后5年内拒绝接收此文  相似文献   

16.
怀念爱情     
20世纪80年代,舒婷有一首《致橡树》的诗,像诗中的木棉花,很红,甚至有点微微的紫色,被公认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有趣的是,说她是朦胧诗,却都读懂了。写诗的人,不写诗的人,都喜欢背靠一株树,吟哦或者朗诵几句,可以说,只要有绿色青春生长的地方,都少不了茁壮的橡树和多姿的木棉。这样的状况以后似乎再未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浩瀚的诗海中,一些优美的诗篇,不仅使我们获得艺术的享受,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获得宝贵的科学知识。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被传为千古绝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0月,我率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到美国,参加《针对‘异常现象’科学考察委员会》(CSICOP)学术年会。10月17日下午,委员会主席P.Kurty教授亲自主持了中国特异现象专场报告会,会上我们介绍了中国江湖门派、八卦的起源、中国的“特异功能”、《周易》“热”及气功“热”等国际朋友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并且作了即席表演。 晚间,我们来到了著名魔术大  相似文献   

19.
《泰西水法》卷三曾介绍西方一种重要的天然建筑材料,名叫“巴初剌那”.此为何物?学术界迄今尚无人考出.新出版的《农政全书校注》卷二十注释(八)“‘巴初剌那’:与这个对音词相当的欧洲文字,还没有找到。拉丁文和近代意大利语中也未找到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20.
<正>1922年,是梁启超先生谈论"趣味教育"最多的一年。这年8月6日,他在东南大学为暑期学员做演讲,题目就是《学问之趣味》。他的演讲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思想活跃,富有说服力。这篇演讲词很短,不足3千字。开门见山,梁启超就宣布:"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划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0了。"接着,他表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我只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