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复杂系统的各个特征,即科技创新演化的不稳定性、科技创新因子的非线性和创新突破的不确定性,以及辩证思维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建立科技创新与辩证思维之间的联系,并对辩证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索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规律,以便更好的发挥辩证思维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认为地理学是以综合性和地域性为主要特色的科学,这使得创新思维在地理学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进行先天和后天分析后,探讨了创新思维与地理学研究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地理学研究的变化及创新思维对其发展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战略视野,把创新、科技、文化放在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围绕创新、科技、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表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即文化和科技创新是一种耦合创新、系统创新、全面创新,可以激发创新领域其他方面的创新;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科技的创新也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适应协调、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尤为显明;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相协调,挖掘出、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是高教管理者创新思维发展、发挥的基础。心理健康的高教管理者与一般人处于同等智力水平时,创新思维的能力更强。高教管理者要从积极的自我观、接纳体验的开放心态、对他人的认同和牢固的信念体系等方面培养和保持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健康心理,以推动高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企业的竞争还是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创新人才的竞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建立在传统科技的基础之上,继承的同时并打破传统的革新方法,基于科技创新的创新方法与实践在科技发展的作用下日益突出,创新方法的构建实质上是建立在创新思维活动与创新实践活动之上,在创新过程中寻求平衡发展的支点。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当今这样如此强烈呼唤创造性思维 ,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来临 ,使时代处处充满着创造的可能性 ,也为进行创新提供了许多机会。比如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就呼唤林业科技创新 ,它涉及绿色林业理论、林业经营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诸多方面 ,并通过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来实现。一、创造性思维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是科技进步的可靠保证创造性思维是由多种类型的思维在创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有机结合。人的思维活动有自觉的显意识的思维活动 ,有不自觉的潜意识型的思维活动 ;有形象思维活动 ,有抽象思维活…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成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中的一个闪光点。今天,我们依然发现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能推动历史进步的方法论基础,成为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瑰宝。本文旨在从阐释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基础上探索新时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容乐观,让能开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艺术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在德、智、体、美的教育方针中,让艺术发挥出独特功能,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让艺术给予学生创新思维的翅膀,让艺术教育在高校发挥出活力和强有力的功能,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性、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创建学习型政党,推动思维创新,实现执政转型,引领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人预言: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将对21世纪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车轮刚刚驶入新世纪的今天,随着强大的科技浪潮推动,人们已将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提高到振兴民族,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同时,创新意识也逐渐成为众多企业家、管理者、科学工作者等有识之士的实际行动.因此,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成为最新的发展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