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人味和狗味我的尊巴舞班里有位中年妇女。平时她像闹钟一样准时,从不迟到或缺课。可有一阵她好几节课没来,所以她再次出现时,我就马上问她近来无恙。她眼圈立刻红将起来,说先是她母亲去世,没过几天她的狗也弃她而去。母亲享年八十六,狗差三天十五岁。这时眼泪在她眼睛里打转,我真想好好安慰她,但我能说啥呢?悲痛无言。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眼睛     
我最好的朋友是詹尼弗。詹尼弗是那种完美无缺的朋友。她有趣、友好、慷慨、甜美、可爱、富于同情心、天资聪慧,而且她还有一种没人能够夺走的勇气。詹尼弗天生有视力障碍。正常情况下,角膜要盖住眼睛,使人能看清东西,但是詹尼弗的角膜模糊不清,她看不清东西。更糟糕的是,她的听力也不太好,所以她需要戴助听器。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止她努力学习,取得成功。詹尼弗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眼睛有问题,但其他孩子知道她有问题,并拿她开玩笑。他们冲她扔石头,侮辱她,叫她“歪眼”。孩子们都是单纯的、无心的,令我伤心的是二年级之前我…  相似文献   

3.
原谅我,妈妈     
《青年科学》2008,(5):26-26
我和妈妈是相克的,我一直这么认为。因为我们太像了。我遗传了她的长相,她丰富的情感,她的敏感,她年轻时的浪漫,以及,她的好胜和死要面子,她的没有方向感和害怕过马路。  相似文献   

4.
燕燕10岁时爸爸离开了她和妈妈,去了美国。这些年她一直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七年后爸爸业成归来,燕燕已十七岁,正准备高考。考试前夕她情绪低落,高考的压力,父亲的突然归来,这些心理冲击她有些无法承受。那些日子,她常常心烦意乱,夜夜失眠,有时甚至心慌、心悸。她说,她不知道那个七年前抛弃了她和妈妈的男人现在回来干什么,他已是有名的外科医生了,而她只是一个一提到考试就会害怕的人。  相似文献   

5.
蔡敏莉是有名的心理治疗帅,她经常要奔波各地去作讲座,但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当讲座邀请次数超过她的预期时,她会委婉地拒绝人家。她说:我是心理治疗师,但我更是一个妈妈。我已经有一半的周末不能陪伴孩子了,她更需要妈妈在身边。有人问她,如果她  相似文献   

6.
历史把她推到巴基斯坦政治舞台的中心,她西临着许多棘手问题,拥护她的人都希望她把这台戏演得有声有色,不辜负大家对她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辣椒组长     
正陈可雨,高高的个子,活泼可爱,瓜子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薄薄的嘴唇如同不饶人的机关枪。她办事公道,不徇私情,爱打抱不平,连最爱捣蛋的陈雨杭也怕她三分。我们都叫她"辣椒组长"。她从小习得一身好功夫,所以同学们推选她为体育委员。上完体育课,或者自由活动时间,她都会教同学们打少林拳,我跟着她学了不少功夫  相似文献   

8.
米尔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妈妈很疼她,给她买了好多玩具,可她并不喜欢。米尔很孤单,她需要的不是玩具,是伙伴,一个能陪她哭、陪她笑的伙伴。虽然学校里也有同学、朋友,但大家在一起的时间有限,放学后还是得各回各家。米尔希望自己有个妹妹,哪怕她需要牺牲玩耍时间来照顾妹妹。  相似文献   

9.
与海豚共游     
她的前途一片光明。15岁的时候,她已作好生命规划,立志要成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她总觉得她和大海之间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她对海洋的爱终有一天要拯救大海中成千上万的生灵。然而,就在此时,她的父母却得到了女儿身患鼻窦癌的噩耗,所有的梦想瞬间被击灭。虽然她的父母尽全力帮助她抗癌,包括一连串的化学治疗,但依然无力回天。医生要他们赶快带女儿回家,尽量让她舒服一点,度过最后的时光。离开医院的那天,她对母亲说:"妈,我想在死前做一件事。我要和  相似文献   

10.
流浪对于三毛来说就像是回归,她的流浪梦从小便已形成,她有着波西米亚人般的流浪宿命,性格决定了她选择流浪,对前世乡愁的追寻是她流浪的动力,她注定像个波西米亚人一样流浪和生存。她对自由的渴求也像波西米亚人般与生俱来,自由对她来说像空气一般必不可少,自由也是她蜕变成了他所向往的那只目眩神迷的蝴蝶。她的爱情也是波西米亚式的有着波西米亚式的浪漫与奔放,同时也是波西米亚式的宿命和悲剧。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国庆4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英籍女作家韩素音来到了北京。她下榻在她常住的北京饭店。我在饭店大厅的商品部柜台前遇见了她。她正在挑选瓷器,见到我,她高兴地说:“我非常喜爱中国的瓷器,你看这对瓷茶杯多么精美,我原有同样的一套茶具,但不小心打碎了两个,我四处寻找都没有买到,没有想到在这里配到了。北京饭店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商品部还是那么琳琅满目,就是太贵。”接着她又指着脚下的鞋说:“我就爱穿中国的这种布鞋,非常舒适。”寥寥几句家常话,流露出她对中国的感情。我难得地碰上了她,作为记者自然不愿放弃采访她的机会,就要求她抽出一点时间和我谈谈,她欣然允诺。  相似文献   

12.
韩素音女士来去匆匆。她是大忙人,一到中国就被人围住,想找她谈谈真难,几番求见都遭拒绝。在天津参加完一个会议的归途中,我挤进了她的软席车厢。离开了众人,她就不显得那么高不可攀了。她的热情,她的魅力更是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淡的都是关于中国的事。也许因为旁观者清吧,她身居海外,却对中国的事有比我们有些人还要清醒的思考。从言语间,我感到她对中国的思考满怀炽热的感情。毕竟她的根在中国。中国年轻人:最懒? 也许看到我是年轻人,她一上来便谈起了对中国  相似文献   

13.
她是一名动物行为学家, 也是动物生态学领域为数不多的著名女性科学家。她的名字为金世所熟悉,是因为她那传奇般的经历——为了观察黑猩猩,她在非洲丛林里生活了36年。她总喜欢用黑猩猩问候的声音来作为演讲的开始辞。她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她告诉人们,黑猩猩,还有其他所有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地球上最可宝贵的生命,为了倡导保护动物和环境,她每年有超过300天的时间在世界各地奔走呼号。2003年11月19日,这位老人来到上海,少年日报的记者对她进行了跟踪采访。  相似文献   

14.
她是公认的美女诗人,有着让人艳羡的文学天赋。她与足以与她相配的桂冠诗人一见钟情。七年后,她选择以绝美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六年后,夺走她丈夫的女人以同样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5.
? ? 问题 ? 在我上初一时,班里有个女生,我很喜欢她,可是我却不知道如何待她,我就常常故意捉弄她。现在我们都上了初三了,我很后悔当初的行为,想向她道歉,可是又怕她不接受。我是否应该给她写信,告诉她我喜欢她? 写信道歉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可以让你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又不必担心对方是否会接受,避免了面对面时的尴尬场面。像你这种情形,有些话当面是不太好讲的,说多了,人家会觉得你太贫;说少了,又怕人家觉得你不够真诚;尤其是给你喜欢的女孩道歉,还要告诉她因为你喜欢她才捉弄她。 写封信向她解释清楚的做法很好,可能你当时没当回事…  相似文献   

16.
栗月静 《世界博览》2012,(22):48-49
2012年11月2日,96岁的英国作家韩素音在瑞士的家中平静、安详地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韩素音是笔名,韩是“汉”的谐音。“素音”意思是朴素的声音。身为中国与比利时混血儿,她大半生持的却是英国护照,英文名字是伊丽莎白·柯默,上学时候的名字叫罗萨莉·周。只有她的父亲叫她小月。她的中文名字叫周月宾。家谱中的名字叫周光瑚。亚欧混血的身份一直困扰着她,正如《卫报》所说,她有一半中国血统,毕生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中国人,她和她的祖国一样充满了矛盾。  相似文献   

17.
正丹丹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语文成绩总是数一数二,同学们都很佩服她。前几天,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向她提问,竟当众说她回答得不好,指出她表述能力不够强。丹丹听后很难过,认为老师一定不喜欢她了。她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身为语文课代表,被语文老师当众批评,丹丹感到很难过,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老师这么说丹丹,是为了帮助她更快地提高自己,不是因为不喜欢她。  相似文献   

18.
骂,不是爱     
我小学时有一个老师,她很优秀,但是经常骂出一些难听的话来伤学生的自尊心。班上每一个同学她都骂过,有很多话都刻入我脑子了,比如:你长大只有背起背篼去拣垃圾!你脑筋没有皱折啊!你饭桶一个,以后拣垃圾连位子都找不到!所以,我们班没一个不怕她,上课前,教室闹哄哄,她一走到教室窗户边,立刻鸦雀无声。被她请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说话结结巴巴,怕没回答好又被骂。连家长都怕她,因为她连家长都要骂!她要请哪个家长到学校来,那个家长肯定会被“吓死”!她骂人一流,打人更一流!只要犯了错,把她惹恼了,很有可能遭受她的“尺子功”!她用尺子打你手心…  相似文献   

19.
提起庐隐,现在已没有多少人了解她了,而作为现代女作家,她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曾一度相当活跃地展示着她的个性,引人注目。她是一位抒情的女作家,她的创作,塑造其人物形象系列——“海滨故人”群,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哀感绵绵;而作家本人的生活遭遇,她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以及评论界对她的淡漠,也是令人哀叹的。  相似文献   

20.
中考之后,她被迫来到了这所学校,开始了属于她的生活。 一道道数学题可以证明她的笨,一张张物理试卷可以显出她的蠢。她能够毫不费劲地记住金融、储蓄,却不能在一片啧啧声中考出满分;她可以使自己的作文生动有趣,却没有让自己的语文成绩冲出班级,走向学校;她能够流利地回答来者的历史问题,却拿不出一张分数令大家满意的试卷;她对叽哩呱啦的英语很感兴趣,可说不出几句标准的外国话……“我是差生,很差很差的学生。她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她瞧不起寝室那些疯疯癫癫的追星族。一天到晚,嘴边不离“哇噻!帅呆了!酷毙了!”这句被她们公认了的口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