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属切削液污染及"绿色切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属切削热的产生与切削液的应用,阐述了切削液的毒性和污染,提出了“绿色切削液”与“高速干式切削”技术.  相似文献   

2.
切削液的合理选择是提高切削加工绿色化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绿色制造原理,在首先满足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时间、质量、成本、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5个因素的切削液评价体系。采用油基切削液和不同类型的水基切削液进行剃齿加工对比试验,从工件质量、刀具寿命、成本和资源环境影响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加工结果进行了评价,并据此提出了用于剃齿加工的切削液综合选择模型,通过剃齿加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试验证明:采用水基切削液进行剃齿加工仍能满足质量要求,与传统油基切削液相比,水基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绿色加工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制造业模式。绿色加工要求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做到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和对资源的利用率最高。而在加工过程中不用任何切削液的干切削正是控制环境污染源头的一项绿色制造工艺并被广泛推广使用。本文主要分析和综述了干切削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研究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切削液粗放式的供给方式所带来的污染和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低碳制造的切削液供给系统优化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制造车间切削液循环系统的资源消耗模型,指出切削液系统的优化包括切削液供给设备的改进及切削液使用工艺的优化。在系统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切削液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从切削液的润滑及冷却效果出发,提出了依据切削区域摩擦因数及温度进行切削液喷射流量、压力、距离等参数的优化实施方法。构建了面向低碳制造过程的智能切削液系统控制平台,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切削液的实际作用效果主要包括润滑和冷却,都与切削液在切削区域的流动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润滑效果的提升,切削变形量有所减小,振动能量分布趋于均匀,切削力和温度也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依据切削区域摩擦因数与温度进行切削液喷射参数调整具有一定可行性。研究内容为面向低碳制造过程的机械制造车间切削液系统优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
切削液在机械加工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切削液产品种类繁多,加工对象和加工工具的材质、性状等又往往各不相同,与之相适应的切削液自然也当各具特色.如何选择恰当的切削液就是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从切削液的研究、生产角度来看,需要对切削液不断地改进、创新.在这两方面都需要解决好切削液的性能评价和选择问题.本文所提切削液的性能,系指它在切削加工中对提高制品加工质量和效率所能表现出来的性能,即所谓第一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评定和现场测试,本文对影响切削液性能的诸因素μ、pb、pc、st值和磨削加工工艺效果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研究,比较分析了乳油型切削液和离子型合成切削液在这些方面的性能差异.阐明了pc/pb和G、Ne之间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pc/pb值应作为评价切削液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并指出离子型合成切削液应予以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化学合成切削液形成泡沫与消除泡沫的原理,在实验研究各种消泡剂的基础上,复配出了性能优良的适用于化学合成切削液的复合型消泡剂。用正交实验优化出了最佳配比,同时对复合消泡剂的加入量及加入工艺做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型复合硼酸酯环保型防锈切削液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硼酸、二乙醇胺为原料合成硼酸二乙醇胺酯作为防锈剂的主要成分,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出该防锈剂的最佳组分比.通过对该防锈剂等配制成的切削液采用铸铁屑滤纸法和质量失重法研究表明,该切削液具有优良的防锈和耐腐蚀性能,对环保型水基切削液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机械制造切削加工对切削液技术的新要求,探讨未来切削液的发展趋势。指出提高切削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是添加剂,在切削液中限制使用对人体和生态有害的添加剂,如亚硝酸盐、磷酸盐、氯化合物、甲醛、苯酚及类似的化合物;指出象硼酸酯、钼酸盐等新型盐类是未来切削液理想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合理地选用切削液,可以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减少工件的热变形,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介绍了切削液的功能,论述了如何正确选用切削液以及选择切削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无切削液切削工艺就是在工艺过程中不用冷却润滑液的加工工艺。机械生产企业采用取消切削液,选用无切削液切削加工工艺,主要是处于经济和环保等方面的考虑:(1)经济方面。计算表明,使用切削液费用在总制造成本中占10%左右,而切削刀具消耗费用仅占制造成本的3%左右;(2)环保方面。切削液的使用,会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切削液对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分析了杂质对切削液的危害,提出了在各种切削加工中应使用精细过滤切削液的观点,并讨论了滤器的选择和切削液的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废油性能指标及相容性的研究对经初步处理的废润滑油进行再生基础油筛选,调整切削液的原液稳定性,使切削液满足运输和储存要求.并对pH稳定剂、镁铝缓蚀剂、抗菌剂等添加剂进行筛选,利用正交试验通过对其防锈性能以及原液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并优化了以废润滑油为基础油的再生切削液配方.所研制的再生切削液具有优良的防锈性、润滑性和极压性,对铝合金的防腐蚀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不同材料设备加工要求,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化学试验和切削试验,对3种环境友好润滑剂(合成酯、植物油、聚乙二醇)的生物降解性、氧化安定性、储存稳定性、切削润滑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切削液的切削效果、环境影响及使用成本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给出3个层次间的模糊关系综合矩阵,对最小量润滑切削加工使用的切削液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工件45钢,植物油为首选切削液,合成酯其次,聚乙二醇最后;对于工件硬铝LY12,植物油为首选切削液,聚乙二醇其次,合成酯最后.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最小量润滑技术MQL(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应运而生。要成功实施MQL技术,关键在于确定切削液的用量,保证微量切削液的渗透,优化工艺参数和切削液雾滴的回收。  相似文献   

16.
在对切削液润滑作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切削液渗透切削区毛细管形成边界润滑层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理论分析,找出了影响切削液形成边界润滑层的动力学因素,经仿真分析,绘制了各因素对形成边界润滑层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曲线,由曲线得知,切削液的吸附平衡特征时间减少,吸附特性系数、浓度及比热的增大,润滑作用增强,热导率和运动粘度增大,润滑作用降低,从而为高效切削液的选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机械作业如车、磨、钻及攻丝等使用的切削液有多种多样,但不希望用矿物油作切削液使用,因为,它们成本高,在高温下经常引起恶臭,而且产生有毒烟雾。日本千叶大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制成功了一种新的水基切削液添加剂——10、11—二氯甲撑十一烷酸。该种带有二氯环丙烷环的羧酸,是由脂肪酸和二氯化碳使  相似文献   

18.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对废乳化切削液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了无机、有机复合型絮凝剂废乳状切削液的处理,应用对比实验确定出絮凝剂的种类和用量,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了pH值、温度、絮凝剂用量以及搅拌作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处理废乳状切削液的最佳絮凝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GH4169合金铣削加工的表面质量,基于微量润滑(MQL)技术,将石墨烯纳米粒子添加到植物油基切削液中以强化其冷却润滑性能.结合正交试验方案,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MQL参数(石墨烯质量分数、切削液流量、气体压强)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最优的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对GH4169合金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次是气体压强,最后是切削液流量;同时,最优的表面粗糙度为0.406μm,最优参数组合为石墨烯质量分数0.1%,切削液流量60mL/h,气体压强0.6MPa;适当的MQL参数可以显著地改善切削区的冷却润滑状态,从而改善表面质量,降低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研究了无机、有机复合型絮凝剂对废乳状切削液的处理,应用对比实验确定出絮凝剂的种类和用量,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了pH值、温度、絮凝剂用量以及搅拌作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处理废乳状切削液的最佳絮凝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