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分为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其中 ,重症胰腺炎占 2 0 %左右 ,病情发展迅猛 ,并发症发生率 6 5 % ,死亡率 30 %~ 5 0 % [1 ]。实践证明 ,成功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 4 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的诊治经过 ,总结其护理经验和体会。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 990年 8月至 1 999年 1 1月共收治急性胆性胰腺炎 4 8例 ,其中男性 1 9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2 4~ 78岁 ,平均 5 5 .76岁。4 8例中 ,手术治疗 4 3例 ,非手术治疗 5例 ;重症胰腺炎 35例 ,其中 30例行急诊手术 ,5例行非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急性胆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8例急性胆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总死亡率为 2 8.15 % ,轻症胰腺炎死亡率为 0。结论 :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对提高急性胆性胰腺炎的生存率及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王伟  项和平  王文斌 《科技信息》2010,(31):412-413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采取保守治疗策略患者的预后,分析预防性抗生素的疗效及感染患者的细菌谱;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降低感染发生率的作用;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25例采取保守治疗,死亡率为8%,全组患者均采用降阶梯抗生素策略,感染者9例,全组患者感染率为30%,白色念珠菌感染1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3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5例,肠内营养组感染率小于肠外营养组(25%vs40%)。采用疏通肠道、负水平衡、血液净化和外科干预4项措施可有效治疗腹腔间室综合征。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实施"个体化治疗"。结论:重症胰腺炎可以采用综合性保守治疗策略,早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及肠内营养非常关键,手术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7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近700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11例,8例痊愈,2例形成假性胰腺囊肿,3例死亡.非手术治疗75例,73例痊愈,5例形成假性胰腺囊肿,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2例,2例死亡.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起病急,发展快,应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HSAP)的临床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根据4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采用血液滤过、营养支持治疗限制乳剂的摄入、早期肠内营养、"三联法"降低腹压等不同治疗方法.结果4例患者全部治愈,预后良好.结论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应以降血脂为主,并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的变化。方法:将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分析其发病48h内采集的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的变化。结果:重症组PaCO2、PaO2、HCO-3明显低于轻症组(P〈0.05),pH、K+、Na+及Ca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酸碱代谢方面,以呼吸性碱中毒最为常见,其次为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结论 在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之前,急性胰腺炎患者已经存在氧代谢、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通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检测,进行早期干预,对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7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近700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1例,8例痊愈,2例形成假性胰腺囊肿,3例死亡。非手术治疗75例,73例痊愈,5例形成假性胰腺囊肿,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2例,2例死亡。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起病急,发展快,应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119例进行前瞻性分析,随机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43例和保守治疗组76例,结果:入院后1w内行急诊手术43例,死亡3例,治愈40例,保守治疗组76例,晚期手术63例(保守治疗2~3w后),死亡3例,13例未行手术出院,结论:BAP(2w内)一般均可保守治疗,重型胆源性胰腺炎应在发病后3~4w炎症控制良好,病情稳定后再及时手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转运策略,运送过程中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20转运前在医院的诊治情况、120的转运措施.结果:38例患者均安全从社区转运到医院或下级医院转运到上级医院治疗,途中无病情恶化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强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转运要以综合治疗为主,120的医生应加强与转出医院及接收医院的交接,以保证患者诊断及治疗的连续性,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要高度重视,提高救治水平,努力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矫形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9月至2003年11月经矫形手术治疗的30例痉挛型脑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优8例,良14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73%,总有效率93%.结论:矫形手术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重要方法,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手术,解除肌肉痉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调整肢体负重力线,改善运动功能,为非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年龄20~70岁,非手术组和手术组各11例,结果显示非手术组11例均痊愈,而手术组4例死亡.提示坏死性胰腺炎能非手术治愈,而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急性胰腺炎血清外泌体对于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首先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5名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II)评分分为轻症组45例和重症组40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NLRP3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记检验,IL-1β和IL-18浓度采用ELISA检验,表面分子CD63和TSG101的水平采用流式法检验.结果表明: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显著升高,外周血NLRP3蛋白表达、IL-1β和IL-18浓度、CD63和TSG101水平均上升,且NLRP3蛋白表达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在细胞层面,以AR42J细胞作为对照组,取急性胰腺炎重症组患者外周血分离后的外泌体与AR42J细胞共培育作为外泌体共培育组,比较两组细胞的NLRP3、caspase-1、caspase-4、caspase-5、Cleaved-Caspase11、GSDMD-FL和GSDMD-N表达、细胞上清中IL-1β和IL-18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外泌体共培育组细胞的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 APACHE 连续评分判断重症胰腺炎的严重性、预后和并发症 ,决定重症胰腺炎手术和再次手术时机。方法 :1991年 1月至 1998年 1月治疗重症胰腺炎 2 8例。急诊手术 2 3例 ,其中单次手术13例 ,多次手术 10例 ,非手术 5例。采用 APACHE 连续评分 ,间隔 2 4~ 48小时评分一次。死亡组与非死亡组连续评分比较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连续评分比较 ,单次手术组与多次手术组连续评分比较。结果 :连续评分逐日上升或居高不下是预后恶劣的重要信号 ,连续评分陡升说明发生并发症。结论 :连续 APACHE 评分对于判断重症胰腺炎的严重性和预后优于单次评分。单次评分不能预测并发症的发生 ,而连续评分可从其趋势上预知是否有重大并发症发生 ,并可据此决定手术适应证和再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双侧上尿路结石49例,占同期尿路结石的8.33%(49/588)。本组年龄以21~40岁最多见(29例)。总肾功能正常者29例,合并尿毒症者20例。体会对双侧上尿路结石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对急性梗阻严重肾功能障碍和(或)感染者,应积极解除梗阻或先作引流;而对梗阻造成慢性肾功能障辞者,应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待肾功能好转后再行手术。肾部分切除术在总肾功能尚好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术式。对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手术侧选择问题,根据肾对抗平衡原理,按下列原则处理:1.结石梗阻不严重,肾功能正常者:(1)双侧输尿管石,应先处理梗阻较重,症状较剧的一侧或双侧结石一次摘除。(2)一侧肾石,对侧输尿管石,一般先摘除输尿管石。(3)双侧肾石,应先处理病变较轻,手术比较简单、安全的一侧。2.结石梗阻和(或)感染较重,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原则上应双侧同期手术,并另置造瘘管遣瘘;若一侧感染严重,对侧结石亦难以取出者,则应先作感染侧引流,再作对侧手术,最后完成引流侧的取石手术。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急性结肠癌梗阻临床常见,但其早期确诊率不高,手术方式也不一致。本文通过对32例老年结肠癌梗阻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以下看法:对于老年人无腹部手术史,除外粘连性肠梗阻者,一旦出现腹部胀痛,大便习惯改变,即应高度怀疑本病,应进一步检查以便确诊,在无法检查情况下,只要有手术指征就应积极剖腹探查,而不应盲目等待,观察,丧失手术时机。 对于右半结肠癌所致的急性梗阻,手术方式已趋于一致,即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回横结肠吻合术。对于左半结肠癌所致的急性梗阻以往主张:先行一期造瘘或切除肿瘤后造瘘解除梗阻,二期手术吻合。我们对11例左半结肠癌所致梗阻病人于急诊下行一期肿瘤切除一期结肠吻合术,术后仅1例因梗阻时间较长,合并贫血,低蛋白症而出现吻合口瘘,其余10例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学军 《科技信息》2011,(15):J0413-J041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笔者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例的诊疗过程。结果:22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治愈20例,转手术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胰腺炎应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旨在为认识COVID-19病程进展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集中收治的COVID-19患者83例,将患者分为轻症组(轻型/普通型)、重症组(重型/危重型)两组,对两组病例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轻症组67例(81%),重症组16例(19%),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最高体温、发热、气促、食欲差、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合并糖尿病、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轻、重症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7.5±14.3)岁、(64.2±16.0)岁,轻、重症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情况分别为4例(6.0%)、5例(31.3%);同一时期(分早期、进展期、重症期、恢复期共4期),两组病例1~4期累及肺段数:轻症组分别为(6.4±5.9)、(6.9±5.6)、(7.8±6.1)、(7.3±5.9),重症组分别为(12.4±5.4)、(15.7±3.0)、(14.8±3.3)、(15.9±2.8);两组病例1~4期肺部炎症指数:轻症组分别为(17.8±17.3)%、(20.5±17.9)%、(21.7±18.8)%、(20.7±19.6)%;重症组分别为(33.9±16.6)%、(53.1±15.2)%、(48.0±14.1)%、(50.5±13.3)%,同一时期两组病例累及肺段数、肺部炎症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分组病例不同时期累及肺段数、肺部炎症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最高体温、累及肺段数是COVID-19重症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组COVID-19患者主要以轻型、普通型为主,高龄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重型COVID-19;同一时期重症组较轻症组病变累及肺段数更多、肺部炎症指数更大;同一组病例不同时期累及肺段数、肺部炎症指数差别不大;年龄、最高体温、累及肺段数是COVID-19重症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分析了24例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情况,其结果表明:胰腺被膜减压、切除明确坏死组织、胆道减压、空肠造口及网膜囊内间隔冲洗对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的手术时机。方法:对199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24例明确诊断SAP病例手术时间和病死率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8人,痊愈4例,死亡4例,病死率50%,术后并发症2例占25%。择期手术组16人,痊愈12例,死亡4例,病死率25%,术后并发症3例占18.75%,痊愈率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结论:SAP患应先行非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给予充分处理,待渡过急性期再行手术,痊愈率提高,死亡率及并发症明显降低。但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胰腺坏死组织并感染,应早期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腹腔灌洗引流术加早期呼吸机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对5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床旁血液净化、腹腔灌洗引流术加早期呼吸机支持治疗等,监测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生化指标。结果:59例患者中45例存活,存活率76.27%;4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平均动脉压、心率和氧合指数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淀粉酶、脂肪酶、血乳酸、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腹腔灌洗引流术加早期呼吸机支持,对维护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