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处理焦化废水的两种工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较单一好氧生物处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水解酸化作为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比较适宜。当实际焦化废水进水CODcr浓度为2214mg/L,水解酸化停留时间12h,好氧曝气时间18h,间歇动态试验出水CODcr浓度为172mg/L时,CODcr的去除率达92.23%,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5)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
铁屑法与瓦斯泥+铁屑法预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铁屑法、瓦斯泥+铁屑法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测定了两种方法在不同处理时间、pH值、物质用量的情况下,焦化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在瓦斯泥中加入铁屑对焦化废水中CO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瓦斯泥法。处理时间、pH对瓦斯泥+铁屑法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大,pH及在处理30min以后的处理时间对瓦斯泥法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小;焦化废水中COD的去除率随加入的瓦斯泥、瓦斯泥+铁屑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却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糖蜜的发酵废水石灰絮凝预处理及其培养螺旋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糖厂酒精车间发酵废水的一种新处理法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结果。采用石灰絮凝法预处理糖蜜的发酵废水,并利用电脑对其配方进行随机设计和优化。室温下废水经优化配方2处理后,脱色率达50.25%,去浊率达96.89%,透光率增加1.34倍,最终pH达10.46。该废水150ml与Z氏培养基300ml混合后,接入10g新鲜螺旋藻泥,光照18klx、通气培养10天,收获新鲜藻泥25g,糖分去除率达47.77%,COD去除率达76.33%。结合预处理过程,废水糖分去除率达61.38%,总COD去除率达95.46%,并证实螺旋藻的生长过程是去除营养源、净化废水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4.
铁屑法预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化废水脱氮大多采用生化法处理,但化学需氧量(COD)高不利于后续生物脱氮的行为,为了降解COD,采用铁屑法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铁屑中加入辅料并曝气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在没有将废水pH调节至酸性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发好的预处理效果,CODcr的去除率约40%。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铁屑用量、石墨用量、辅料A用量、处理时间、曝气时间。预处理反应器运行两个月,处理效率没有显著降低,运行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将沸石进行盐、盐+热、盐+碱和盐+酸复合改性,研究其对废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最佳质量浓度为3%的NaCl改性沸石进行除氨氮实验,当反应吸附时间为60min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再对NaCl改性沸石在500℃下煅烧2h ,当吸附时间为30min时,氨氮去除率高达95%.其去除率较NaCl改性沸石提高1.19倍,较天然沸石提高1.73倍.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化废水是煤制焦炭,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成分复杂多变,因此应尽可能在生化处理前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分子结构,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介绍了焦化废水预处理过程中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并对焦化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酵母菌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酵母菌处理味精废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H4.0、温度32℃、发酵时间22h、接种量15%.该技术作为前处理工艺可使废水化学耗氧量(COD)的去除率达60%以上,为后处理的达标排放提供了基础,并可回收一定的酵母蛋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研制的一种新型脱色絮凝剂-双氰胺-甲醛阳离子聚合物,对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的脱色絮凝效果较好,脱色率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可达67%,如与硅藻土复配使用,效果更佳.另外,本文还对脱色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鸡蛋壳对酸性废水中的铅、铜、铬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鸡蛋壳对废水中重金属铜、铅、铬去除效能,并初步探讨了鸡蛋壳煅烧温度、用量和pH值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并观察其在最佳条件下对金属的去除率.结果表明,用400 ℃下煅烧2 h,质量浓度为30 g/L的鸡蛋壳(pH值3.0),其除铜率能达到最佳值99.56%;用500 ℃下煅烧2 h,质量浓度25 g/L的鸡蛋壳(pH值...  相似文献   

10.
高浓度焦化废水经生化处理后COD难以达标并浪费大量资源。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无机絮凝剂PAC和助凝剂PAM对焦化废水原水进行了预处理。结果表明,PAC+PAM的投加量分别为2.5 g/L和0.025 g/L,搅拌时间8 min,温度25℃,pH值为6时可取得最佳的絮凝效果;对COD的最佳去除率为37.5%。GC-MS分析结果表明,焦化原水经PAC和PAM混凝预处理后主要去除物为苯酚类有机物,可采用碱沉淀法对其进行分离和资源化回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碳钢屑/活性炭混合床反应器对焦化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依据腐蚀电化学原理对机理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碳钢屑/活性炭混合床反应器可以有效地去除焦化废水中的COD,其去除率能达到80%左右;在2 h左右的反应时间里,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仅为3%,加入絮凝剂可使去除率提高5%左右;碳钢屑/活性炭混合床反应器对焦化废水中COD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电絮凝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焦化废水经常规二级生物处理后仍残留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其排放会对环境构成危害。本研究采用铁炭法强化人工湿地来深度处理外排焦化废水,考察其有机物处理效果并与砾石湿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HRT为5d时,铁炭法强化人工湿地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35%,高于砾石人工湿地的9.25%,并将BOD5/COD比值从0.1提高到0.35,提高了可生化性;铁炭法强化人工湿地对酚类、含氮类、苯系物、卤代烃(醇)等典型难降解有机物均有良好的降解效果,有机物种类从进水的41种减少到出水的17种,而且含量均有大幅削减。  相似文献   

13.
在0.5h和300W高压汞灯紫外光处理条件下,采用TiO2,ZnO和TiO2+ZnO不同催化剂组合,研究了紫外光催化处理对高浓度焦化废水中CODcr及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是焦化废水中CODcr光降解处理的最佳催化剂;TiO2紫外光能够有效地降低高浓度废水中的CODcr,但对其中氨氮的去除较差。考虑到经济可行性和焦化废水光降解处理的工程实用性,进一步研究了典型焦化厂生化处理站进、出废水按照1L/min处理量施加TiO2紫外光照处理的效果和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的TiO2紫外光照处理焦化废水对降低焦化废水进、出水CODcr和NH3-N的作用十分有限,但可以显著地增加焦化废水进、出水的可生化性。因此该方法可作为焦化废水生化处理站进水预处理和出水深度处理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好氧段的复氧效果,将水力学中虹吸理论、渗流理论与水电站尾水管理论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在传统的厌氧/好氧工艺基础上,研发了厌氧/势能增氧生态净化工艺。工业废水(油脂废水和焦化废水)处理实例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A/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工程实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焦化废水的来源、特点及A/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某焦化厂A/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流程及运行中的主要影响要素。配度值在pH=(0.7~7.5),温度25℃~35℃,溶解氧DO:A池0.5 mg/L,O池在(2~4)mg/L左右的情况下,挥发酚、氰化物、COD、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9.9%、99.5%、97.1%、95.2%。运行结果可使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改变化学试剂种类、浓度和时间等3个因素来活化焦粉并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了活化焦粉对焦化废水中的挥发酚、COD物质、氨氮和有色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水蒸气改性焦粉的处理效果优于化学试剂改性焦粉的处理效果.水蒸气改性后的焦粉,其处理废水中挥发酚的去除率可达98.67%,COD去除率可达83.05%,氨氮去除率可达37.52%,色度去除率可达94.71%.采用5 mol.L-1的HNO3活化焦粉,氨氮去除率效果较好,可达49.33%.  相似文献   

17.
优势光合细菌处理炼焦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从炼焦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出的PSB菌对炼焦有机废水的静态处理及动态处理试验,同时对PSB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pH为7及有氧条件下,PSB对炼焦有机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有机物去除效率基本都在90%以上,脱酚效率达96%以上,氰化物去除率高达92%,氨氮去除效果在68%以上.  相似文献   

18.
污泥浓度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膜生物反应器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在不同污泥质量浓度条件下进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实验,分析污泥质量浓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左右时处理效果最佳,出水酚类质量浓度为5.88 mg/L,去除率达98.39%;NH3-N的质量浓度维持在15 mg/L,去除率为87%;COD的出水质量浓度为31 mg/L,去除率达到98.4%。污泥质量浓度在3 000~5 000 mg/L时,膜通量变化幅度较小,6 000 mg/L时膜通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