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轧制稀土磁钢的现状轧制稀土磁钢的成分是以铁磁性相Pr2Fe14B为主体的PrFeBCu系,典型成分为Pr17.0Fe76.3B5.2Cu1.5。其特点是;①稀土元素使用Pr,含量比化学计算成分(Pr2Fe14B)多,②低B,③含Cu。俗称Pr磁钢。P...  相似文献   

2.
用AOT/异辛烷反胶团系统萃取了添加不同浓度镁离子的猪心提取液中的细胞包素C.其结果为:添加0.025mol/LMg2+的萃取率E.R,(ExtractRatio)为96.5%(氧化型和还原型平均值).添加0.3mol/LMg2+的萃取率为28.3%。萃取后水相的吸收光谱中,还原型细胞色素C在520nm、550nm的吸收峰值消失。120nm的吸收峰值显著降低。萃取有机相的吸收光谱中,还原型细胞包素C在420nm、520nm和550nm处的特征吸收峰值显著。经反萃取后水相的吸收光谱与提取液以及萃取有机相的吸收光谱相同。说明添WMg2+后,经AOT/异辛烷萃取和反萃取过程能将细胞包素C从猪心提取液中萃取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3.
该文借助金相,电镜和热分析等手段,研究微量混合稀土(0.05% ̄0.50%,质量分数)对Al-Si-Cu合金铸态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速度显著影响稀土对代晶硅相的变质效果,稀土减小α(Al)二次枝晶间距,并使合金铸态硬度提高。试验证实,稀土使合金中化纹状三元共晶α(Al)+Si+Al2Cu减少,块状Al2Cu相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以甲基磷酸二甲庚脂(P350)为固定相,硅烷化硅胶为载体,0.5mol/L.HCI—0.1mol/LNaSCN溶液为流动相,采用0.1mol/LHCI—0.6mol/LNaSCN作洗脱液的萃取色谱法分离微量银的方法。研究了分离测试条件和干扰等。并对岩石矿物中的微量银进行了分离测定,获得良好结果。回收率达(97—105)%。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以甲基膦酸二甲庚脂(P350)为固定相,硅烷化硅胶为载体,0.5mol/HCl-0.1mol/LNaSCN溶液为流动相,采用0.1mol/LHCl-0.6mol/LNaSCN作洗脱液的萃取色谱法分离微量银的方法,研究了分离测试条件和干扰等。并对岩石矿物中的微量银进行了分离测定,获得良好结果,回收率达(97-103)%。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有机溶剂革取油脚中的中性油的机理.萃取实验结果表明;25℃,溶剂比为1.0时,用乙酸乙脂作溶剂,磷脂在萃取相和萃余相的分配系数λp小于0.1,选择性系数β大于44。  相似文献   

7.
溶剂萃取法提取氨基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为萃取剂,从沉淀胱氨酸后的毛发水解母液中提取复合氨基权。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组成P204(0.75)-磺化煤油(0.15)-乙基己醇(0.10),室温,初始水相的pH值为2.5;用去离子水反萃取,萃取及反萃取的理论级数分别为8级和9级。  相似文献   

8.
用金相、X射线衍射分析及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AlCo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和添加不同稀土镧后的平衡相组成,并确定稀土镧在AlCo金属间化合物中室温和1000℃时的固溶度分别为0.5%(原子)和0.7%(原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有硫氰酸盐存在下用MIBK(甲基异丁基酮)萃取Pd(Ⅱ);在0.5~4.0mol/LHCl介质中,有1000倍SCN ̄-存在下,Pd(Ⅱ)被定量萃取,有机相:水相可达1:5.萃取容量达1.2g/L,通过对各级配合物分布的计算,表明此时Pd(Ⅱ)以Pd(SCN)_4形式存在,初步认为是Pd(scN)_4与质子化的M18K形成盐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偶氮胂(Ⅲ)作萃取剂和显色剂,在PEG-(NH4)2SO4-Arsenazo(Ⅲ)体系中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铀.将配合物从pH2.0(HCl)溶液或HCl—NaAc缓冲溶液)水溶液中萃取至PEG相,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5nm,摩吸光系数为3.0×104L.mol-1.cm-1,U(VI)的线性范围为0-4.5μ/ml,轴与ArsenazoC(Ⅲ)的配位组成为1:1.将方法用于煤渣中铀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传统的稀土萃取分离设备-混合渝清槽在结构和操作上进行了改进,对所设计并加工的多组混合澄清槽进行了试验,总结出了控制该设备稳定运行的规律。试验讲理改进后的混合澄清槽在稀土萃取分离方面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闵炜  王碧琴 《江西科学》1991,9(3):178-182
稀土元素作为辅助因子参与植物体的代谢活动,中华猕猴桃喷洒稀土化合物后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及全氮含量,单果重也有明显提高.试验表明,在猕猴桃生长的各个时期喷施2000ppm的稀土溶液,尤其是在幼果期,隔几周喷1次则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广西煤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不同产地、不同时代、不同煤种的煤灰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未变质煤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呈右倾斜“V”型曲线,北美页岩标准化图呈近水平直线,煤中稀土元素没有发生分离和迁移。区域变质煤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呈右倾斜的“V”型曲线,煤中稀土元素受后期热水溶液影响发生轻微迁移,向富重稀土方向演化。热液变质煤中稀土元素发生了强烈的分离和迁移;煤变质程度越高,时代越早,煤中稀土元素的分离和迁移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14.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SX)应用于稀土金属湿法冶炼过程中氯化稀土金属料液的纯化处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连续性的生产试验表明,ISX对不同的原料、溶料方式和操作条件都有着广泛的适用性,Pb~(+2)的平均脱除率高于99%,是一种用量少、效率高、操作控制简便和不产生环境污染的纯化处理药剂.同时,还对ISX纯化该料液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稀土掺杂TiO2纳米微粒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纯的及掺杂不同量铈的TiO2纳米粒子,利用UV-Vis漫反射光谱及XRD等对所制备样品进行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甲基橙水溶液的脱色为模型反应,研究了CeO2/TiO2的光催化降解反应活性.实验发现: 掺杂Ce的TiO2纳米粒子反射光谱特性向可见光方向红移到500.nm,比纯的TiO2纳米粒子对光的吸收率高、吸收能力强;掺杂的Ce4 仅有少量进入TiO2晶格中,大部分的Ce4 是以小团簇的CeO2形态均匀地分散在TiO2纳米粒子中或者是覆盖在其表面上.说明掺杂Ce能提高TiO2光催化反应活性,且掺杂Ce摩尔分数最佳值为2.0%.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用不同浓度的硝酸混合稀土液拌料栽培平菇,可明显缩短生长周期6—15天,菇体质量好,增产率达28%.此法省时、省力,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密度泛函理论的电负性与氧化物超导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氧化物与元素电负性之间的关系。用电负性均衡值Xcq作为稀土氧化物超导电性新的判据依据,并用均方根公式确定稀土氧化物中元素电负性的均衡值Xcq集中在4.537~6.571,而电负性的均衡值在此范围之外的稀土氧化物都不具有超导性。  相似文献   

18.
探讨用醇提法提取竹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竹叶为试材,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实验条件为料液比1:20,60%的乙醇,60℃提取4h,竹叶中黄酮的含量为7.88mg.g-1。  相似文献   

19.
过渡金属敏化稀土化合物近红外发光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特殊的电子构型而使得稀土原子或离子的化合物(配合物)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尤其是稀土化合物的发光性能,但由于跃迁选择定则,稀土化合物的发光性能比较弱,需要用过渡金属离子对稀土化合物进行敏化,以增强其发光性能。在这个过程中,过渡金属离子的最低激发态不直接参与发光的辐射跃迁,却可以改善稀土化合物的发光性能。围绕过渡金属敏化稀土化合物发光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The gas-liquid-liquid reactive extraction system for preparing hydrogen peroxide via anthraquinone was investigated. The oxidation reaction of hydrogenated working solution was combined with the extra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from working solution in a sieve plate column. The reaction of 2-ethylanthrahydroquionone with oxygen and the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take place simultaneously. The oxygen was introduced with hydrogenated working solution through a nozzle in the bottom of the column, which worked as agitated air as well as oxidation reag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e oxidation and extraction do not hamper each other, on the contrary, the presence of oxidation gas in the column can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hydrogen peroxide from organic phase to aqueous phase, thus the reaction efficiency and extra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as superficial velocity. Furthermore, the oxidation efficiency is almost 100% and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90% in this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