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的横空出世,让世界变得近在咫尺,让生活变得丰富,让时间变得虚幻。你可以在网络上体验速度、体验新鲜、刺激、甚至爱情,你都可以获得,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畅想,同时也证明了它的有限,它的世界永远都是虚拟的,感受得到却摸不到。要想把它变为现实,还需要生活中的付出与实践。网络的魅力与诱惑,让我们心生欢喜,网络上的信息丰富而全面,应有尽有,新闻、娱乐、商品、游戏……所有的一切为我们编制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斑斓的互联网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来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无需别人的强迫;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同一时空里与多个人进行实时的精神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2.
李辉 《世界科学》2014,(5):11-11
<正>Detlef Zuehlk教授也为我们解读了SmartfactoryKL的基本内容。——编者"工业4.0"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愿景,主要带来的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正如我们的日常物品,如手机、相机、汽车等正"智能化"和联网进入全球互联网,类似的发展也可以在我们的工厂得到见证。按照物联网即用的范式,组成我们生产系统的所有组件也成为智能网络节点,可以很容易(在很大程Detlef Zuehlk教授所在的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创新工厂系统部协同10家德国企业,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反映"工业4.0"愿景的工厂模型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上信息的急速增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课题,当然网络信息分类也成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文章从网络用户的角度来谈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创建问题,主要是从网络用户对网络信息的一般需求、个性需求、网络用户群体特征及其对网络信息分类法创建的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不受组织的约束,在规则框架内独立表达,是自媒体的动力之源。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尽管商业前景目前看来并不明朗,但自媒体的探索不会停止。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新媒体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等着看媒体播报新闻到个人即时的信息分享;从报纸、电视、广播到网络、手机、"双微";从"媒体—个人"的单一传播模式到"个人—媒体—个人"的网络传播模式……"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已经来临,可是,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网络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期待获得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数据的大爆发。在浏览网页、进行网络社交的过程中,庞杂的网络数据中包含大量的私人信息,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使个人隐私保护更加困难,稍不留神就会造成个人隐私的外泄。可是大数据时代来了,我们的法律却还没有准备好,由此带来的征信方式剧变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在  相似文献   

6.
梅婷 《科学之友》2006,(10):22-23
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一下子无限宽广,信息的获取与沟通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那么10年后的互联网又将是怎样一幅图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海岛大讲堂没错,这就是王无极教授设在太平洋某岛热带雨林中的网络大讲堂——只需1台装有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外加点对点(peer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和数字窄播系统的产生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和文字 ,就开始了不断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从秦始皇利用烽火台传递敌人入侵的信号 ,到西门子公司第一次使用跨海电缆把电文传递到大洋彼岸 ;从古代的帝王君主通过张贴告示颁布法令 ,到现代企业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做产品的广告宣传 ,人们早已熟悉了各种信息传递的方式。而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 ,需要交流的信息就越多 ,信息发布的渠道就越广 ,同时信息传递的速度也越快。正因为如此 ,新世纪的世界将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 ,一个海量信息飞速传递和交换的世界。正是由于这样大量的…  相似文献   

8.
<正>"工业4.0",制造业强国德国提出的新概念。在经过近两年的发酵后,已经在德国本土、欧洲、美国乃至全球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本期我们推出"工业4.0"专稿,约请并采访了德国、美国的相关专家,为我们解读"工业4.0"是为何物,以及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工业未来。——编者在过去的30年左右的时间里,IT革命为我们所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带来了根本的转变,其影响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械化、电气化相媲美。个人电脑、智能设备的不断演化,IT基础设施及服务越来越多地通过智能网络(云计算)提供,再加上设备越来越小型化和互联网不可阻挡的发展,都表明一个计算无处不在的世界即将成为  相似文献   

9.
近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很多植物可以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以便于互相"聊天"或者发出警告,我们眼中的植物不再是那种被动的生命,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者吃掉。植物自己构建的内部交流网络可以高效率地工作,帮助各种植物传递有用的信息。很多种草本植物,例如草莓、三叶苜蓿、芦苇或是羊角芹都会自发地组建这种"聊天网络"。在这个"聊天网络"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受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使其在网络中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  相似文献   

10.
《知识就是力量》2014,(4):14-15
正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1969年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建立发展至今,网络凭借着开放、共享、平等、协作的特质,把全世界连接在一起。今天的网络已经渗透进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融进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和思维。今后,互联网仍将继续推动我们的生活,继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继续制造出一个又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11.
<正>Crowd-sourcing,中文译名群众外包,简称众包,其基本的涵义是通过网络集众人智慧之大成,将一些任务分派给网络上互不认识的人共同去完成。如今"众包"这种形式已经进入天文、数学、台风预报、成果转化等诸多科技领域以及为破案提供线索等社会领域,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这种公众参与模式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科研的模式和方法,其潜力和前景令人期待。以数学为例,邀请了众多参与者提供想法和解决办法的众包项目——"博学者计划"(Polymath  相似文献   

12.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人们很多重要的信息、数据都通过网络进行共享与交换,这就给一些不法者带来了可乘之机,给人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归纳并提出了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与常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宇宙的结构及其运行定律可能与人脑和其他复杂网络很相似,其中复杂网络包括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信托关系等。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研究者称:"我们并不是笼统地认为宇宙就是一个大脑或计算机。我们的研究发现,宇宙自身的演化与复杂网络的演化都遵循着许  相似文献   

14.
"社交网络站点是互联网革新的顶峰,在线领域已经没有多少创新空间了。"Paypal网络支付服务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彼得·蒂尔(PeterThiel)在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举行的研讨会上提出这一论点。他的这番话让我们看到了他和其他硅谷名人对于社交网络下一步发展方向的大体想法。  相似文献   

15.
杨树范  王莹莹 《科学之友》2008,(15):142-143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人们很多重要的信息、数据都通过网络进行共享与交换,这就给一些不法者带来了可乘之机,给人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归纳并提出了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与常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正>大数据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在政府、公共事业、商业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成功案例层出不穷.真实、准确、及时的大数据样本也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拓宽和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心理学研究的预测力和控制力.我国已有不少学者投身大数据的洪流,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员创建了"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并基于大数据开发了"国人心理地图"、蔡华俭研究员创建了"云端心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飞速发展,使信息网络化已成为现实,"网络时代"已经来临,计算机和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事物.一方面人们享受着由此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和潜在危机.而今计算机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如何认识网络的普及应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借助于计算机及其网络从事信息收集、处理、交换成为非常普通的事。信息自动化处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际间的数据流通加强了各国间的政治和经济交往。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社会信息化可能带来的问题。如国际间数据流通可能对国家主权、国防、经济贸易带来影响,个人数据自动化处理可能对私人秘密带来侵害,以及利用计算机犯罪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被列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法律课题。  相似文献   

19.
首先得说,感谢我们生活的这个伟大时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足不出户,只要利用互联网,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同时也能方便地学会各种知识和技能。而特别幸运的是,我们所学习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经过前贤的"考证"和"明辨"的,我们可以毫不费力气地"占"为己有。时光向前推移几百年或者上千年,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各种知识尚不能像当今这样方便获取,就连许多知识的真伪也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验证。比如说,在  相似文献   

20.
唐杰  陈文光 《科学通报》2015,(Z1):509-519
社交网络在线化是大数据时代的典型特点,也是大数据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大数据的特点着手,结合互联网络尤其是在线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介绍大数据在提升国家信息产业科学化水平、引领新型互联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发展等方面带来的重大机遇;分析在线社会网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阐述网络大数据研究在语义理解与分析、多模态关联与融合、群体行为分析与挖掘、多维分析与可视化、系统的研发与集成等方面面临的巨大技术挑战,以及当前国内外在大数据分析和在线社交网络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和展望网络大数据研究的未来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