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针对方坯结晶器内角部区域钢液的初始凝固行为,建立耦合方坯、保护渣和结晶器铜板的传热数学模型,研究结晶器圆角半径、角部铜板厚度及冷却水量对铸坯角部温度分布及凝固坯壳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结晶器圆角半径、增加角部铜板厚度或降低结晶器内冷却水量,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初始凝固区域铸坯凝固坯壳厚度的周向均匀性,提升铸坯质量;其中,增大结晶器圆角半径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用已获得的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凝固坯壳的几何形状和温度场,建立凝固壳三维热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两种拉速下ISP和CSP型结晶器内凝固壳的应力和变形分布,以及凝固壳与结晶器壁间的气隙分布,给出了成指数在坯壳中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3.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CSP漏斗型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及凝固传热耦合模型。针对结晶器内铸坯角部受到强冷的特点,对结晶器内热流密度采用修正方程进行计算,分析热流密度修正系数对铸坯凝固坯壳表面温度计算精度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拉坯速率下结晶器内钢液凝固的特点,研究凝固坯壳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热流密度修正系数后,铸坯凝固坯壳角部温度的计算值与实际情况更相符;提高拉坯速率可使铸坯凝固坯壳厚度减小;拉坯速率较大时凝固坯壳厚度随铸坯距弯月面距离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长,拉坯速率为3m/min时,凝固坯壳在生长过程中厚度的增长有短暂的停滞现象;凝固坯壳对钢液流动的影响较大,主要是由钢液有效流动区域减少及两相区额外动量阻损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钢坯连铸过程中,钢水经过结晶器冷却后,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凝固坯壳,坯壳厚度取决于结晶器材料、厚度、长度,冷却水流量以及拉坯速度。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铸坯在结晶器内的形成过程建立模型,结晶器界面使用等效导热系数,用等效导热系数处理钢液与结晶器内壁的边界传热,并对连铸钢坯与结晶器温度场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参考模拟结果可以对设备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方坯连铸机结晶器凝固传热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和开发了方坯连铸机结晶器非稳态凝固传热的数学模型,预测铸坯温度分布和凝固状态,模型考虑了凝固时结晶器气隙的存在,使得传热不均匀,同时,采用等效比热法处理了凝固前沿产生的结晶潜热·以生产厂方坯为研究对象,得出了温度分布规律、凝固坯壳生成规律,分析了拉速对铸坯温度和坯壳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模型计算得出的温度、坯壳厚度值与现场测定的温度、拉漏数据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结晶器二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在考虑气隙及角部圆弧对铸坯凝固过程影响的基础上,研究结晶器冷却强度对铸坯初始凝固均匀性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结晶器内初始凝固区域,铸坯近角部的坯壳厚度小于角部和表面中心处的坯壳厚度;结晶器冷却强度降低,坯壳厚度变薄,但周向均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利用商业软件Thercast建立了描述水冷结晶器内钢液凝固传热和弹塑性变形的有限元模型,对凝固过程进行三维热力耦合求解。首先在坯壳表面施加热流密度,从而得到铸坯结晶器内凝固收缩量和坯壳温度分布,并分析钢水静压力的影响,提出结晶器锥度的设计原则,以确定合适的结晶器纵断面锥度。然后在结晶器铜管冷面施加水冷换热系数,并考虑保护渣和气隙对坯壳凝固的影响,研究坯壳在结晶器内的凝固过程,从而验证所提锥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预测结晶器出口铸坯坯壳的厚度与均匀性,考虑气隙对连铸坯的边界换热条件的影响,建立了铸坯传热凝固有限元计算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热通量系数法反映实际的坯壳角部凝固特征现象。在方坯结果验证基础上,通过对新型H型连铸坯凝固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结晶器出口处坯壳的厚度。计算结果表明:H型铸坯坯壳的厚度随着拉速的增加而变小;铸坯在腹板和翼板交接处最薄,应适当增加水量,以保证坯壳在结晶器出口处具有足够的厚度。  相似文献   

9.
连铸结晶器中凝固壳厚度的计算及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流动场与温度场非耦合假定,建立了连铸结晶器中三维凝固壳厚度分布的计算方法,合理地解决了非耦合计算时流动场与温度场计算域的衔接问题.提出了铸坯表面换热系数的确定方法.用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实际板坯连铸过程,进行了其结晶器中三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获得了三维凝固壳厚度分布.对实际板坯漏钢时形成的坯壳厚度进行测定,结果验证了本文的模型正确,处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作者开发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可用于计算连续铸钢过程中结晶器内坯壳生长情况及表面温度分析,并具有图形显示功能,操作人员可直观地观察钢水在结晶器内的凝固状态及出口坯壳厚度,该软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DOS状态下新的内存驻留程序设计方法,用此法可编写各种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网壳的索单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导了预应力网壳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的预应力索单元的特性矩阵。比较分析表明,与以前使用的索元公式相比,新导算式更适合于预应力网壳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模型容器的多个测点在多种垫下的电测,得到实测应变与理论计算应变结果相一致。只要恰当处理,薄壳理论可用于轴对称的厚壳,因而回避了厚壳的三维空间弹性力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马鞍形壳板在工程计算中,长期用梁的弯曲理论近似,这对于有扭转的壳板出入太大。本文采用扭转理论分析,得到较满意结果,并得到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乌龟在经过亿万年的生物进化,结构、形态和功能等都得到全面的优化。以中华草龟龟壳为研究对象,利用CT断层扫描技术和MIMICS、Geomagic studio逆向工程软件,实现了草龟龟壳结构的三维模型重构。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龟壳的拱形结构进行了低应变率下的压缩数值仿真。分析比较了龟壳拱形结构与圆拱形结构的承载特点。结果表明:与相同体积的圆拱形结构相比,龟壳拱形结构有较高的结构刚度,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在压缩量相同的条件下,龟壳拱形结构能够保持较大的内腔容积。龟壳拱形结构对于薄壳类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WWW访问计数程序分析,介绍了用UNIXShel脚本设计CGI程序的方法,分析了表单处理过程中两种参数传递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介绍了能自适应两种参数传递的CGI程序的设计方法,同时讨论了其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介绍齿轮泵壳体容腔结构的公式,给出不同强度理论下壳体承压与强度的关系式.为验证关系式和设计的正确性,在实验室中常采用静压试验或光弹试验来检验.这种优化设计的方法也可以推广到不用型号不同压力等级的壳体设计中,为高压齿轮泵壳体结构设计、螺钉孔分布及优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常温常压下无旁路及泄漏的TEMA—E型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气水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换热器中的流型转变及两相摩擦压降特性与理想管束模型的试验结果并非完全一致。针对实际换热器提出了流型转变的无量纲准则方程及两相摩擦压降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19.
整和图理论研究的是图的一种标号方法,从实用的角度看,整和图标号可用作图的压缩表示,即表示图的数据结构,可作为图的一种定义及存储方式.笔者采用顺序标号法分别给出贝壳图MS{4n}、MS{5n}的整和标号,从而进一步推广并证明了所有贝壳图MS{mn}(m≥3,n≥2)都是整和图.  相似文献   

20.
大圆筒薄壳结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主要介绍大圆筒结构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总结大圆筒结构的荷载计算、稳定、强度、变形和有限元分析的研究及其发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