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力变压器噪声除了本体噪声产生的低频分量,还包含冷却风扇产生的中高频噪声。有源降噪方法对低频噪声控制性能好,且灵活可控,但降噪效果受制于通道数量。在不增加通道数量的前提下,为了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出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的降噪方法。以DSP为核心控制器搭建了基于LMS算法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有源降噪系统降噪性能验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变压器100~400 Hz的低频噪声,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单频最大降噪量约20 dB,多频总降噪量可达9 dB。设计了对500~1 000 Hz中高频噪声抑制作用明显的声子晶体材料,对600 Hz单频降噪量约14 dB。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最大总降噪量可达16 dB,优于单纯的有源降噪。可见,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高降噪性能的方法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2.
合理使用有源噪声控制技术,有望兼顾建筑开口的自然通风和低频降噪.针对面积较大的开口,实施多通道有源噪声控制时,全耦合式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随通道数目的增多而急剧增加.研究布放在开口边框的四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的降噪和收敛性能,首先对次级源和误差传声器位置进行优化,再通过基于特征值修正的方法改善独立式系统收敛性,最后实验验证所设计系统的性能.针对尺寸为0.5 m×0.5 m的开口,可以使用四通道的独立式边框控制系统在频率550 Hz以下实现有效降噪.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自适应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于有源噪声控制的问题,分析了自适应控制的管道有源降噪系统的传递函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采用通用的LMS算法.利用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并提出了改进仿真和降噪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建筑物提供自然通风和采光功能设置的开口有时成为整个结构隔声的薄弱部分.开口的有源控制一般用于低频降噪,针对4000Hz以下频段噪声,研究无限大障板上小开口有源控制及其次级源和误差传感策略.基于模态展开法建立了无限大障板上矩形开口声传输的数值模型,通过仿真比较不同初级声场条件下,不同次级源和误差传感策略对有源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源控制系统的控制频率上限由开口模态对应的特征频率决定,使用合理的次级源和误差传感策略可提升有源控制的频率上限.对于厚度为31.8 cm的墙上边长为6 cm的方形开口,实验结果表明单通道控制系统和4通道控制系统分别在2750 Hz和3900 Hz以下获得10 dB以上降噪量.这一系统可应用于同时有通风和降噪要求的场合.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低成本与无穿戴的室内低频噪声控制,以多通道FXLMS算法为基础,通过安装误差传感器于普通座椅的双耳侧,并通过离线建模获得次级通道模型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双通道主动降噪器。实验表明,该降噪器对200 - 800Hz的单频噪声及双频混合噪声降噪量能达到20 dB,对40 - 100Hz方波噪声降噪量能达到10 dB,对机械旋转噪声降噪量能达到6 dB,对鸣笛声降噪量能达到9 dB,能满足一般的室内个人降噪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比例积分PI控制在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流跟踪控制中动态响应慢和补偿电流与实际补偿电流误差大而谐波补偿效果不理想问题,为了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谐波补偿性能,加快动态响应速度,提出了模糊调节参数在线整定与递推积分PI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设计的算法结合了递推积分PI控制对采样点误差逐个周期积分的特点和PI参数模糊自适应在线整定算法的优点,MATLAB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比传统PI控制谐波含量降低了4.59%,证明了新算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技术(AANC)以其独特的优点,受到噪声控制界的高度重视,为低频噪声的控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以此AANC技术为基础,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中的信号综合型MRAS超稳定设计方法及其简化工程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降噪装置的实施方案,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及硬件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8.
“有源消声自适应技术”通过市级技术鉴定由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研究的“有源消声自适应技术”,全面完成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规定内容,日前通过市级技术鉴定.该课题在调查了北京市噪声污染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了管道有源降噪自适应控制系统和算法的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9.
针对线性控制系统自适应性较弱的缺点,在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在线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被控对象和参考模型之间的误差调整网络权值,在线抵消被控对象的未建模动态特性和不确定因素.文中以某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自适应控制器进行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以很高的精度跟踪和在线补偿不确定项,改善了线性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并保持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了自适应分段建模与动态修正相结合的误差补偿方法.根据误差曲线形状与建模精度需求,自适应地确定分段区间与函数最佳拟合阶次,以实现在线自动建模.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并非一个固定的算法,能够实时监测机床温度场、外界环境温度及冷却液工作状态的变化情况,不断更新数学补偿模型的几何调整因子与热增益系数,并动态修正补偿模型.同时,在VM850型立式加工中心进行了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工况下,基于自适应分段建模与动态修正相结合的误差建模及补偿方法能够满足数控机床的实时补偿需求,其补偿精度高、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11.
对用于信道估值(自适应模拟系统)和信道均衡(自适应逆模拟系统)的几种改进型RLS算法进行了比较。由于信道估值的最优解可以模拟出信道的传输函数,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信道参数,而信道均衡的最优解却受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影响,因此提出了适用于时变信道的、基于信道估值的均衡方法,采用性能良好的信道估值算法将改善自适应均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线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辨识与鲁棒控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广义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实时建立对象模型未知系统的逆动态模型,实现网络结构和参数的同时在线自适应.考虑到网络建模误差和外部干扰的存在,还设计了基于控制理论的鲁棒补偿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模型未知仿射非线性系统实现鲁棒输出跟踪.  相似文献   

13.
水声信道复杂多变,自适应调制系统中反馈信息存在较大的时延,实际信道状态与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无法匹配,带来反馈信道状态信息过时问题,发送端不能准确做出自适应决策进而导致传输误码高及吞吐量低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利用强化学习中的SARSA算法学习信道的变化并进行行为策略的选择,根据信道的变化,择优选出最佳的调制方式,以改善系统的传输误码和通信吞吐量。对比固定调制方式和直接反馈情况下的系统的误码率和吞吐量,结果表明,经强化学习后的系统误码率和吞吐量均优于其他两种方式,可见,强化学习算法在时变水声信道自适应调制中改善传输误码和吞吐量的问题上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视频码流的错误鲁棒性,基于H.264/AVC标准的数据分区功能,提出了一种信道自适应的DPM(Data Partition Mode)方案。该方案能根据信道反馈回来的状态信道和解码信息,自适应地选择网络提取层的工作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在信道存在丢包的情况下,采用DPM方案能够提高视频流对信道差错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动建模的无人直升机增强LQR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无人直升机控制问题,通过把主动建模与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能补偿模型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悬停状态下,采用简化模型设计LQR控制器,并通过UKF(Un-scented-Kalman-Filter)在线估计简化模型与全状态模型的模型差,使用模型差作为补偿项对LQR控制增强。针对实际直升机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基于UKF的估计和增强LQR控制的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基于UKF的主动建模技术能够快速估计状态和参数变化,并且增强LQR控制能够使系统适应模型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影响数字通信信道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码间串扰,目前传输中克服码间串扰的主要技术手段是自适应信道均衡。针对传统LMS算法步长固定,收敛速度、时变系统的跟踪能力和稳态失调之间存在的很大矛盾,该文研究了箕舌线函数对传统LMS算法进行优化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改进后的自适应均衡算法进行普通信道中的仿真分析,进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有效的提高了函数的收敛速度,降低了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无线信道对图像传输的影响,综合考虑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及调制方式,提出了一种自适应VBLAST(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 time)并行图像传输优化策略,该策略可根据信道环境,自适应选择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和发送功率以满足并行传输各层的误码率要求,从而综合协调系统资源来提高接收端图像重建质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比其他非自适应策略或部分自适应策略在性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类具有未知函数增益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监督控制方法并利用第二类模糊系统的通用逼近能力,提出一种新的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最优逼近误差的自适应补偿项和新的鲁棒项,削减建模误差和参数估计误差的影响,从而在稳定性分析中取消了要求逼近误差平方可积或逼近误差的上确界已知的条件.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状态有界,跟踪误差收敛到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类具有未知控制增益符号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模糊系统的逼近能力,利用Nussbaum函数的性质,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案.该方案取消了函数控制增益符号已知这一条件,并通过引入最优逼近误差的自适应补偿项来消除建模误差和参数估计误差的影响.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有界性和跟踪误差收敛到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有损信道中,由于前向差错编码的有效性急剧下降,因此对于高突发有损信道,信源和信道的比特率控制优化成为一个挑战。提出了一种有效针对差错恢复的视频自适应编码,通过自适应调整帧内编码更新,优化了视频源比特率失真控制。针对无损和有损信道的差错恢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实验模拟了视频样本序列。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该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