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洞庭湖水资源、生境的变化、人为因素的干扰及外来物种的入侵破坏等方面探讨退田还湖对洞庭湖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洞庭湖湿地鸟类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拉萨市当雄县阿热湿地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双向指数种分析(TWINSPAN)法、主分量分析(PCA)法以及冗余分析(RDA)法对阿热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阿热地植物物种45种隶属于20科,其中主要植物有35种;阿热湿地植被类型有高山草甸群落、湿生草甸群落、沼生群落和旱生群落;影响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为过度放牧、暂时性积水、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其他干扰,并且各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大,生境间的异质性小。  相似文献   

3.
城市湿地不仅有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同时还服务于城市居民的人文、审美需求等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然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外来植物入侵对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已构成不可避免的威胁。城市湿地入侵植物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本地植物个体适合度、生理特性、种群遗传结构、种群数量、群落种间关系、本地植物多样性以及本地植物所处的生境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根据城市湿地本地植物遭受的影响,加强对城市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管理及对退化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南湾国家森林公园三个景点的旅游干扰地段和未干扰地段的植物组成进行调查,分析了干扰对植物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干扰造成乔、灌、草不同层次的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麻栎的重要值增加,在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园区植物的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对照高于干扰,表明旅游干扰使园区的植物多样性降低,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园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一定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群落的植物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恢复格局和过程。【方法】通过2种树种(顶果木、降香黄檀)、3种治理模式(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的造林试验和群落生态调查,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及多样性演变规律。【结果】经过4年的恢复,3种不同治理模式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优势种和共优势种。一些入侵植物如鬼针草、小飞蓬、酢浆草、飞机草、土牛膝、胜红蓟等的数量有所增加,特别是鬼针草,其重要值(10.35~36.32)分别是灌丛(4.44)的2.33~8.18倍。与灌丛(对照)比较,3种不同治理模式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2种豆科植物和3种治理模式具有相近的治理效果,但混交林治理模式对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作用相对较优。在岩溶退耕地和灌丛地实施人工造林可以加速植被的恢复和重建,短期内显著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外来植物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的了解七里海古泻湖湿地植被的现状,有效保护植物资源,采用样方法调查和分析了湿地植物的物种和区系组成、生活型构成、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七里海湿地植物较为丰富,共69科、200属、290种,以草本植物占优势;(2)地理成分多样,除去世界分布属后,泛热带成分和北温带、旧世界温带成分占极大优势,湿地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为显著的温带性质和一定数量的热带性质;(3)群落复杂多样,划分为5种植被型,计有22个典型群落,农作物、人工林、部分野生灌木和草本群落的多样性水平普遍高于野生藤本植物群落和水生植物群落,人工干扰改变了湿地植物多样性性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了解七里海古泻湖湿地植被的现状,有效保护植物资源,采用样方法调查和分析了湿地植物的物种和区系组成、生活型构成、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七里海湿地植物较为丰富,共69科、200属、290种,以草本植物占优势;(2)地理成分多样,除去世界分布属后,泛热带成分和北温带、旧世界温带成分占极大优势,湿地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为显著的温带性质和一定数量的热带性质;(3)群落复杂多样,划分为5种植被型,计有22个典型群落,农作物、人工林、部分野生灌木和草本群落的多样性水平普遍高于野生藤本植物群落和水生植物群落,人工干扰改变了湿地植物多样性性质.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对濒危物种保育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获得了更多进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机会,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的陕西长青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及人为活动对外来植物扩散的潜在影响等。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外来植物156种,分属于42科、122属,其中外来入侵种共48种,隶属于17科、37属,占外来种总数的30.77%。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分别有9种和14种;外来植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均与本地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来种的种类数与海拔、离人类活动中心点的距离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暗示随着人为活动等干扰的加剧,研究区域已经遭受到较高程度的外来植物入侵,且这些外来植物已对本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显著负效应。综上所述,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外来入侵生物,以减少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保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余建容 《广东科技》2014,(Z1):135-136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水文地质结构独特,水资源贮存及富集条件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但是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大沙河湿地受到的威胁因子主要是泥沙淤积、捕捞、外来物种入侵和面源污染。主要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样方调查的方法,从景观、生态系统、群落等层次对北京市顺义区农林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农田景观斑块较小、数量大、形状较规则,物种多样性不高,农林复合景观物种多样性较高;疏林地景观斑块面积差异大,破碎化程度高,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有林地由于保护较好,斑块连通性较好,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且群落组成丰富,乔灌草结构分明,物种多样性最高。多种方法的结合有利于从不同层次监测同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河套灌区湿地资源丰富,类型繁多。但最近几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环境的破坏,该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湿地富营养化、盐碱化现象严重。通过室内遥感解译和室外调查相结合的手段,对河套灌区湿地现状进行调查。依据该地区湿地形成的原因、湿地水源补给和水源排泄情况,灌区湿地可分为7 个类型。该地区湿地数量和面积与年降水情况有很大的关系。此外,该地区湿地及周边植被类型较为单一,共发现植物33 个科,81 个属,共计123 种植物,物种丰富度不是很高,植物种数仅占该地区全部植物种数的不足50%,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林分结构调查和线路踏查法,对湖南省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选取了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多样性、特有及稀有种和外来物种入侵4项指标,构建了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同时调查统计了东安紫水湿地公园的植物组成、优势科属.结果表明:湖南省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化且稳定性高,植物资源丰富;维管束植物有195科676属110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31科56属92种,裸子植物有7科13属16种,被子植物有157科607属992种;被子植物是东安紫水湿地公园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势类群主要为禾亚科、菊科、蝶形花科、蔷薇科;植物多样性指数得分为76.92分.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陆地碳库之一,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对山东省河流湿地植被构成、河流湿地植物生长型及其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它们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山东省河流湿地面积257 795.20 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14.84%。山东省河流湿地内分布植物82科、216属、301种。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包括15个类型和12个变型。温带性质和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和变型的属为145个,占总属数的67.13%,体现了植物属分布的温带和热带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外来入侵湿地植物,为中国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外来入侵种的控制和外来植物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湿地外来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生态类型、入侵途径、原产地以及危害程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国湿地外来维管束植物有189种,隶属47科93属,其中睡莲科种类最多,占12.16%;有意引入的种类有167种,无意引入的种类有22种,美洲是中国外来入侵种的主要来源地;恶性入侵种有9种,严重入侵种有10种,局部入侵种有4种,一般入侵种有23种和暂无危害种有143种。【结论】中国外来湿地维管束植物生活型上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生态类型上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且大多是由人为有意引入的。  相似文献   

15.
凡口铅锌矿香蒲湿地夏季鸟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广东省韶关市凡口铅锌矿香蒲湿地系统夏季鸟类群落结构. 结果表明, 随着湿地植物群落的演替, 水生动物群落的物种明显增多, 以致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明显增多.根据实地观察, 发现人工湿地区域有鸟类26 种, 隶属7 目、13 科. 另外, 还比较了香蒲湿地与外围其它自然生境的鸟类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香蒲湿地的鸟类物种多度、物种多样性和鸟类总数都高于外围生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拒马河北京段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植物群落有植物49科、127属、192种.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5个,具有温带-热带的双重性质:以温带分部的属为主,其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5.46%;热带分布属占34.52%,说明也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性.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2.44%,但优势科明显,以禾本科、菊科等为优势科.湿地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类明显,以假稻的重要值最大,荩草、三叶鬼针草、犬问荆和酸模叶蓼的重要值次之,豆瓣菜、芦苇、薄荷、千屈菜和扁杆藨草的重要值较低,优势植物重要值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湿地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省湿地是我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类型有:河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等.由于自然与人类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在的湿地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湿地水量减少,面积逐渐萎缩;生物资源呈现衰减趋势;湿地调蓄功能逐年下降.笔者分析了河北省湿地资源现状、主要功能特征及湿地退化的状况,提出了河北省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铁岭莲花湖湿地中生长着大量的自然群落和人工种植群落,它们都对莲花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辽宁铁岭莲花湖湿地的36个样方进行了湿地植物资源和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进行了群落分类,并在BioDiversityPro等软件的支持下,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铁岭莲花湖湿地共有12种植物群落类型,其中陆生植物群落8种,水生植物群落4种。植物物种多样性在辽河大堤上自然群落中最大,在水中的人工群落中最小,自然群落在大堤上生长最为集中。对莲花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今后莲花湖及类似湿地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也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河口湿地植被在不同时期内种类和组成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文章以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为对象,在巢湖处于枯水期和丰水期时,分别对其植物群落进行了野外调研,研究发现:枯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有21种,隶属于18属,11科;丰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11种,隶属于10属,7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有8种,丰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为4种;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比丰水期时高,但其均匀度比丰水期时低;湖泊水位、河口水质和人类活动是河口湿地植物种类和组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0.
利用CANOCO4.5软件研究向海与查干湖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并结合湿地补水水环境化学因子的差异性,分析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性的成因.结果表明:向海与查干湖湿地的地理和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其水环境化学因子均存在污染,查干湖湿地水环境化学污染程度较严重;两个湿地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分布相似,均为蓝藻门丰度最大,查干湖湿地检出浮游植物种类及优势种均偏少,各门检出种类数量存在一定差异;pH、总磷(TP)、生化需氧量(BOD5)和碳酸氢盐为影响向海湿地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化学因子,而pH、TP、总氮(TN)、溶解氧(DO)和BOD5为影响查干湖湿地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化学因子;湿地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及补水来源是向海与查干湖湿地水环境特征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