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氨基硅油对苎麻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IR)、接触角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改性前后苎麻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氨基硅油改性的苎麻纤维表面成功包覆了有机硅分子,且表面羟基数量减少,吸水性较未改性的苎麻纤维下降,与聚丙烯相容性提高;改性后,苎麻纤维的结晶度提高了15%;在230℃以前,未改性的苎麻纤维质量损耗为5%,而改性后苎麻纤维基本上没有分解,改性后苎麻纤维的耐热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力学性能,以预塑化淀粉为原料,甘油为塑化剂,利用苎麻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热压制备纤维增强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苎麻纤维含量和纤维表面处理方式等对苎麻增强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制备条件:热压温度135℃、热压时间18min、苎麻纤维含量1.5g、5%NaOH预处理纤维24h.  相似文献   

3.
苎麻纤维环氧化合物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6种不同结构的环氧化合物交联剂。对环氧化合物与苎麻纤维交联反应工艺进行了研究。改性苎麻纤维物理性能分析结果显示,交联剂质量分数、焙烘温度和时间均对苎麻纤维的改性效果有显著影响。当交联剂在3%~5%之间,焙烘温度130~140℃左右,焙烘时间3~5min左右,苎麻纤维回潮率、拉伸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将氯化血红素接祓到苎麻纤维上,通过实验分析氯化血红素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与接枝率的关系,从而确定较佳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氯化血红紊质量浓度为1 g/L,焙烘温度为130~140℃,焙烘时间为3~4 min,是较佳的反应条件.对接枝前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氯化血红素在纤维表面的附着接枝和纤维内部结晶度降低形成的存留.  相似文献   

5.
选用十二醇作为改性剂对沉淀白炭黑进行表面处理.讨论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用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30 mL十二醇/10 g二氧化硅,改性时间70 min,改性温度70℃,在此条件下改性后产品的沉降体积为3.55 mL/g,活化度为92.85%,吸油值为2.53...  相似文献   

6.
以新型生物酶改性技术对苎麻进行改性处理,与热塑性树脂基体聚丙烯复合制成改性苎麻/聚丙烯热塑性复合材料,分析研究改性苎麻与聚丙烯基体的界面浸润性能、苎麻体积含量、冷却方式等不同成型条件对苎麻/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香菇柄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品质与功能特性,筛选了粒径大小对香菇柄IDF理化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处理方式对其进行物理改性,通过BBD(Box-Behnken Design)设计优化改性参数,并检测改性后IDF的结合水力与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香菇柄IDF粒径越小,越有利于内含的可溶性糖的溶出;但对结合水力与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粒径分布在150~200目时最大.在此粒径范围内,优化的最佳超声改性条件为:改性时间35 min,改性温度50℃,料液比110 m L/g,在此条件下,其可溶性质总糖含量达6.236 g/m L,结合水力达11.532 g/g,DPPH·清除率与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86.7%与63.2%,结合水力与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比改性前增加了17.65%、47.95%与82.13%.改性工艺条件对香菇柄IDF的理化特性影响较大,本试验可为香菇柄IDF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螺杆挤压活化技术,研究了柑橘囊衣膳食纤维挤压改性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佳挤压加工工艺条件为:挤压温度170℃、物料含水量10%、挤压压力4.5MPa。在最佳挤压工艺条件下,经挤压改性后膳食纤维持水力由1.18g/g增加到了1.99g/g;膨胀力从1.99mL/g增加到4.88mL/g。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改性的苎麻与树脂混纺或混织的织物在热压机上压制成苎麻纤维与树脂的复合板材.研究了织物组织结构、PP纱线在织物纬向上的含量等对苎麻/PP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混织预制体,当层数为5层,模压温度为175℃,模压压力为10MPa,苎麻/PP为1:1时,板材的拉伸性能最优,拉伸强度是83.03MPa;并且,由于斜纹组织的纱线伸直状态最好,所以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优于缎纹组织和平纹组织复合材料.对于混纺预制体,模压温度为170℃,压力为12.5MPa,模压时间为20min,苎麻纤维体积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优,对于不同组织的织物,缎纹组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复合改性水泥土的加固机理,对滨海水泥土,分别掺入纤维、纤维+再生砂、纤维+纳米黏土、纤维+粉煤灰,进行了固结压缩试验和SEM微观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再生砂复合改性水泥土与单掺纤维改性水泥土相比,反而降低了水泥土的抗压缩性能;纤维+纳米黏土或纤维+粉煤灰复合改性水泥土与单掺纤维改性水泥土相比,均可增强水泥土的抗压缩性能,其中复掺纤维+粉煤灰改性效果最好;从SEM图中可看出掺入纳米黏土或粉煤灰后,土颗粒间孔隙被胶凝物质填充,土体结构更加致密,进而提高了水泥土的抗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