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考虑内建电场的作用,讨论ZnO/Zn_(1-x)Mg_xO多量子阱(MQW)阱间耦合、尺寸和三元混晶效应对电子子带间跃迁光吸收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法自洽求解导带中电子的Schr9dinger方程和Poisson方程,获得MQW体系电子在基态、第一激发态、第二激发态能级和相应的波函数。采用费米黄金法则分别求出纤锌矿和闪锌矿两种结构子带间跃迁光吸收系数,并采用权重模型,拟合两种结构在0.37x0.62的混相区间光吸收系数。结果表明: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量子阱数目(N_(qw))、尺寸和混晶组分可有效调节MQW结构的光吸收系数,提高光电器件的光吸收效率。光吸收系数峰值随着N_(qw)的增加先发生红移然后蓝移,随着阱宽和组分的增加而发生蓝移。所得结果可为红外光电器件的制备和相关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温度情况下,本文假定量子点中声子处于热相干态,利用热场动力学方法求出了量子点中电-声子系统的状态与能量。由此讨论了量子点中电-声子系统的能量对温度的依赖关系以及该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出了六硼化钇(YB6)纳米粒子,首次系统研究了该纳米粉末超导及光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当超导转变温度T c=2.75 K时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其临界磁场为H c 2=0.18 T.为进一步研究YB6纳米粒子电-声子相互作用机理,采用拉曼光谱对声子振动频率进行了测量,结合McMillan公式计算出Y...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具有金属-石墨烯光子晶体-金属结构的光吸收器可实现多带吸收。这种光吸收器是在由石墨烯和介质材料构成的石墨烯光子晶体两侧加载金属层构成。所加载的金属材料的光学特性对多带吸收特性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金属介电常数的Drude-Lorentz色散模型和传输矩阵法,比较分析了七种金属材料在可见光波段对光吸收器多带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金属银适合做光吸收器入射空间一侧的金属层材料,而金属铝、银、金和铜适合做衬底层材料。进一步的计算发现,只使用银做加载金属材料可实现一致性好、制作容差大、吸收带宽窄的多带光吸收器。研究结果对实际多带光吸收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计及电子-声子相互作用计算了极性-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激子的结合能.考虑空穴带质量的各向异性,利用变分法计算了在量子阱中与电子和空穴相耦合的两支体纵光学声子模和四支界面光学声子模对激子结合能的贡献.给出并讨论了一些系统的数值结果.结果表明体声子和界面声子对激子的结合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能的声子效应对电子和空穴的质量比是敏感的.讨论了计算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的检测血糖含量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报道了一个基于脉冲光声技术的测定血糖含量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有蛋白、盐份、胆固醇等其它造血液成份存在的情况下,光声技术仍能测定出葡萄糖浓度。在1700nm波长处的测量误差为18mg/L,而采用常规的光学方法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为73mg/L,尽管葡萄糖在近红外区域的光吸收较弱,但高灵敏度的脉冲光声法仍成功地测定出生理范围内的葡萄糖浓度(30-600mg/L)。  相似文献   

7.
我们使用光声光谱方法研究了光纤的损耗。在理论上分别给出了光纤的吸收和散射所产生的光声信号的表达式,以及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计算公式。测量了在514.5nm和632.8nm波长上的光吸收和光散射的光声频率特性曲线及校正绝对吸收系数用的康铜丝的光声频率特性曲线,其实验曲线斜率均与理论计算值接近。我们也计算了芯径为0.8mm,长略大于20cm的塑料光纤在632.8nm的吸收损耗为9.29x10-4cm-1(合406dB/Km),这与国外报导的吸收损耗的测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电子束蒸发的掺过渡金属元素Cr的非晶硅基薄膜a-Si1-x-Crx的光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薄膜的组分变化,对近红外长波的吸收特性影响较大,0.10at.%<x<2.0at.%的组分变化区,是薄膜光吸收特性变化的灵敏区。在研究的组分范围内,薄膜的光学带隙随Cr组分的增大而变窄,由1.50eV(x=0)减小到0.84eV(x=10.0at.%)。薄膜对不同波长的入射波,其吸收系数a有  相似文献   

9.
金属离子掺杂影响TiO2纳米晶簇的光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量掺杂不同金属离子的TiO2纳米晶簇在UV和可见波段的室温光吸收谱.金属离子掺杂明显增强TiO2纳米晶簇的光吸收.TiO2带隙发生红移.光吸收增加量随波长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平面波展开法,我们对一种特殊的硅介电波导管的声子能带结构与光子能带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为了同时产生光子带隙和声子带隙,在通常的波导管结构中设计了一种周期性的桩型结构.研究发现:在适当的结构参数条件下,一个完整的声子带隙和特定极化对称性的光子带隙可以同时得到.  相似文献   

11.
富勒烯是一种结构高度对称、物理性质非常稳定的碳团族,但由于它在普通的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限制了它在光限幅方面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人们合成了多种富勒烯衍生物,与此同时,纳米结构体系材料在光限幅方面所呈现出的良好性能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光限幅特性,人们在富勒烯衍生物的基础上又合成了基于富勒烯纳米结构体系材料,研究了几种基于富勒烯金属纳米合成物的光学非线性吸收特性,应用Z扫描技术,在532nm波长,8ns脉宽激光下,首次测量了几种富勒烯金纳米合成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影响非线性吸收。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经皮给药技术中药液体积分数的检测要求,提出了基于光谱吸收法的药液体积分数检测方法.通过光源、耦合器、分析池、光纤光谱仪及光功率计等搭建光路.根据朗伯-比尔定律,锁定药液在某一波长处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峰处光强变化与药液体积分数成比例的关系,检测出药液体积分数的变化.同时利用光功率计直接检测光信号经过分析池的光强度,寻找光强度与药液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该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实时监测等优点,在经皮给药技术中作为药液体积分数实时检测具有较深远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研究卟啉材料的激光防护特性.基于卟啉-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光子吸收截面计算公式,研究了卟啉-蒽化合物的双光子和三光子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卟啉-蒽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非线性光学吸收效应,其光学吸收谱可以覆盖很宽的波长范围,这种非线性光学吸收效应可以用于抵御不同波长激光武器的攻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半导体纳米薄膜材料的光学吸收谱由于温度效应产生的吸收边变化和能带移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硒化物半导体纳米薄膜材料CdSe,并测量材料在室温至低温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观察不同温度下谱带吸收边的变化。结果实验发现光学吸收边随温度降低而发生蓝移的情况,将(αhν)2~hν曲线直线部分外推,与横轴的截距即为材料带隙宽度Eg,数据模拟结果显示Eg随温度变化是非线性的,且能带随温度的变化较好地符合Fernandez公式。结论进而分析造成吸收谱温度效应的原因是温度变化对晶格参数及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影响,引起能带边缘的相对移动,导致吸收边能量位置的漂移,并从理论公式上表达了带隙变化随温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子束沉积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TiO2薄膜及zr掺杂TiOz薄膜.采用拉曼光谱仪和分光光度计对膜的结构和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773K时,沉积得到的Ti02薄膜为锐钛矿结构的薄膜;Zr掺杂锐钛矿型TiO2,导致带隙减小,掺杂后在350—450nm附近的光吸收系数增大,TiO2的吸收带产生红移,增强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1%掺杂量对光的吸收系数于大5%的掺杂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我们研究了掺杂浓度为12.5%时Sb掺杂Sn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包括能带结构、态密度、介电函数和光学吸收谱。掺杂后的SnO2材料的导电性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具有了半金属的性质;费米能级处能带细化,介电常数和光学吸收谱具有对应关系,光学吸收谱峰值发生了蓝移。  相似文献   

17.
在对乙炔气体分子近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52μm波段的LED作为光源,利用旋转双波长滤光片进行波长切换,从而实现差分吸收检测。应用波长调制技术、Ring—down腔技术,通过光纤传输实现乙炔气体质量浓度检测,检测的灵敏度为40×10^-5mg/m^3。  相似文献   

18.
高灵敏度光纤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差分吸收式光谱吸收型光纤气体传感器.基于NO2的光谱吸收特性,设计了一种检测NO2浓度的光纤传感系统,以LED作为光源,采用双波长差分检测技术,有效消除了由光源、光纤和传感头的不稳定所引起的检测误差,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大大增加了该传感器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影响光隔离器性能的诸多因素,基于磁致圆偏振二向色性(MCD)的理论,利用琼斯矢量和矩阵光学的方法分析了法拉第旋转角精度,材料本身的吸收以及MCD对偏振相关型光隔离器隔离度的影响,得出了它们与光隔离器隔离度的解析表达式,研究结果对光隔离器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