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梁楷以“减笔画”画法闻名于世,这种笔法不重笔墨铺陈,而重线条的灵转活泼,不重形似,而重神似,由此确立了他在画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江西萍乡皮影纹样历史的遗存信息,分类解读了萍乡皮影纹样的造型特点,通过分析萍乡皮影纹样的造型特点来探讨它的应用价值,将皮影纹样运用于当代社会语境中,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3.
陈饴媛 《科技信息》2009,(20):I0106-I0106
《论语》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和“父母唯其疾之忧”两句的释义历来争论较多。“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理解为“君子不敦重就不威严,学习了就不会鄙陋”更为合适。“父母唯其疾之忧”应理解为“(孝就是)子女只担心、忧虑父母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科技智囊》2003,(3):80-81
一端是咨询行业恶性竞争和乱收费的现象愈演愈烈,一端是企业客户依然我行我素,“重硬不重软”。咨询行业怎么收费才合理?  相似文献   

5.
胡琳 《科技资讯》2009,(25):208-208,210
壶造型作为我国盛器的主要器型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壶的造型也随着有所发展变化,相应使用的材质,装饰纹样也有着巨大的变化。本文就旨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探究中国传统“壹”造型的演变及其特点,从传统中寻找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草龙"与"草凤"是大理白族地区传统建筑与家具木雕装饰图案中的一对特殊纹样,是装饰艺术中典型的中华纹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它们源自于大理剑川木匠的审美创造,也是中原地区"龙凤"文化信仰在大理白族地区"龙变"与"凤变"的结果。"草龙"与"草凤"纹样不仅丰富了中华龙凤图案的造型样式,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多居住宅建筑的优化设计从建筑方案、结构造型、建筑材料及施工等方面探讨降低成本,扩大建筑适用要求的途径,从而对加快“安居工程”的实施,改善住户的居住条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图1.参2。  相似文献   

8.
指出新建筑的地方艺术风格应该是“形、意、情”三者的紧密结合;“舍象求意”、“舍末求本”,重建筑“地方性”内涵的深层发掘;表象的承传是有限的,而内涵的弘扬和舍弃才能使新建筑显出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与《春秋》“义”“事”之争有莫大关系.在乾嘉实“事”求“是”的学术氛围下,庄存与提出“《春秋》非记事之史”,认为《春秋》之所书,皆“约文以示义”,是“不书”重于“书”;孔广森提出“《春秋》重义不重事”,认为孔子之《春秋》,虽然是因鲁史而作,然每每赋予了新义.虽然庄、孔两人严格上讲,都未必可视同于嘉、道之后的今文学者,然这样一种重“义”不重“事”的问题意识,事实上已为清代今文学之滥觞.  相似文献   

10.
花卉纹样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牡丹作为“百花之王”是历代各种艺术门类中应用广泛的题材。本文通过分析唐代牡丹图案的造型特征和吉祥寓意,阐述了牡丹图案的美学特征,展示唐代牡丹图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中医是灿烂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仍沿用古老和不精确的理论。本文应用现代方法对其进行描述,试图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可预测生化反应能否自动发生,证实自由能可推动生化反应。"气"被定义为体内的自由能,可用物理方法来描述。"血"是体内有益的液体和固体物质。引入熵产生率函数来描述人体内不可逆过程的熵产生,论述它与健康状况之关系。"阴和阳"对应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体内物理和化学过程的总称,其中合成过程把食物变成组织内的生命物质,即中医所说"阴成形";分解过程把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更小、更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出人体所需的自由能,即中医所说"阳化气"。人体"气血"状况和治病的效果可通过米氏方程来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2.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一录李白“古赋”八篇。就“古赋”原义而论,似应排除骈赋、诗体赋那种讲究语言骈俪整齐及用韵规饬的赋作。就所录李白八篇赋作句式来看,是否全为古赋之体尚待商榷。此外,李白赋今虽仅存八篇,然就其《大鹏赋序》等所示信息,其所作赋体当远非此数。兹略就李白赋篇之分体归类及篇目等略加辨析,以期雅正。  相似文献   

13.
助动词"不得"以否定的形式表达了肯定的意思,即"不得"和"得"存在着肯否对立的消失。沈家煊先生的标记论观点和张谊生先生关于"不"的主观减量作用的看法,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这在"不得"的分布环境中均能得到验证。此外,"不得"的主观预期的特点也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4.
将《Protel99se》课程按知识点分解为七个项目,同时将项目对应于课程"会用""精通""熟练"三个阶段,通过不同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逐步深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推陈出新”是毛泽东为延安平剧研究院题写的题词,其精神实质是强调“批判地继承”与“创造性发展”相结合。延安艺术家们就是在“推陈出新”原则指导下,从利用民间艺术到改造民间艺术到创制出具体鲜明民族特色的新艺术形态,最终实现了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其中,以对秧歌的利用、改造、创新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让"的"致使-被动"演变发端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作为被动介词,"让"在北方方言中已为常见。与另一致使动词"教"相比,"让"的致变条件大致相同,但有自身的特点。"教"的"致使-被动"演变的条件主要是"让+N+V2"构式的V2部分的"非企盼"意义;而"让"的致变条件主要是句义中的"非企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在现在的萍乡市境内渡江时获得一个吉祥物——萍实,可是,现代的生物学和药学中,没有"萍实"一词。"萍实"是何生物,成了千古一谜。最近,我们发现:"萍实"是武功山巨型灵芝,并根据历史事实和文史资料,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论证破解。本文介绍我们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破解"萍实"之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中,单音节重叠"V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BAB"占优势,"AB一AB"极少,而在《鼓掌绝尘》、《型世言》等明清江浙籍作家编纂的白话作品中,单音节重叠"V一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ABB"占优势,"AB一AB"要比"ABAB"多。这似乎表明,在近代汉语中,吴语动词重叠的发展演变进程比官话要慢。  相似文献   

19.
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直接转换,而是需要经由中介对象的间接转换。翻译首先要把原语言转换为非语言符号,即语指对象,然后把语指对象转化为翻译语言。因而,翻译思维首先要辨异,以避免两种语言完全直接"对等"转化,导致望文生义、貌合神离;接着要"求同",翻译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两种语言的等值转换;但"求同"只有通过"变异"才能实现,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变异"译语的字词句语法修辞形式,才能实现语效同值。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堇斋诗话》以“意”为论诗主旨,并把“意”展开为“情”、“景”两要素。“势”作为“意”的下属形态,与“情”、“景”一样构成了“意”的丰富内涵。这一切,皆源自先儒所揣摩出的心性“中扣”之度对从生活到做诗各种活动的生动性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