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初步探讨影响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年龄、经济收入、婚姻、社会支持系统、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经济状况、家人的支持等是影响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下岗失业人员人力资本为基点,运用因子分析法,将人力资本划分为能力因子,知识因子和经验因子等3个因子.并研究了3个因子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能力因子与创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知识因子、经验因子与绩效关系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下岗失业人员要想自主创业,提高创业绩效,必需注重再培训.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于此同时,由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大批的下岗,失业人员,如何安置这些人员,已成为我国政府面对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就业保障问题,于是,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就应运而生,这些组织是政府为安置分流下岗、失业人员采取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渠道,对于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孵化微小型企业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作者对这一组织的财务管理状况做出了调查,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结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也需要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从所在单位改制下岗.短短几年时间.王青华由白手起家到现在资产已达20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人士,先后被评为“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先进个人”、黄山市首届城乡劳动力“创业能手”称号.他所创办的企业被黄山市总工会命名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被安徽省就业促进会评为“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当地老百姓称赞他为深山致富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以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社会支持与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均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年龄对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其主观幸福感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年龄、受教育程度还通过社会支持这一中介变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超 《奇闻怪事》2009,(10):42-43
本研究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及相关的访谈资料刻画了4050下岗失业群体人员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说明了影响其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因素,包括:下岗失业引起的贫困,目前教育的贵族化倾向等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枯竭导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业的压力巨大,构建适应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十分重要,意义深远。文章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在政府主导下,在就业创业政策、培训、互联网平台服务、融资、社会中介支持、行业技术服务、创业环境建设等多方面,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开放式多层次的新型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河北省有下岗职工31.84万人,再加上未登记的失业人员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河北省的下岗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采取的对策是: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经济创造岗位、实施配套工程和开发劳动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下岗失业人员不能顺利接续养老保险的原因,主要是再就业保障的无力性、缴费保障的排斥性、身份的特殊与接续的难题和新旧体制转轨不彻底。提出应采取制度激励的方式如调节缴费分配比例;加强制度设计的灵活性;以费代税,激励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确保制度公正,促使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缴费等,来解决下岗失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接续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辽宁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后,提出政府要注重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及引导失业职工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政府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为失业人员创业提供优惠与辅导、通过多种途径对外输出人力资源等方式积极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政府培育新产业时应该同时出台相应人才培养政策等措施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