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山区机场粉质粘土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采用合理、经济的方法对山区某粉质粘土高填方机场地基进行处理,减小工后沉降,通过比选山区机场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振动碾压法、冲击碾压法以及强夯法,确定强夯法为适用于本机场地基处理的最优方法.通过现场强夯试验区不同夯击能(1,2,3,4 MN·m)进行强夯处理对比试验,根据地基处理前后物理力学参数和处理效果分析,确定夯击能为2 MN·m,点距4m为该工程的合理加固参数.  相似文献   

2.
基于曹妃甸工业区的强夯工程实例,利用模型试验台,分别对9 375.00,4 687.50,2 343.75,1 000.00kN·m等4种夯击能及不同的夯击距离作用下强夯振动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水平冲击作用进行检测,揭示了在强夯振动作用下桩身水平应力分布规律及群桩受力特性,研究了夯击能和夯击距离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深厚粘土强夯施工参数是否合理、可行,依据不同的回填深度,选用不同强夯试夯参数,对试夯后回填土性状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工程场地由一定膨胀性的粉质粘土和粘土回填形成,最大深度达8 m以上,设计采用强夯法处理。从试夯结果分析可知,处理6~8 m回填深度区域,夯击能3 000 kN·m、间距6 m的夯击参数在处理效果上优于夯击能2 000 kN·m、间距5 m的夯击参数。深厚回填粘土的强夯处理参数选取上优先考虑处理深度,通过调整夯点间距、夯击点数达到施工各项参数的最优组合。实践证明,开展试夯工作在强夯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工程实践对强夯法处理盐渍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强夯法处理盐渍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施工方法,论证强夯法处理盐渍土时不同夯击能下的处理效果,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工程实践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施工方法,论证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不同夯击能下的处理效果,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徐尧 《科技信息》2013,(24):9-9
强夯法处理地基技术工艺简单,造价低,效果显著,应用非常广泛。强夯法处理深厚粉土,通过孔隙水压力试验、分层沉降环和载荷板等原位试验评价了强夯的加固效果,获得了强夯法加固该工程的单击夯击能、单点夯击数和每遍夯时间间隔等施工参数,从而有效的指导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施工。  相似文献   

7.
利用能级为15 000kN.m的高能级强夯加固粗颗粒碎石回填地基,测试夯击过程中夯坑及其周边土体的沉降变形,并对强夯后的地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可发现,第1、2和3遍夯击时的平均夯坑深度分别达到4.38,3.71和1.93m,夯击过程中地表土体都发生沉降变形,并未发生隆起;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法评价该场地强夯加固深度至少达到16.5m,并且在整个加固深度范围内,未出现软弱层,夯后地基承载力远高于设计要求值.最后,提出了利用Menard公式评价高能级强夯处理粗颗粒碎石回填地基有效加固深度时n值的范围,为同类场地条件下高能级强夯工程的设计、施工与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湖南郴州机场挖填交界区域路基工程实际,基于强夯处置路基加固机理,应用强夯法处理挖填交界面,开展夯击能为2.5 MN·m和3.0 MN·m,夯点间距为4.0,4.5和5.0 m的强夯处置现场试验,分析填土级配、强夯变形量及固体体积率的变化规律,探究不同夯击参数作用下的地基处理效果,提出最优夯击参数并研究在最优夯击参数条件下挖填交界面的差异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填方区采用夯击能为3.0MN·m点夯2遍+1.0 MN·m满夯1遍,夯点间距为4.0 m;挖方区采用夯击能为2.5 MN·m点夯2遍+1.0MN·m满夯1遍,夯点间距为4.5 m;强夯处理后挖填交界处的差异变形量仅为0.02 m,固体体积率相对差为0.5%,每层填筑厚度4 m满足有效加固深度要求,设计参数可以为其他相似填料处治地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拓宽地基强夯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FLAC 3D数值计算软件,建立了强夯振动的有限差分模型,分析了路侧地基强夯振动在公路路基、路面中的传播规律。以关键测点的振动加速度与锤底土动压力值作为分析指标,分析了夯锤落距(锤重)、夯锤直径对路基、地基的振动和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公路拓宽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1 500 k N·m夯击能下,采用6 m的夯锤落距(对应夯锤锤重为25 t)、1.5 m或2.0 m夯锤直径可以获得理想地基加固效果,且对周边环境振动影响最小;路基坡脚处强夯振动加速度较平面地形衰减更为显著;路面结构中振动加速度总体呈现快速衰减趋势,内侧加速度最大值为3.9 m/s2,路面基层、底基层内的强夯振动加速度基本一致,均小于面层的振动加速度。  相似文献   

10.
从工程应用出发,阐述了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机理以及强夯技术在处理黄土地基中的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等的确定,并对夯点的布置、夯击遍数和间歇时间和夯击加载机具的选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强夯加固地基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工程实例对强夯地基时振动加速度进行测试,分析了振动加速度的传播规律,提出建筑物安全距离判别方法及估算方法,研究了隔振沟的隔振效果及其对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原理,探讨了振动加速度与夯击能量,土的特性及传播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统计,得到经验公式和经验参数,由此可作为强夯加固地基安全距离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黄土地带高速公路建设提供黄土动力学依据和优选新的施工法。方法以山西境内祈临高速公路北张沟高填路段为例,主要从黄土的结构特点和力学性质上分析,并通过现场及室内实验论证,综合比新法与常规法的异同点。结果强夯压实法在黄土地基加固处理中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随着夯击能量的增大,压缩模量显著增大;击数越大,强度增长幅度也越大,但击实功过大会使试件的初期强度降低;压实力大于300 kPa时,随龄期变化很明显;静力触探结果表明强夯压实后黄土强度显著提高。结论强夯振动压实法简单、实用,能快速有效地提高黄土地基和路基的强度,确保工程实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分析隔振沟对强夯引起的土体变形和应力的影响, 基于二维离散元法理论和已有的砂土地基强夯离心机试验, 建立了强夯的地基处理模型, 研究了隔振沟深度和位置对地基表面隆起的影响, 从颗粒尺度方面对隔振沟外 3 m 范围内的应力变化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隔振沟可以有效减小地基表面的隆起变形, 但隔振沟位置和深度对地表的隆起变形影响较小; 隔振沟对应力变化的影响随观测点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当深度达到地面以下 4 m 时, 隔振沟的设置对远离震源一侧监测点处的应力变化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例,从地基特点、强夯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检测结果3个方面介绍了高能级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和回填土中的应用,并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通道组合低位负压动力夯实法对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科教城场地进行加固地基研究,分析水位、表面沉降、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真空度的变化过程和特性,对处理后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强度和承载力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持续降雨下场地内水位可快速降至3 m以下,非密封条件下抽真空在7 m深度内形成负压,强夯引起的超静孔压可在2~3 d内快速消散;夯实以沉降压缩为主,侧向位移小,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明显改善,有效影响深度达到6.5 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80 k Pa;多通道负压排水动力夯实技术能够增强降排水和超静孔压连续快速消散能力,对地下水丰富、降雨充沛区域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6.
根据强夯加固饱和土地基的机理,依托一工程实例,以及强夯效果检测的实测数据,系统研究了饱和粘性土地基强夯后的强度特征,在强夯检验中,采用了原位和室内试验测定强夯后土的强度和压缩性,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原位试验指标的随机特性采用左截尾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根据结构可靠性分析原理成功地提出了地基土失效点概率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强夯加固效果的综合评定,最后,对强夯加固饱和土地基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强夯地基强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即时效性这一新的领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强夯加固填土地基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强夯法在我省粮库工程建设地基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动态回弹模量作为一种路基强度指标,可以真实地反映路基动态特性。通过测试相同碾压条件下路基的动态回弹模量与压实度,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动态回弹模量与压实度的关系模型,研究了动态回弹模量与压实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应用所得模型对现场质量检测进行控制。结果表明:4d检验法与格拉布斯检验法处理后,所选材料动态回弹模量与压实度的关系模型可用对数回归模型表示。采用动态回弹模量检测技术,可以较好地实现路基压实度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9.
结合章丘电厂冷却塔湿陷性地基地质资料,对强夯、灰土挤密桩处理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给出了一些测试和计算结果,分析了两种方案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