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高温钙钛矿型质子导体具有较好的性能与应用前景.介绍了钙钛矿型质子导体的结构、性质和导电机理,概述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类质子导体,比较了各类质子导体的化学稳定性、强度及导电性能,叙述了质子导体的各种制备方法及表征手段,分析了不同组成对钙钛矿型氧化物质子导电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说明提高材料性能的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关于质子导体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的重点为改进传统质子导体,开发新型质子导体,改进质子导体的制备工艺,以拓宽材料的工作温度,提高材料化学稳定性及电导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聚酰亚胺的非水质子导电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基于磷酸掺杂聚酰亚胺(PI)的非水质子导电材料,研究了其质子导电性能和导电机理,发现常温下PI与磷酸之间的作用以氢键为主.常温电导率不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链段运动的加快也能促进质子的输送,两种结构PI的电导率对温度的依赖性更接近VTF方程或WLF方程.与磷酸复合后膜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略有下降,但膜的综合性能仍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从头法设计合成出一种孔壁含羧基的共价有机框架Py-COOH-COF,具有优良的结晶性和孔性。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对材料的质子传导性能进行了表征,Py-COOH-COF的质子传导率最高为0.005 9 S·cm-1,为进一步提高质子传导率,将富含氢键给受位点的聚乙烯亚胺(PEI)引入Py-COOH-COF的孔道中,在孔道充满PEI的状态下,质子传导率最高达到0.023 S·cm-1,达到了商用化的标准,有望作为一种环保经济且传导性能优异的质子导体应用于质子膜燃料电池中。  相似文献   

4.
水与非水磷酸体系质子电导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咪唑和吡啶与磷酸组成非水质子导体体系,研究了该体系的非水质子电导率及质子传递机理,以考察有机含氮杂环化合物为质子载体的非水质子传递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对于咪唑(吡啶)-磷酸非水体系,其质子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黏度;有机含氮杂环化合物不能像水分子一样起到降低磷酸黏度的作用,反而使其黏度增加.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非水条件下磷酸的自解离传递质子的能力优于磷酸与有机含氮杂环化合物共同传递质子的能力.对于咪唑-磷酸水溶液,其电导率除了与体系的黏度有关外,还与离子迁移数及迁移速率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零排放新思路设计,该设计具有高发电效率、温事气体零排放、回收利用二氧化碳以及使用环境友好的可再生循环二氧化碳吸收材料等优点。此外,还介绍了电池构件材料以及二氧化碳吸收材料的制备,最后测试了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最大体积吸收比可高达993倍,最佳吸收温度为700℃,同时可实现在800℃以上2h内将所吸附的二氧化碳完全解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多元硝酸盐—氧化铝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对其结构及导电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为一多相混合体系,在400℃附近,碱金属离子的电导率可达10-1S/cm量级;这种复合材料是质子型导体,在含氢的环境中,质子迁移数约等于0.9,质子电导率在400℃附近可达10-2S/cm量级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所叙述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导体电阻的基本测量技术,重点介绍关于有机导体材料的电阻测量,从原理上讲,对于一般导体电阻的测定也是通用的。如果掌握了我们认为最难测量的有机导体的电阻测量技术,反过来对于一般导体、包括酸化物超导体在内的许多材料的测量技术就比较容易了。在此,主要以直流四探子测定方法作为讨论的重点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多元硝酸盐-氧化铝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对其结构及导电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为一多相混合体系,在400℃附近,碱金属离子的电导率可达10^-1S/cm量级;这种复合材料是质子型导体,在含氢的环境中,质子迁移数约等于0.9,质子电导率在400℃附近可达10^-2S/cm量级。  相似文献   

9.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BMIMH2PO4)与杂多酸,即磷钨酸(PWA)和硅钨酸(SiWA)为原料,制备了非水复合质子导体.研究了该复合质子导体在80~180℃不加湿条件下的电导率,探讨了PWA/BMIMH2PO4复合体系的质子传导机理.研究表明,在PWA/BMIMH2PO4中掺杂P2O5可以提高体系的质子电导率,而共存的离子液体具有促进质子传导的作用.在160℃非水条件下,当PWA与BMIMH2PO4摩尔比为1∶3时,复合质子导体PWA/BMIMH2PO4的电导率为2.6×10-3S/cm,而掺杂P2O5的质量分数为10%时,PWA/BMIMH2PO4/P2O5的电导率则...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用1 600mm2紧压圆形导体的生产工艺设计、生产方式的选择和生产设备改造的具体方式。并且针对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导体热膨胀后阻水性能差等主要问题,对导体的阻水结构,阻水材料的选取和阻水方式的确定。最后对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用1 600mm2紧压圆形导体的成品进行了试验分析。该文还介绍了通过对84盘框绞机的设备改造,成功实现了用84盘框绞机生产1 600mm2紧压圆形导体。  相似文献   

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启动速度快、能量密度高及清洁环保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固定式电站和移动型电源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PEMFC的发展简史及研究进展。探讨了PEMFC的应用情况。从催化剂和电解质等关键材料,膜电极的性能,燃料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以及电池的寿命等方面详细分析了PEMFC的主要技术问题,并进一步展望了PEMFC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混合压膜法制作了催化电极。并采用Nafion膜作为质子导体,氢气为参比气体,研制了室温固态电解质氧传感器。考察了Nafion膜水含量、电极中Teflon含量、温度、催化材料对应答的影响。得出了较佳电池工艺参数,并进一步进行了阴极极化研究,求取了氧阴极还原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工业中应用的导电材料绝大多数是各种金属和合金材料,强度和导电性是导体金属材料的两个至关重要性能,在工业应用中往往需要导体材料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性。例如导电磁铁线圈中的导线既要承受巨大的电磁作用力,又要保持较低电阻以降低电流导致的温度升高。高强度高导电性是超导磁铁中导线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BaCeO3基高温质子导体的晶体结构、导电机理与影响电导率的因素,评述了其研究进展和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气体传感器以及氢泵等方面的应用,指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水凝胶是一类具有三维交联网络结构的软湿性高分子材料。由于含水量高、网络结构不均匀、能量耗散机制低效及网络单元功能单一等不足,传统水凝胶普遍存在机械强度差、形变自恢复性能不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因此如何提高传统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一直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关于双网络结构、拓扑网络结构及非共价相互作用三种高力学性能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归纳分析了高力学性能水凝胶的常见应用,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零排放新思路设计,该设计具有高发电效率、温室气体零排放、回收利用二氧化碳以及使用环境友好的可再生循环二氧化碳吸收材料等优点.此外,还介绍了电池构件材料以及二氧化碳吸收材料的制备,最后测试了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最大体积吸收比可高达993倍,最佳吸收温度为700 ℃,同时可实现在800 ℃以上2 h内将所吸附的二氧化碳完全解析.  相似文献   

17.
高温质子导体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评述了高温质子导体的结构,导电机理及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二维非晶材料不仅具有二维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高表面原子活性,还具有非晶材料的多缺陷和活性位点等优势,是理想的催化材料。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制备工艺在制备二维非晶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介绍了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制备各种二维非晶材料,讨论了其可能的非晶化机理及其对二维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展示了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制备二维非晶材料的研究不仅能从理论层面理解二维非晶材料的形成机制,更为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二维非晶材料提供指导。相关研究展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制备工艺在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高水速凝固化胶结充填材料在养护至60d左右时,开始出现风化现象,到90d时较严重。风化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侵蚀充填材料中的钙矾石晶体以及材料中含有的自由重力水的逸出等造成的。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条件是防止这种充填材料风化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高水速凝固化胶结充填材料在养护至60d左右时,开始出现风化现象,到90d时较严重。风化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侵蚀充填材料中的钙矾石晶体以及材料中含的自由重力水的逸出等造成的,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条件是防止这种充填材料风化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