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动向〔日〕石川三佐男赵凝80年代末期,苏州大学王钟陵教授以《中国中古诗歌史》、《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文学史新方法论》三部大作在曾被不少人认为保守僵化,理论改革几乎无望的中国文学史研究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本文在回顾文学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一在艰难寻求着新路的学术界,王钟陵教授确乎是一位开辟崭新境界的高手。继七十万言的《中国中古诗歌史》之后,王钟陵又推出了一部六十万字的新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前一本书从民族思维发展这一制高点出发,展示了中古时期四百余年间的民族心灵,取得了文学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这本新著则在人类文化的阔大视界内,探索人类文化—心理能力的形成、发展以及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的根源与独特性,时空跨度辽阔,理论力度更强。它的新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中中古诗歌部分(即两汉乐府民歌及汉魏六朝诗)的注释进行重新考证,归纳出注释中有“解释有误”、“解释欠深入”、“对特色词未予解释”等三方面的缺憾。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古诗歌的语言特色,并加深对中古汉语语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诗歌史上很早就有羁旅行役之作,后来逐渐形成羁旅诗创作的传统。春秋时期诗人宋玉的羁旅诗《九辨》在中国诗歌史上奠定了“怀才不遇”、“贫士不遇”之情感主题(悲秋母题)。柳永部分羁旅词与宋玉《九辩》在主题内容和情感内涵上有着实质上的渊源关系,可以是说由于独特的身世遭遇,使其对宋玉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深深的认同了宋玉,进而把悲秋的文学传统主题引入慢词,使慢词在题材和内容上得以诗化、雅化。  相似文献   

5.
宋人张戒说:“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岁寒堂诗话》)颜延之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以用典繁多著称的诗人。阅读用典繁多的诗,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研究用典繁多的诗,则更是一件艰苦的工作。颜延之历来缺乏研究,恐怕也与此有关。谌东飚先生却迎难而上,其所撰新著《颜延之研究》虽系全面研究颜延之之作,但正如该书《前言》所说,研究颜延之诗中的用典乃“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颇罗”一词作为一个物名是在中古汉语文献中开始出现的。关于“颇罗”,学者们各说纷纭,有“酒器”说、“马球”说、还有“吸管”说等。在进一步辨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旧《唐书》的有关记载,认为“颇罗”应是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西域诸国普遍习用的饮食器具。藏语里的“酞”无论从语音、语义、形制上都与“颇罗”相符,“颇罗”一词可以在古代藏文和现代藏语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耿军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5):102-103,109
中古“船”“禅”二母字多有混淆,难以分辨。本文把《广韵》中所有“船““禅”二母字加以统计和分析,使我们对这两个声母的字在今天的读音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指出:“晋宋以前多仙诗。”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把游仙诗归为一类。这说明游仙诗作为一种创作题材,在魏晋这个文学的“自觉时代”里,是非常突出的。然而,目前比较通行的几部文学史著作以及某些诗歌史著作,对这方面的问题都较少注意。即使偶有述及,也多加贬抑,以为这类作品“表现了较为浓厚的悲叹人生无常,追慕神仙的消极情绪”(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这种消极  相似文献   

9.
胡应麟的《诗薮》是明代中晚期一部较突出的诗学专著,学界对其研究一直不够,尤其是其体制意义,更是很少人涉及。事实上,《诗薮》在体例、结构、方法等方面建立了批评著作的新标准,对后来诗歌史乃至文学史的创作影响很大,《诗薮》可以被看作真正意义上的一部诗歌史著作。  相似文献   

10.
《诗经》作为一部永世流传的经典著作,与《楚辞》一起,开辟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的源头.《诗经》自形成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祭典、外交、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在《诗经》的流传中,不少人做了大量的整理、润色和解说,儒家大师孔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重要著作,其中也记载着孔子对《诗经》的解说,其内容涉及文学、政治、教育等许多层面,其中一些重要文学理念,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1.
贺敬之的诗是新中国诗歌创作中的杰出代表,但在当下遭到了贬低和排斥,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美”的失落、诗歌史的失落、艺术本质的失落,而评价诗歌应实行六维的艺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2.
胡大雷,1950年生,浙江宁海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古文学史专家,中国《文选》学会理事、广西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200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被评为第一届“广西特聘专家”。从事学术研究凡30年,其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古文学研究、文体学  相似文献   

13.
冯友兰先生所著“贞元六书”中的《新原道》一书,体现了冯友兰先生丰富的判教思想,是“贞元六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冯友兰先生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为标准,评判中国哲学史上各主要时期以及各主要学派的哲学思想,并以自己所创立的“新理学”体系为结,阐述了“新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本文对《新原道》的判教思想进行具体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河池师专学报》2008,(3):F0003-F0003
韦静涛,河池学院艺术系教师,中国教育工作者协会会员。论文、美术作品曾在《中国成人教育》、《电影文学》、《山东文学》、《新西部》、《文教资料》等期刊发表。论文《强化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荣获第二届中国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一等奖、首届全国“孺子牛”杯教研成果一等奖。美术作品(国画、素描、色彩)在第四届全国“天池杯”艺术大赛中荣获成人组全能金奖。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先生一生从事哲学研究,他的“三史”、“六书”影响广泛,他的“新理学”体系,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新事训》是一种人生哲学,并融人了中西文化观,他的《中国哲学史》是对中围哲学发展史进行了深人研究,冯友兰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16.
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之约,为该社新近修订再版的高校文科教材《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一书撰写导读材料。对照阅读教程原文时,在“中古东亚文学概述”一节介绍日本江户时期①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②创作情况的段落中读到了对一出题名为《国姓爷会战》(日文原名《国性...  相似文献   

17.
2022年5月,修订的新《职教法》施行。新《职教法》确定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类型教育的法律定位,是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重大突破,为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推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习贯彻新《职教法》,需准确把握其创新亮点,同时谨防对其误读、偏读。  相似文献   

18.
孙玉生教授     
正孙玉生,山东郓城人,文学硕士,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三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大学语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中国现代小说赏析》《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等六门本科课程,讲授《中国现代小说史》《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两门研究生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两门省级精品课的主讲人。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及《南史》等纪传中有不少文论资料,著名者如曹丕《典论·论文》《与吴质书》、萧纲《与湘东王书》等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举足轻重;此外还有许多零星资料,亦弥足珍贵。刘师培著《中古文学史》搜罗))甚夥,令人眼界大开,其中引用的不少资料值得重新审视及精心校释。  相似文献   

20.
《大长今》塑造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一种新“女性价值观”,相比之下,在对待爱情、传统文化、女性自身价值实现方面,中国女性文学的表达有些偏执,而超越这种“偏执”无疑是中国女性文学取得更大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