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多条微带线间的耦合增加滤波器内部的耦合度,提出一种小型窄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从微带线的等效分布电感电容出发,结合模拟和试验结果以及滤波器结构参数对滤波特性的影响,提出该滤波器的等效LC电路模型以及计算中心工作频率的经验公式.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模拟电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源滤波器的设计中经常采用通用阻抗变换器(GIC)模拟接地电感来实现有源滤波器,然而由于所采用的运放较多,存在消耗功率大和噪声问题,此外元件变化引起滤波器特性的变化大,其稳定性不如LC滤波器,由此提出了一种新型模拟电感电路。它只由一个运放和电阻电容组成,由这种新型模拟电感代替无源LC滤波器中的电感L组成亚音频有源高通滤波器,具有与无源LC滤波器相同的低灵敏度,并且电路简单经济、减少功率消耗和噪声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的模拟电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在电路中消除无源电感器,以利于实现电路全集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MDDCC)的模拟电感电路,并用其和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DDCC)实现的模拟电感构成了连续时间高通滤波器。用PSPICE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模拟电感构成的高通滤波器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电路方案在组成高通滤波器时幅频特性优于DDCC。  相似文献   

4.
由于电感不易集成,利用有源器件模拟电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浮地电感,分析了该电感在理想情况和考虑有源器件非理想特性情况下的电感值,并把它应用到椭圆滤波器中.PSPICE仿真证实了此模拟浮地电感符合设计要求.该电感仅由2个第二代正电流传输器(简称CCⅡ ),1个双输出电流传输器(简称DOCCⅡ)和2个电阻,1个电容组成,结构简单;电感值可由无源元件参数控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集成运放的主极点模型,首先导出了接地电容双运放模拟电感的等效导纳表达式,它表明只有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电路才能等效为一个数值为CR2的电感.以此为依据,并以经典的无源二阶带通滤波器为拓扑,用元件替换法设计了一个二阶状态可调滤波器.该滤波器不仅可实现带通滤波,而且可以实现低通滤波功能.电路仅使用两个集成运放,而且使用两个接地电容,因此电路适宜集成.计算机仿真表明,电路的工作频率高达10 MHz,Q可高达100,并正确地解释了高频情况下出现Q增强和fo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模拟电容与电感及其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电容与模拟电感在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引入模拟电容与模拟电感模型,对两模型电路作了详细的时频分析和EWB(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仿真分析.以五阶Butterworth滤波器电路为例,通过对滤波器电路及其仿真电感替换电路的仿真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电感模型的电感特性.  相似文献   

7.
单相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给出了具有自适应谐波检测电路的单相并联型有源滤波器。设计和实现的有源滤波器采用了电压型脉宽调制(PWM)功率逆变电路,定频开关电流跟随方式和基于干扰对消原理实现的模拟自适应谐波及无功检测电路。给出了电压型PWM功率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和自适应谐波检测电路原理及硬件实现。详细讨论了限流电感及逆变器电容电压对补偿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限流电感和储能电容器的选取条件。最后给出了并联型有源滤波器对感性及容性负载补偿的实验波形及分析。实验结果证实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模拟电感实现混沌及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运算跨导放大器构成的模拟电感,实现了蔡氏混沌电路.利用模拟电感设计了一个易于调节的带阻滤波器,并将它应用于控制蔡氏电路中,得到了不同的周期轨道.实验观测结果表明:用模拟电感构成的电路,元件参数易于调节;电路容易起振;电路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9.
王占龙 《科技信息》2007,(29):271-272
本文主要研究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及实现。研究出由几种典型的模拟滤波器实现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比如:Butterworth模拟滤波器,并且采用MATLAB 7.0编程工具来具体实现。通过对IIR滤波器的具体研究,确立了MATLAB设计流程,结果证明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并且为进一步在定点DSP硬件上的实现奠定基础。此外,本文还对在DSP上实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做了简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双调谐滤波器的参数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调谐频率设计双调谐滤波器的方法.利用双调谐滤波器与2个并联的单调谐滤波器阻抗等效的原理,研究双调谐滤波器中串联谐振支路电感、电容和单调谐滤波器谐振频率、电容的关系,从而确定双调谐滤波器串联支路和并联支路的谐振频率.利用单调谐滤波器的谐振频率是双调谐滤波器的零点,确定并联支路的电感,结合并联支路的谐振频率确定并联支路的电容.该方法可以简化双调谐滤波器的设计运算,实例展示了该方法双调谐滤波器阻抗特性曲线,仿真分析表明:依据该方法设计的双调谐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LC梯形滤波器CAD中实现自动设计的方法,滤波器的拓扑结构由计算机根据给定的损耗极点自动确定,所设计的梯形网络的元件均为正值,电感数目最少,且具有较低的元件参数分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从模拟低通过原型滤波器快速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该用计算机设计快速简便,运算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模拟电容与电感及其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拟电容与模拟电感在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引入模拟电容与模拟电感模型,对两模型电路作了详细的时频分析和EWB(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仿真分析.以五阶Butterworth滤波器电路为例,通过对滤波器电路及其仿真电感替换电路的仿真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电感模型的电感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CCⅡ仿真电感的高通滤波器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CCⅡ仿真电感实现LC梯形高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所提出的高通滤波器电路结构简单,保持了梯形滤波电路灵敏度低的优点,还讨论了CCⅡ仿真电感的补偿,PSPICE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用OTA宏模型模拟LC梯形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地研究了用IOTA器件模拟接地电感、浮地电感、接地D元件和浮地D元件所实现的各种低通、高通及带通滤波器的特性。对大量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接地D元件的特性较差,浮地D元件和电压型运放实现一样,在高频时性能有所下降,而采用模拟电感,效果非常好,有着很好的高频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EMI集成滤波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国内外集成滤波器发展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种新型的EMI集成滤波器,该滤波器利用两个不同特性的磁芯将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集成在一起.新的集成滤波器方案有3个特点:1)在制造、安装工艺上非常方便;2)差模电感的调节方式灵活;3)降低了由于差模电感和共模电感的集成而带来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双线性变换,由一模拟带通滤波器得到了一数字式带通滤波器,并给出了该数字式带通滤波器系数与其中心频率及带宽的数学关系式.以此数字带通滤波器为原型滤波器,得出了一种数字式带通滤波器的级联设计法,并将此滤波器用于耳蜗模型的语音分析/合成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该种滤波器具有系数少、结构简单、设计快等优点,很适合于各种信息处理中数字滤波器的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对通信系统的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微波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性能良好的滤波器能充分利用频率资源。扩充系统容量,很好地抑制带外信号的干扰,改善通信服务。本文分析了微波滤波器的特性,介绍了微波滤波器的发展及其在微波通信中的作用。针对F9=1.9GHz、B1=200MHz(3dB带宽),B2=500MHz(阻带带宽)、带外抑制≥50dB的滤波器的技术了该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设计原理,CAD模拟仿真过程,给出了设计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集成连续时间滤波器基本元件和单元电路的解析建模方法,并导出了Schaumann元件、模拟浮地电感、接地电阻、反相器和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表达式。这些解析式对于上述单元电路所构造的各种Gm-C滤波器的非线性分析具有重要作用,而其推导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的电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型电流模式器件CFTA,设计了一个接地模拟电感和一个浮地模拟电感,其电路的特点是:使用接地电容,有源元件及其输入、输出端数最少.为证实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基于该模拟电感,利用元件替换法,分别设计了电流模式三阶巴特沃斯低通和高通滤波器,其极点频率为100 kHz,通带增益为0.5,计算机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电路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