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小学学生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教育及卫生部门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为2010年和2005年武汉市城乡7岁、9岁、12岁、14岁和17岁男女学生。方法:利用WHO1972年标准筛查贫血,将贫血程度分为"边缘性"、"轻度"、"中度以上"3度,对城乡各年龄组男女学生两次调研的贫血率及贫血程度构成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5-2010年的5年中,武汉市乡村学生的贫血率有大幅度下降,城区学生的贫血率有较大幅度上升,城乡贫血学生大多数为边缘性贫血。城乡男生多数年龄组边缘性贫血的比率增加、轻度贫血的比率下降,男生的贫血程度总体有所减轻。而城乡女生则相反,贫血程度总体有所加重。城区男女学生和乡村女生在学龄初期(7岁、9岁)和青春期的中后期(14岁、17岁)更容易出现贫血率的上升和贫血程度的加重。乡村男生的贫血率和贫血程度均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趋势较为乐观。城区女生是突出的薄弱群体,不仅贫血率上升,贫血程度较重的比率也较高。结论: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城区学生贫血情况较大幅度恶化的趋势,应将防治重点放在城区学生(尤其是女生)群体,特别是学龄初期和青春期这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理州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和变化趋势,为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历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要求,于1991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分别对大理州中小学校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测。结果:白族、汉族男女生,小学、初中、高中视力不良率均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且视力不良率均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平均视力不良率,小学、初中、高中白族男生分别是15.48%、31.06%、49.26%,女生分别是20.05%、38.83%、58.61%;汉族男生分别是23.07%、52.89%、69.47%,女生分别是28.61%、63.00%、77.58%。2010年汉族城乡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均是女生高于男生(除男生的视力不良率小学阶段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视力不良的程度除小学白族女生的视力不良率是以中度为主外,其余都是以重度为主。白族、汉族男女生视力不良均以近视为主,重度视力不良率是汉族学生高于白族学生。结论:大理州学生视力不良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且以重度视力不良、近视为主,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辽市城区蒙、汉族中小学生视力的发展趋势.方法:对通辽市1995~2004年间蒙、汉族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4年通辽市城区蒙、汉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检出率为6.22%.各年度均随学龄段的升高而上升(P〈0.01),而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小学为9.42%,明显高于初中生(5.77%)和高中生(3.82%)(u=4.75,P〈0.01).不同年度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女生(χ^2=4.40~256.95,P〈0.05~0.001).不同年度蒙古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χ^2=69.73~842.46,P〈0.01~0.001),同样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小于汉族学生(u=5.22,P〈0.01).结论:通辽市城区蒙、汉族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不容乐观,视力不良的防治仍然是今后学校卫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王家林 《广西科学》1994,1(4):48-56
根据1991年5203名7~22岁壮族学生的全国统一性调查资料。发现壮族学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和立位体前屈(男)低于全国汉族学生水平,50m跑高于全国汉族学生水平。与1985年调查比较,壮族学生身高、体重的增长,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肺活量城市学生呈下降趋势,乡村学生呈上升趋势;50m跑城乡男女生均呈上升趋势,立位体前屈均呈下降趋势;壮族男生突增高峰年龄和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提前0.2~1.5岁和0.08~0.38岁,开始呈现“生长发育长期加速”的现象。与同期汉族学生比,壮族乡村学生处于“赶上生长”的阶段。壮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近视患病率低于汉族学生水平;蛔虫卵检出率和乳、恒龋患病率高于汉族学生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卫校新生视力不良状况,为学校防治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对1996~1998年3年间学新生2504人进行视力检测。结果:(1)3年间新生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9.8%、51.37%和56.39%,以年均4.23%递增。(2)城区新生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郊区新生,分别为57.3%比32.67%、57.61%比34.13%和65.94%比38.77%。(3)女生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男生,分别为57.23%比22.38%、58.62%比24.25%和63.58%比27.14%。(4)视力不良程度构成比,重度的比重最大占40.72%、轻度占35.66%、中度占23.6l%。结论:学生视力不良应以预防为主,社会各方面都要重视。学校除加强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外,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读写习惯和读写姿势,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6.
利用广西大学在校大学生2000年视力检验资料,分析和总结大学阶段学生视力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有80%左右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女生近视率均高于同年龄男生;同一生源的女生近视率均高于男生男女生视力低下程度均以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重最大,达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学生的体质现状 1.我国学生的体质现状:2002年开始,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对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每两年进行一次监测。教育部发布的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显示,学生们的个子高了,体重增加了,60%左右的年龄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有所上升;但是体能的部分指标却呈现下降趋势,与2002年相比,除大学男生有所提高外,其余年龄组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以19~22岁女生平均下降幅度最大,达到5.5厘米;以及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7~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2.5%,初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4%,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3%,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0%。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和掌握广西仫佬族与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差异,对广西仫佬族1419名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并与2010年广西城乡壮族7~15岁学生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西仫佬族与城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身体充实度落后于城市壮族学生的平均水平,体型接近乡村壮族学生群体,男、女生身体形态生长突增高峰的开始年龄分别为13~14岁和10~12岁;肺机能发育水平以及柔韧素质仫佬族学生明显优于城乡壮族学生水平;仫佬族与壮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并随学龄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应根据各民族学生体质指标态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湖北省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省汉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5、2000、2005 3年体质监测有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果:近10年湖北省汉族大学生城市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呈良好发展态势;乡村男、女生生长发育较城市男女缓慢;城市、乡村男女大学生肺活量先下降后上升的并行发展;城市、乡村男女大学生速度、耐力、肌肉力量等素质下降;视力水平持续下降,被检测出视力不良率上升.建议湖北省教育部门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使乡村男、女大学生生长发育与城市男、女大学生保持平衡;湖北省高校应把体育教学改革与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优良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探讨高考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提高未来高层次知识结构人员的健康素质,本文对武汉市江岸地区五年来8309名高考学生体检资料中视力不良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江岸地区高考体检学生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重度视力不良逐年增加,严重限制了学生报考专业,健康状况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1.
王真  裴永杰  黄霞 《科技资讯》2014,(34):208-209
对2005—2010年陕西城乡男大学生体质健康11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乡男生身体形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城市男生好于乡村男生,城乡差异加大;身体机能发育水平均显著提高,乡村男生好于城市男生,城乡差异加大;身体素质除力量和柔韧性指标下降外,其它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乡村男生各项指标均好于城市男生,耐力、力量指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兰州市 7~ 18岁汉族学生视力进行调查研究 ,视力不良率为 5 3.87% :其中轻度视力不良率为 8.4 1% ;中度视力不良率为 19.5 2 % ;重度视力不良率为 2 5 .94 % 中度特别是重度视力不良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而学习时间长、强度大、视力负荷过重 ,眼外肌得不到充分休息 ,是造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蒙古族学生肺活量发育状况,为制定学生预防保健措施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蒙古族6~18岁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蒙古族学生肺活量均值除少数年龄组外男生均大于女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大多数年龄组肺活量均值,城男高于乡男,城女高于乡女,但多数年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005年肺活量均值,各年龄组明显低于1985年蒙古族学生体质调研结果.结论:蒙古族学生肺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院新入学的城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笔者对 1997— 2 0 0 1年医学本科学生入学时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以及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城乡男生平均身高、体重均优于女生 ,城市男女学生平均身高高于乡村男女学生 ;营养状况城乡男生优于女生 ,城市学生优于乡村学生 .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采集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宁海县城乡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得出:50 m和立定跳远城乡男生和城乡女生差距不是很大;柔韧性素质相对来说城区男生较差,有待加强锻炼;城乡女生的腰腹力量较好,城乡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在及格线以下,说明上肢力量很薄弱;耐力素质方面,乡镇学生要好于城区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2006-2010年福建省汉族学生常见疾病的情况,运用测试、数量统计等方法,将2010年福建省汉族学生营养不良、肥胖、低血红蛋白发生率的检测结果与2005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城乡女生肥胖率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学生低血红蛋白的检出率、男生肥胖率上升.因此,各级政府、学校应将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问题纳入公共政策范围,普及营养知识,注重平衡膳食,强调足够的蛋白质和铁、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7.
王茜 《科技信息》2009,(26):297-297,29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1985—2005)20年间河南省中小学生柔韧性素质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20年间城、乡、男、女柔韧性素质均呈下滑趋势,女生下滑趋势大于男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从12岁柔韧性素质开始迅速提高,女生比男生晚一年13岁开始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18.
依据1985年、2000年、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对我国蒙古族19-22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状况分别从城乡、性别等角度,运用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方法,进行了25年的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蒙古族大学生男生身高、体重、BMI指数均有提高,胸围在下降.女生出现分化,城市女生四项指标均有提高,而乡村女生除身高外,其它几项指标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对兰州市32774名7~18岁汉族学生视力进行调查研究,视力不良率为44.89%,其中小学生为34.97%;初中生为59.97%;高中生为71.46%。重度视力不良率明显上升,高达17.08%,而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作者认为,晚自习照明不足和持续视近的紧张状态,而又无望远的调节,是造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和场所。并提出具体预防措施和保护方法,降低学生视力不良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湖南省土家族中学生体质的长期变化趋势,从1985-2010年的4个《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摘录了土家族13~18岁中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等指标数据,用SPSSl8.0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土家族中学生1985--2010年问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呈上升趋势;呼吸机能水平男女生均持续减退;速度素质男生大致平稳,女生则大幅下滑;爆发力素质、力量耐力素质男女生有所下降:800m、1000m跑耐力素质明显下降,但低年龄组开始出现回升拐点,高年龄组无明显提高,与1985年比较仍差距很大;柔韧素质基本稳定;力量素质男女各年龄组均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