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剧选段《我心永爱》是一首高难度的唱段,是近年来声乐比赛、音乐会以及声乐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演唱的一首作品。本文从歌曲的创作内涵音、音乐形象两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歌曲的演唱难点、重点。给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歌曲《思儿》是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唱段之一,声乐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欢迎的一首作品。本人多次演唱过歌曲《思儿》,也指导过不同层次学生演唱这首作品,在论述的过程中将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紧扣歌剧的相关背景,从歌曲的音乐结构、演唱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3.
歌曲《大自然的声音》选自《圣.塞西莉亚日颂》里的一首颂歌,此曲不仅具有很高的创作价值,作为"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的指定曲目,更具有极高的演唱价值,笔者通过对其曲式、声乐旋律、钢琴伴奏手法的分析,进而管窥出作品的创作特征,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在音乐教学中和实践演唱中诠释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4.
曲元芳 《科技信息》2007,(12):138-138,209
新编《孟姜女》是一首适合女高音演唱的大型声乐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曲式脉络进行分析,掌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具体地进行吐字行腔设计,更好得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5.
浅谈歌曲演唱和钢琴伴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首声乐作品演绎得是否成功,是与歌曲演唱、钢琴伴奏的二次创作密不可分的.只有准确把握这两者的关系,才能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A·斯卡拉蒂两首小咏叹调《我多么痛苦》和《如果弗洛林多忠诚》的音乐分析和演唱处理,归纳总结出A·斯卡拉蒂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歌词的深层隐喻意义已经超出了字面含义,以一种思维认知的形式存在。以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阐述歌曲教学中把握歌词映射的重要性,将歌词隐喻认知作为分析声乐作品隐喻思维的重要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展学生隐喻思维,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歌曲和个性演唱。  相似文献   

8.
帅志刚 《科技信息》2009,(16):259-260
新编《孟姜女》是作曲家王志信、词作家刘麟80年代发表的民族声乐作品,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原曲调改编创作而成,是一首民族地域风格极浓的作品,在我国流传极广、影响极深。本文对该作品历史背景、音乐风格、作品结构和歌曲的艺术表现进行了阐述分析,对作品中女主人公孟姜女的内心情感进行了分析与探究,藉此帮助读者了解这首感人的民歌。  相似文献   

9.
《别姬》是王祖皆和张卓娅两位作曲家创作的一首历史题材声乐作品。文章对《别姬》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题材艺术歌曲进行了分析,在旋律表达上有"大气磅礴、抒婉自如、凄清哀怨"之感,由此热情歌颂了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英雄形象;在唱腔上,具有浓郁的传统戏剧韵味。以此为依据,着重探讨了这首作品的演唱研究。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在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欢愉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听觉上的享受。在由蒋大为演唱的《最美的歌唱给妈妈》这首歌中,我们充分体会到:演唱一首歌曲首先要了解歌曲的创作以及结构,通过这些作品中的情感元素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理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讲述了歌唱者在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时,应该对唱词、音乐进行研究、分析,把握住作品的主题,本文从歌词或唱词的理解和感受、对音乐的分析、理解和掌握两个方面对理解声乐作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演唱者通过悦耳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声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作为演唱者如何在歌唱艺术中实现"二度创作"的功能,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其前提是准确体验声乐作品的情感,关键是正确运用各种演唱技巧,而歌唱表演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声乐的美感与艺术魅力,取决于演唱者的情感表现。想要成功地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必须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艺术处理,理解作品内涵,分析作品音乐,把握作品意境,将情感通过声音演绎出来,才能真正地引起听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歌曲《小白菜》是一首在民歌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 ,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其演唱需要较高的演唱技术 .这里 ,气息的控制、咬字吐词的准确、具有戏曲特色的运腔、力度的对比、恰到好处的速度等等 ,无不蕴藏着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对技术的把握 .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  相似文献   

15.
歌唱艺术既是"声"的艺术,又是"情"的艺术,表达正确的感情,塑造立体而准确的艺术形象是歌唱的最终目的。要想使歌唱感染人,首先就要对声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处理;其次以正确的方法进行表达。文章以歌曲《二月里见罢到如今》为例,从感受词意主题、理解作品内涵,运用歌曲旋律予以正确表达以及演唱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叶倩  李朝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37-140
《浏阳河》是湖南民歌经典作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为了继承优良传统、激发时代精神,1995年曲作家邓东源创作了一首富于时代气息的《又唱浏阳河》。通过《浏阳河》与《又唱浏阳河》两首歌曲音乐表现手段、地方语言音调及唱腔韵味、主题思想等的比较分析,可知晓这两首歌曲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为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异彩纷呈的声乐作品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丽奇葩,歌曲的艺术表现是歌唱艺术中的较高层次,它是演唱者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运用娴熟的演唱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达到声情融合后对音乐作品具体而又准确的表现.该文从四个方面探索演唱艺术歌曲的教学方案:1、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2、分析歌曲的由式结构及情感表达;3、演唱发声技巧训练;4、语言发声技巧.  相似文献   

18.
美声唱法作为一套传统而科学的声乐歌唱法及训练体系,已经越来越为我国声乐教育界所认同和接受,并成为广大音乐院校声乐训练的基础课程,而与此同时,语言、文化的诸种差异也使得吸收和借鉴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时,存在一些相应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提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借鉴美声唱法唱好中国歌曲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地阐述。  相似文献   

19.
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及演唱技巧杨孜孜“艺术歌曲”指的是由于作品的产生方式,产生途径的不同.而与大众口耳相传的“民歌”相区别的创作歌曲中的一个体裁类别。在实际运用中“艺术歌曲”一词通常有广狭二义,广义是指出诸有素养作曲家手笔的一种具有严肃意味的声乐独...  相似文献   

20.
在五年制幼儿高职班的课程中,声乐课是核心课程,一首好的歌曲的歌词和音符终归只是停留在纸上,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因此,学会对歌曲的艺术处理就是声乐课的必要环节,基于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从课堂实际的教学角度出发,对《鼓浪屿之波》的艺术处理进行论述,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作品,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学生对歌曲艺术内涵的体会和表现,进而教育学生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