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性的课题,文章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自身的素质问题、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社会环境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最大原因,后三者直接影响前者,四者环环相扣。因此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共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基本特征,即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动机简单化、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组织团伙化。同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四个层面深入剖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要改善家庭环境、优化教育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法制教育等四点建议与对策,以期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出诸多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的失控、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教育的失当。要在依法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同时,积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4.
李彤霞 《科技信息》2009,(21):I0216-I0216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经历短、涉世浅、作案动机和目的单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青少年自身素质差,是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社会的栋梁,但是,青少年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样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更严重的是在他们成长里程碑上留下了不可忽略的障碍。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民普法教育的逐步深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也不同程度的有所加强,许多青少年树立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得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集体及自身的合法权益。然而,也有部分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只是履行一种形式,却不注意教育效果。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的趋势。因此,  相似文献   

6.
杨涛 《科技咨询导报》2009,(29):189-189,191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残缺家庭,问题家庭,贫困家庭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陷也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加之近年来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也对青少年起着不可低估的毒化作用。此外,由于青少年自身在生理上,心理上的不成熟,如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板眼易走土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角度,分析了初级社会群体的三个基本形式,即家庭、邻里和自动小群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并提出了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社会原因,指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出诸多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的失控、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教育的失当。要在依法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同时,积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我国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这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研讨,剖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论述了从家庭、社会和学校诸方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意识观念的更新,使得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借鉴大连市2010-2012年青少年体质监测报告相关内容,以大连市双语学校、大连海事大学附属小学等8所学校的调查和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大连市青少年在身高标准体重、项目得分比例、实测总体得分等方面的现状,从饮食结构的不平衡性、学校体育教学的局限性、家庭培养方式的匮乏、社会体育组织职能的缺位等方面分析大连市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勾画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成长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11.
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的环境和氛围以及父母的言行举止,品德思想都会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法制教育明显薄弱;社会上不良东西的诱惑,被坏人加之利用,从而诱发青少年犯罪变成了少年犯。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家庭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系,以及家庭因素对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作用、意义。旨在更好地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让青少年以健康的姿态迈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欣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9-10,16
青少年偏差行为是当代社会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从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和社区等因素分析了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青少年偏差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当前青少年犯罪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特点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神圣使命,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加,性质恶劣,危害严重,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家庭的不良因素、学校教育的误区和不良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走上犯罪道路,全社会应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依法打击严重的青少年犯罪,强化家庭教育,改革学校教育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6.
金文涛 《科技信息》2012,(25):14+21-14,21
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而充分发挥学技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则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预防犯罪的决定性环节。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激情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和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陷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要积极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职能,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预防激情犯罪。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青少年道德缺失的教育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着种种令人忧心的问题。家庭道德教育的忽视、严重滞后的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的消极因素是造成青少年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因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才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9.
孙晓红  边立涛 《科技信息》2009,(27):I0389-I0389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被称为是“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和生理都趋于成人化,并且易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现象的影响。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无疑就成为当今社会、学校、家庭的一个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着种种令人忧心的问题。家庭道德教育的忽视、严重滞后的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的消极因素是造成青少年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因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才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