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临终关怀这一新兴科的兴起和发展,探讨了临终关怀的含义与原则;对高校中开展适合我国国情临终关怀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东海  刘达  刘同芗 《科技信息》2009,(21):386-387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是一项新兴的社会公益事业。本文介绍了我国临终关怀的兴起与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的社会背景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临终关怀是任何一个明社会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研究老年人的临终关怀是社会明的需要,更是每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的需要。它有利于增进社会的明,提高人们的尊严与价值。通过对济南市老年人临终关怀的调查,了解了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现状与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进程中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终关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系统工程。但是目前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还面临传统观念缺损、社会支持缺失、制度保障缺位、心理支持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应通过开展死亡教育,创新临终关怀模式,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强化制度保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途径推动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临终关怀是以因各类疾病或其他原因而进入人生旅途最后一站的人为服务对象。本文中介绍了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开展临终关怀的紧迫性,以及对临终病人的护理干预策略:缓解临终患者的生理痛苦;加强心理护理;开展死亡教育;重视社会支持系统;护士与家属共同配合,让临终患者舒适、尊严、安详地自然死亡。  相似文献   

6.
金春芸  林梅 《科技资讯》2013,(9):245-245
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居家临终关怀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我国老年人居家临终关怀护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项目主任Petersen教授指出目前口腔癌已成为全球第八大肿瘤,在南亚是常见肿瘤,据估测每年新增病例以50%幅度增长。口腔癌90%以上是鳞癌,平均5年生存率不足50%,超过半数的晚期口腔癌患者生存时间不足1年[1],所以对晚期口腔癌患者的临终关怀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中心成立以来,临终关怀和研究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各地纷纷因地制宜创办了临终关怀服务机构[2]。疼痛折磨是晚期口腔癌患者的最大痛苦,疼痛控制是临终护理的重要内容。因此,疼痛控制与否直接关系到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3]。虽然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临终关怀的疼痛护理在我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马丽亚  林梅 《科技资讯》2013,(7):231-231
随着我国步入者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临终关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前提下,针对社区护士如何做好老年人的临终关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是意图用医学的、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走向死亡.临终关怀侧重对濒临死亡患者的照顾,帮助临终患者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纳死亡,最后得以安详地离开人世.当前我国还没有具备安乐死的合法性条件,应选择临终关怀帮助患者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这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道德要求,彰显了人道主义的真谛,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藏族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深受苯教和佛教的影响,这也是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藏族的一系列宗教仪式,体现了藏族对待生死的从容和坦然.文章以临终关怀的宗旨和目的为出发点,结合藏族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仪式,探讨了藏族的临终关怀与宗教信仰、生死观之间的脉络关联;同时指出,藏族为濒危病人提供的宗教性的临终关怀形式可以应用于当代医学救治的临终关怀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专业的临终关怀可以帮助患者进入安然的境界。很多临终关怀机构也提供了专门的"丧亲关怀",给予那些失去亲人的人关怀和抚慰,帮助他们渡过心理难关。临终的过程,因人而异。但绝大多数人都会需要一根"拐杖",才能走得更平稳、安详。专业的临终关怀可以帮助患者们进入安然的境界。很多临终关怀机构也提供了专门的"丧亲关怀",给予那些失去亲人的人关怀和抚慰,帮助他们渡过心理难关,做到"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相似文献   

12.
临终关怀是指那些医学上已经判明无法治疗,洛在短期内死亡的患者从精神到肉体给予精心护理,使之在有生之日过得舒服而有意义。安乐死是指对临近死亡、精神和肉体遭受极端痛苦的患者,遵照病人和家属的意愿,采取人为的方法让其尽可能安逸地死去。两者都是从提高生命的质量着眼,用不同的手段,使临近死亡的病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但笔者认为对疾病晚期的濒死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比实行安乐死更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医学伦理道德,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从患者本人角度看得知自己患有绝症,…  相似文献   

13.
临终关怀最终目标在于让患者安祥地,有尊严地,无遗憾地走到生命终点,同时也为患者的亲属提供社会和心理乃至精神的支持,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关怀与抚慰。文章着重从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关怀的内容、临终关怀的模式及意义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周慧 《科技信息》2014,(8):29+36
现代医学临终关怀的兴起,为宗教进入现代社会提供了新的渠道,也为现代人解决生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本文从宗教与医学的不解情缘入手,阐述了宗教对于现代临终关怀的独特作用。通过搜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本文整理出世界三大宗教在临终关怀方面所特有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今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及其将来的发展前景来分析本科护生投生于试事业的发展可行性,为择业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临终关怀在国际上呈现出政府重视、民众参与度高、服务机构规模大、服务模式多样化等特点。临终关怀日益受到重视,会在更多国家发展、完善起来。西方国家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的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研究变得具体化了;到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死亡论述的理解;随着互联网和社媒平台的兴起,人们对死亡、临终、临终规划、不幸和丧亲等进行了重新思考。经历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7.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患最后的照护,旨在帮助病人正确地面对现实,平静地面对死亡。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以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为目的,详细地讲述了对临终病患的身体关怀与心理关怀,以期护士能够针对性地为临终病患提供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18.
正临终关怀中心在加拿大人口中,一问备受称赞。这个送人最后一程的地方,并不会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只有终结的地方,相反丝毫没有任何死亡的氛围,就像自己的家一样。临终关怀中心在加拿大人口中,一向备受称赞。这个送人最后一程的地方,并不会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只有终结的地方,相反丝毫没有任何死亡的氛围,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前一阵子我(青溪)参加一个华人移民的追思会,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6例肺癌并发骨转移的护理即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强化心理护理及临终关怀等,探讨对癌症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是护士应具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癌症病人护理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姑息治疗,这个词语听起来有种任其自然、放任不管的味道。其实,临终关怀给予病人的是无微不至的看护,充满人性美善温情的一面。面对生老病死,我们常常感到无助与彷徨。对于即将离去的亲人,我们该做些什么而让他们走得不留遗憾呢?国外的临终关怀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