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汶川地震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形成了大量的废弃地.对地震废弃地进行利用与更新是一项亟待探讨研究的重要任务.针对地震废弃地的成因和特点,提出了通过景观重塑的方式解决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主张.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废弃地在景观重塑中的利用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设计原则,即安全性原则、尊重原则、生态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同时对土壤、植被、地形、建筑、道路等自然及人工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具体的重塑策略,即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改造地震废弃地,尽量减少对场地强加的人为干扰.希望为灾区重建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的城市公园评价——以桥园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园公园原是一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盐碱化严重的城市废弃地,景观设计师通过应用生态恢复与再生的理念和方法,使其成为天津市内首座湿地生态公园.公园建成至今已4年有余,其生态服务功能是否恢复、生态服务能力如何均值得探讨.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对桥园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桥园公园在雨洪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盐碱改良及环境教育等方面提供了健康、持续的生态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3.
马中贵 《科技信息》2011,(5):306-306,326
“多态共生”设计概念可以归纳如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建筑空间环境的一种更新和创新,即以创造人们优良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为出发点的一种创新的设计,最终使它成为城市整体的有机组成,并与街道、广场、景观绿化相关联,形成新的城市空间景观,使底部空间加入到城市的构架系统中去.并建立良好的底部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4.
以景观特质的保留与再设计为切入点,并以光谷中心景观设计为例,从城市景观建设的现状分析、城市景观与人的关系、景观特质的再设计方法探讨、生态系统的修复、地域特色的延续等方面对城市中景观特质的保留与再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恢复生态学理论、人地系统、可持续利用原则等理论分析以及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提出光谷中心景观特质的保留与更新的设计原则和手法,总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徐智慧  徐军 《科技信息》2013,(21):429-429,46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大量的矿产资源被人类挖掘一空,由此在城市中留下大量矿业废弃地,给地球留下了"疼痛的伤疤",这些矿业废弃地严重破坏了环境生态系统,如环境污染、土地荒芜、物种流失、生态平衡失调等。本文分析了矿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原则与重建技术,并对国内外矿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案例进行研究,最后对矿业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武静 《工程与建设》2005,19(5):356-357
淮北市相城公园规划设计基于解决选址处是采矿废弃地的现状,及缓解市民休闲娱乐需要。以环境的更新、生态的恢复,人性化空间的创造,优美景观的塑造为设计导向。在空间上形成具有有机秩序的8个功能分区,景观上形成以3条景观轴线为骨架的优美景观。  相似文献   

7.
刘佳 《工程与建设》2011,25(5):618-619,644
文章阐述了我国城市道路景观风貌的现状以及建筑色彩对于道路景观风貌和城市色彩景观的影响,提出了建筑色彩更新设计的肇本原则,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建筑色彩更新设计在道路景观整治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沈阳市历史街区景观与交通系统现状,并结合原有城郭的形式与最新生态设计学提倡的低碳、环保、高效的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原则,根据传统棋盘式格局的设计构想,更新现有的街区模式,对景观要素进行再塑造。为展示沈阳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景观新风貌,制定了一套集地域特色、低碳环保于一体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的生态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城市受众群体对景观设计区域满意度低的问题,引入地域文化,开展对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通过研究,明确城市景观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人工艺术改造手法的城市景观文化元素重组、融入空间突破理念的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布局设计、基于标志性景观与景观节点的景观文化融合设计等景观设计思路.通过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序的开发建设与有限的滨海区宝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前景,综合运用城市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探索了优化整合烟台滨海景观的发展之路.文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层面对滨海景观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构"一带三轴"的景观形态构架,针对烟台市滨海带的不同区段给出了不同的指导性建议,最后落实到微观层次的细部设计.通过这样一个概念性城市设计,可以为烟台市的总体城市设计提供合理、有效的参照和依据,从而创造出丰富、优美、和谐、充满生机的城市滨海景观.  相似文献   

11.
德国居住区景观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东  潘波 《科技信息》2007,(16):109-109,106
伴随着经济和城市的飞速发展,居住区环境景观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德国建筑与景观以其特有的风格和设计理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学习与借鉴德国景观设计思想,必须建立在对其准确的分析和了解之上,才能真正作到“中西合璧,为我所用”,否则只能是形式上的盲目模仿。本文将对德国居住区环境景观特点做出研究分析,以找出其真正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2.
道路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城市道路景观环境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城市居民既希望有便捷、安全的交通,同时希望有一个舒适、优美、贴近自然的交通环境。本文重点结合实例对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朱玲  陈博 《科技信息》2011,(19):I0374-I0375
中国的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昨日辉煌迷人的旧住区今天却成为了时代的落伍者,整片整片的新居住区拔地而起。城市旧居住区历史陈久,建筑陈旧、街道狭窄、缺少应有的维护和改造,越来越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也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更新改造。我国城市的旧居住区在设计中缺乏外环境景观的考虑和设计,表现出了明显的老化和提前老化的现象。因此,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了由新建小区为主逐步向旧居住区环境景观改善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寿县八公山景区放牛山石料矿山生态恢复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牛山矿山位于寿县城北约1km处,是一个以石料开采、加工为主体的矿业实体。该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原生景观生态系统,导致矿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地表景观破坏;水文干扰与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与微气候扰动;土地资源的破坏与占用;水土流失加剧等。对于正在开采矿区应科学划分禁采区和可采区,分门别类进行生态恢复工作;对于废弃的采石迹地的生态恢复可以分别采取石壁植被防护法、坑口迹地复垦绿化法、矿区景观再造法进行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开封市中山路的历史沿革和地域特征,挖掘其文化内涵,探讨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商业街更新设计之中.认为在商业街的更新设计中,应强化历史文化特色,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的厦门市景观生态环境格局定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S和GIS技术,定量分析厦门1996年和2001年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厦门市整体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景观基质以林地为主,景观类型多样性较高,保证了生态系统稳定,但厦门的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建设用地在逐年增加,基于这一趋势,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方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干旱地区的公路由于自身环境恶劣,为使公路植物景观产生更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早日实现公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化、生态化与可持续化,已经成为当前干旱地区公路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在干旱地区的公路上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植物的成活率不高,难以得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基于种植植物存活率提出干旱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作为实验地点,以植物种类、种植深度、种植间距及回填深度作为研究指标,探讨该地区公路节水型植物景观的最佳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耐旱型乔木类植物、种植间距为5m、种植深度80cm、回填深度30cm为最佳种植条件,为克拉玛依干旱地区公路的节水型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最后提出了该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在2018年保持着较高的研究热度。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遗产保护研究与规划在建筑领域、城市领域及景观领域3个方面的理论成果,盘点了建成遗产保护与传承、旧城更新、新区规划、可持续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大数据时代下的城市规划技术等方向为代表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热带台地地区的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探讨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技术。首先, 利用ArcGIS 和FRAGSTAS 软件, 计算项目区景观尺度和斑块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分析项目区的景观格局情况; 然后, 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组合的方法, 分析项目区耕地利用的限制性, 以项目区农用地分等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 分析评价单元的分等因素组合类型以及不同组合类型对农用地质量的限制强度, 以此明确评价单元整治的难易程度和整治重点; 最后, 在对项目区进行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项目区的规划设计, 包括空间布局和生态设计两部分, 空间布局主要是确定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格局, 包括确定各类用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各种地类及整治工程的位置, 生态设计是对项目区内的用地类型和整治工程进行生态化设计,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等提出适合热带台地地区气候和地貌特点的生态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台地地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防洪墙景观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缺乏专业设计的协调配合,防洪墙的建设往往会影响城市滨水空间景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城市防洪墙景观设计的理念,并就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水工设计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防洪墙周围空间环境,选择合适且美观的防洪墙形式,并布置相应设施及绿化等,可以在满足防洪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改善美化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环境,从而提高这一地萄 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