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收入分配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收入分配公正是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本文在总结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居民、企业、政府三者的收入分配不均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基础上,从历史、经济体制、政策和道德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实现收入分配公正提出了保证公民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和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米会  杨森 《科技信息》2010,(32):71-71
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多年后,国家财富的持续增长并未真正实现全民共享的发展目标,收入分配领域已经出现的问题,日益明显地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将分配财富摆到与创造财富同等重要的位置,多管齐下地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此,应尽快确立合理、公平、共享的收入分配原则;提高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促使初次分配趋向合理化;创造便利条件和确立相应的财政与优惠税制,确保财政的公共性和满足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攸关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转型,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财富大量积聚,收入分配的公正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探讨收入分配问题,实现惠及民生及分配公正的诉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从长远发展看,推进西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根本的是着眼于制度安排,为其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具体来说,应制订建设标准,明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强化政府职责,建立健全教育保障体制机制;改造薄弱学校,逐步缩小办学条件标准差距;开发人力资源,推动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加强督导评估,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是客观必然的。只要收入来源合理合法,合理的收入差距就不能缩小,还应保持在一定的幅度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提高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市场机制可以使社会生产的总体效益或个人利益达到最大化,但并不能保证收入分配完全公正。如果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会给经济发展以至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主要表现在:1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逐年提高国际上通常…  相似文献   

6.
我国收入分配变动呈现以下特点:总体收入水平增加较快而部分特困阶层收入增长缓慢;地区,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与部分领域平均主义并存;“制度内”收入偏低与“制度外”收入膨胀并存。收入分配变动的趋势使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有关法律和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别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把收入分配的差别划分为相对差别与绝对差别,并提出了一个用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来衡量的方法;在对收入分配的标准差系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论证了收入分配的标准差系数与基尼系数的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收入分配的状况不仅影响生产的效率,而且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社会的协调与稳定.本文主要就如何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谈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调节收入差距要有新思路:在收入分配中更多地注重公平:重视初次分配对促进分配公平的调节功能作用;加大力度完善再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国外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视程度不同,体现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国外微观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以边际生产力论和供求均衡论为基础,吸收信息经济学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形成的。他们提出的以市场分配为基础,按要素贡献分配、再分配必要论与再分配代价论的政策主张,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郑延平 《科技信息》2011,(1):I0392-I0392
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职工,给收入分配和岗位动态管理提供依据,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多年来我厂一直坚持实行业绩综合量化考核。实践证明,这种量化管理方式,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可以通过量的管理,实现质的飞跃,对职工做好本职工作,以促进整体效益的提高有极大折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瑞学 《科技信息》2011,(22):I0082-I0082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不仅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诸多重大问题。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的趋势。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重要基础的内涵。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关键是制度,只有从市场行为、税收、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缩小贫困差距,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兴起及其曲折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不断推进有着密切的关联,而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又是推动全球化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传统的一般性的学习方式的改进,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社会化,其主旨不能等同于打造“大学城”,应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重大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因制度不健全而产生的灰色收入干扰国民收入的正常分配;再分配领域,制度不健全造成国民收入的逆向再分配,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公正。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即,坚持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解决劳资利益失衡的问题;统一城乡就业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土地制度建设,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健全税收制度;建立公平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的六项制度建设中最为突出强调的。由此可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让社会成员共享社会经济增长成果,是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 一、正确理解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正,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但凡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正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和给人应得(包括利害、奖与惩)的一种行为准则,包括社会公正和个人公正。它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两大特征。公正原则包括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按贡献分配原则等。就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言,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是:在经济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在政治上保障社会成员和劳动平等地行使各项权利;在发展机会上实行公平竞争;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有其历史、现实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不合理、不合法且不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改革和发展中调控收入分配差距对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用对策论的Stackelberg平衡理论研究了Proxy—Users系统中Proxy和Users之间分配收入问题.对Proxy和Users的地位不平等且Proxy不能按到达率提供服务的情况,建立了收入分配的Stackelberg策略模型,得到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的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方位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